房前田间种“美景” 泰顺五蒲村五美忆“乡愁”
温州网讯 立秋刚过,山村已凉爽,走进泰顺筱村镇五蒲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村口屹立着两棵古松树,枝干虬劲。村落四周青山如黛,竹林掩映,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房屋依山而修建,错落有序,村道整洁干净。
然而几年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还是一个连村委会都破破烂烂、村口的古松树下大煞风景建着房子、村内屋前屋后垃圾成堆、乱搭乱建满地都是的“脏乱差”村。
乘着乡村振兴建设的春风,五蒲村的村干部团结带领全村人几经思虑,痛下决心,从2017年开始,以“党建+”旅游,立“禅意五蒲,山水养心”理念,全力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率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的“绿色革命”。全村环境优美、整洁有序,终评上全市“五美乡村”精品村。
2019年,五蒲村结合地理位置优势及百亩茶园、百棵柿树、千亩竹林、百工技艺等资源,规划以五蒲村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底色,继续推进村庄环境提升整治,深入挖掘百工技艺乡土文化,以原乡村体验为主线,打造集农业创新、生态宜居、特点鲜明于一体的最美乡愁村,终于破茧成蝶,完成了一次美丽的蜕变。
美丽庭院+美丽风尚户
五蒲村人口276户1080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他们找准角色定位,在全村吹响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号角,推动绿水青山向农家庭院延伸。五蒲村的美丽庭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全民参与性和自发性,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均布以盆景、鲜花,这些用来种植的花草大多是农户在山上经过挑选挖掘而来,通过盆景制作定型而成。装饰的器具也是“五花八门”,农家小院的主人们都把取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废物”搬出来,裂了缝的酒缸、破了口的罐子都在这里得到了“重生”,组合装扮,种上花草,竟然也立马充满了“艺术范”。
全村妇女积极响应村委会号召,从自家的庭院开始行动起来。五蒲村妇联牵头定期组织乡镇、村妇联干部,开展“美丽风尚”“美丽庭院”评比,谁家的庭院最美、环境最好、家庭最和谐都让村民自己评。妇女主任翁阿兰说:“大家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发现了先进、看到了不足,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增强了大家创建美丽庭院的意识和能力,并促进了邻里和谐发展推进风尚美”。
百工技艺+乡愁记忆廊
五美乡村的建设不止在于村庄变美,与此同时该村还积极探索把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的发展路径,这就是要做活产业提升,通过优势资源与特色产业的互融互促,实打实的创造综合效益。目前五蒲村中尚存传统竹纸产业、五蒲村杮漆、五蒲村木工、石匠、弹棉、裁缝、编织、红粬等工艺。
从清乾隆以来,五蒲民众仓廪知礼,百工能富,存“五蒲柿漆白纸房”民谣。就地取材,村民制作简单实用生产生活工具,衍生的百工技艺,因工业化进程,传统技艺渐渐退出人们视线。如今为了守护乡土,守望乡愁,重拾五蒲村百工技艺,以建设农旅融合发展精品村和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愁。
五蒲村四姓聚居,守护乡土,耕读知安。都说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时代的变迁,昔日平常的场景已经成为很多人记忆深处的乡愁。在五蒲村映入眼帘的是乡愁记忆主题文化廊,他们利用原木嵌入收集而来的老物件,化腐朽为神奇,打造出不一样的创意空间。“70后”的翁先生说,透过这堵墙,我们似乎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时代,激起我们内心深处最美的乡愁。而对于现在的“00后”“10后”,我们也可以带他看看这面墙,聊聊以前的旧时光,让乡愁延续。
美丽菜园+提升乡村“颜值”
今年以来,五蒲村借“美丽菜园”的东风,发动村民做好田园清理,村民们热情高涨,都没闲着,搞起了小康菜园,种上了应季小菜。如今,花园般的小菜园已成为五蒲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菜园的打造不仅让美丽新农村保留了生态田园和农家情趣,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田园生活”,而且成本低,好看又好吃,老百姓也十分乐意。在村里的一个菜园边上居住着一位孤寡老人,村民采收时总不忘提点蔬菜去看望老人家。老人家说:“虽然我一个人住在这里,可是父老乡亲们的热情让我一点儿也不孤单。”菜园还进行划区,由各村民负责种植采收。村民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换时令蔬菜,促进邻里关系。
五蒲村美丽菜园虽然“小”,内涵却很丰富,既用好了村民房前屋后的三分空闲地,又因种植的品种多、循环快,改善了村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还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可谓是一举数得。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周汉祥 通讯员 潘霞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