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的零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究竟该如何对待“糖”TAG
0糖,真的不含糖吗
“我不吃饭都可以,但是不能不喝饮料。”网友“大胃”在某社交媒体上创建“饮料达人”小组,“不能不喝饮料”是该小组宣言。
而在豆瓣的另外一个小组“今天我也坚持住了没喝含糖饮料”,不少豆瓣用户在小组中讨论各种无糖饮品,每日打卡“不喝饮料”“戒糖”等。
“没有减肥时不会特别注意饮料的含糖量。”来自南京的90后上班族喻美丽(化名)说,0糖饮料的口感不如含糖饮料,但喝起来让人心安。像喻美丽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无法戒掉喝饮料的习惯,但又害怕长胖,无糖饮料似乎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
数据显示,2020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117.8亿元,较2014年翻了7倍,无糖饮料在饮料市场中的占比逐年攀升。但在市场上出现各类无糖饮品后,消费者开始意识到所谓的“无糖”“0糖”或许只是品牌的“文字游戏”。
今年4月,某网红饮品品牌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在产品的标识和宣传中没有说清楚0蔗糖与0糖的区别。“看到这个道歉声明的时候,特别生气,就像被骗了一样。”喻美丽说。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品牌利用了大众对营养学知识的匮乏。“日常生活中说的糖和营养学上的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通常指白砂糖、冰糖、蔗糖等,后者往往指的是单糖,譬如葡萄糖、果糖等。”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营养科临床营养师李世阳说,蔗糖摄入人体后会很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对血糖的影响和刺激特别大。
为何在致歉声明发布后,很多品牌依旧在饮品包装上写着“无糖”“0糖0脂0卡”,这是否涉及虚假宣传?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程江华说:“根据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不高于0.5克,能量低于17千焦,热量小于4千卡,就可以称作无或不含糖食品和无能量食品。0糖饮品的含糖量按照现行标准确实没有超出无糖食品的规定,但不等于没有热量,不等于不含糖。”
“食品是否含有热量,不仅取决于食品中糖的含量,还包括其他能够提供热量的营养素。只有食品预包装中热量栏标注0千卡,才说明该食品基本不含有热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老师郭晓晖说。
既然是0糖食品,为什么喝起来又是甜甜的?“这是因为有些食品在生产和加工中添加了代糖。代糖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给食品添加甜味,有些代糖甜度远远超过蔗糖,基本不产生或产生较少的热量。”郭晓晖说,常见的代糖分为天然型代糖和人工合成的代糖,前者有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后者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等。
日行一万步,科学吗?靠谱吗?看专家如何解答TAG
普通人到底应该走多少步,才合适呢?有没有建议的步数推荐?此外,关于走路,又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开呢?
普通人走路步数达八千步即可
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干预部主任 胡坤:普通人走路的步数,一般能够达到八千步就可以了。四到五千步,是为了满足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个步数,避免一个久坐的状态。而还需要三千步是额外的一个要连续快走,达到一个提高心肺耐力水平的作用。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速度合适?就是我们在走路的过程中,微微有些气喘,然后我可以说话,但是不能唱歌。达到这个状态,那么就说明你走路的速度,是比较合适的。
三类人群不适宜长时间走路
专家特别指出,有三类人群不适宜长时间走路。首先是冠心病人群,长时间运动的话,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其次是肥胖人群,体重过大,会对下肢造成过重负担,容易引起损伤;第三类是下肢骨关节有疾病或损伤的人群,走路时间过长,会造成损害或疾病程度加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吴浩:比如说有颈椎病的患者,颈椎病经常是下肢无力的,强行走一万步,非常有可能增加摔倒的风险安全,带来额外的伤害。如果腰椎管狭窄的病人行走步数超过一定距离,他的双下肢是非常痛苦的。疼痛、麻木,这时候必须坐下来休息,而强行走一万步,只能让病人得到额外的伤害。
出现腿疼一般需减少运动量
那么,出现腿疼,还能不能继续走路呢?专家介绍,很多人走路时,会有膝关节突然发软或疼痛的经历,这可能是由髌骨关节紊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
还有人走路时,会出现小腿肌肉疼痛,停下来歇会儿又缓解了,那么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周围血管病。专家建议,这种情况应尽早就医检查,别硬撑着锻炼。
避免在水泥地 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专家还建议,可以尽量选择上午或下午温度比较适宜的时段,去户外走路,尤其是有健身步道的公园,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坡面上走。
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干预部主任 胡坤:对于老年人,或者说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群,以及没有什么运动习惯的人群来说,还是推荐走路。因为相对来说,运动强度不是很大。那么对于年轻人或者有一定运动基础的人,还是要推荐跑步。因为相对于走路来说,跑步对于身体的刺激更强。有一个好的刺激,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身体的健康水平。
“就地过年”怎么过?这里已明确要发留岗补贴!TAG
针对就地过年人员,部分地区也提出做好服务保障措施。
北京市提出,要做好在京过节服务保障,让防疫更好体现城市温度。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确保价格稳定、供应充足。扩大公共文化供给,加大冬奥相关节目投放,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 保持节日期间疫苗接种服务不断档。做好留京师生、务工人员等留京群体生活服务和人文关怀。
除此之外,还有地区提出奖励措施,鼓励春节期间人员原地过年。
例如,浙江宁波市提出,鼓励春节期间生产的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保障住宿、改善就餐环境等措施,提高留甬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积极性。
对2022年1月26日至2月10日期间在宁波市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服务业企业等一线生产岗位工作,且2021年12月在甬缴纳社会保险的非宁波户籍员工给予专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每人最高不超过500元。(完)
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要整改了TAG
当下,小小的二维码重构餐饮消费中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纸质菜单反而成了“稀缺品”,由此带来的餐饮服务质量下降、消费群体歧视、个人信息泄露、强制关注公众号等问题接踵而至。
今年4月,上海市消保委已经多次呼吁“餐厅应该不收集或者尽可能少收集消费者的信息”。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扫码点餐”不应成为“单选题”,警惕“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
中消协指出,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特殊消费群体的消费阻碍。
本来是既可以扫码点餐也可以人工点餐的选择项,如今却变成了变相“强制”扫码点餐。更让人不安的是,扫码点餐背后还暗藏着强制关注和信息收割的陷阱。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扫码点餐应以不获取或尽量少获取消费者信息为前提,餐厅应同时提供人工点餐选择。
近日,腾讯公司向开发者推送了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
通知指出,平台提醒开发者自查是否存在“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点餐体验。平台将于2022年1月17日开始对此类问题进行核查,违规的公众号将被限制二维码打开公众号能力。
天冷养膘? 不,你需要切换成“减脂模式”TAG
不少人从秋天开始就贴秋膘了,进入冬天,更是进入“养膘模式”:懒得动、火锅烧烤、进补……至于减肥,那就是来年春天的事了,所谓“三四月不减肥,五六月徒伤悲”。
但中医专家提醒,其实大家都搞错了方向,冬季才是减肥的最好季节。天寒地冻,是时候把“养膘模式”切换到“减脂模式”了。
为什么冬天容易发胖
身体需要“多吃一点”
在秋冬季节,有“贴秋膘”“养膘”的说法,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温州市中青年名中医、温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朱小区介绍,人体的皮下脂肪组织是保护身体的“隔离层”,有保温的作用。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体为了保护自己,促使身体进入储存脂肪的状态以抵抗寒冷。
“在天冷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身体也会告诉我们‘需要多吃一点’,于是身体机能就会自觉地储存脂肪”,朱小区介绍,温州民间有进补的习俗,也是符合“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的。此外,在冬天,不少人缺乏日晒,容易引起“季节性抑郁”,对于食物的渴求增加,往往是通过吃东西来达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于是,在厚厚的冬衣下,不少人的赘肉在悄悄生长。
假如把北极熊运到南方
冬季是减肥的最佳时期
确实,在冬天更容易发胖,可谓是“我并不想胖,是这种天气让我胖”。但你知道吗?其实冬季才是减肥的最佳时期。
记者近日在朱小区的门诊看到,有不少来减肥的人,以中青年人群居多。
平时在门诊中,朱小区都会问一句:“平时有没有力气?”这是因为,有些人虽然看起来块头很大、很壮实,其实身体很虚。而肥胖分为实胖和虚胖。虚胖者一般平时表现为没有力气,走不动路,也跑不动;畏寒,容易呕吐、拉肚子,尤其是一喝啤酒就拉肚子;身上的肉比较松弛;每天都想睡觉,迷迷糊糊的。由于经常熬夜、喜欢吃夜宵等不良生活习惯,在门诊中,朱小区发现肥胖的年轻人有一半是属于虚胖的。
针对虚胖者,平时不能用“泻”的方法,否则会更加肥胖。朱小区建议,对于虚胖者的减肥,需要用一些温补的药,或者吃一点膏方,让下焦的寒变热,如同在下焦“加一盆火”。这样下焦变温暖了,让身体不再虚,不需要这么多脂肪,体重自然也会下来了,自然达到减肥的功效。对此,朱小区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相当于把一头北极熊运到南方来,那么北极熊就不会长这么多肉,自然就瘦下去了。
实胖者往往表现为大便干结、脸上长痘、口气臭等,需要通过“攻”的方法,如用决明子、车前子、蒲公英、白茅根、菊花等中草药煎茶喝,也可以加入薏仁米,进行清热、通便、凉血,让“实”变得“虚”一点,结合适当的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在秋冬进行减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