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商董海青回乡投资豆腐柴事业 今年让2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逾5万元

温商董海青回乡投资豆腐柴事业 今年让2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逾5万元

温州网 2021-12-29 07:27:00

  村民采摘豆腐柴鲜叶。

  豆腐柴原叶茶。

  温州网讯 泰顺县仕阳镇严山村村民做梦也想不到,昔日山上不起眼的豆腐柴如今会变成“摇钱树”。该村1900多人口有半数人跟豆腐柴打上交道,有的家庭一年靠它挣15万元。

  从野生到大规模种植,在外打拼30多年的温商董海青,秉着“一片柴叶致富一方百姓”的创业初衷回到泰顺家乡发展豆腐柴事业。今年公司已向村民回收鲜叶3000多吨,使村里2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共富名片

  带头人:董海青(浙江仙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受益人:泰顺县仕阳镇严山村半数村民

  主要贡献:通过“公司+农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为低收入农户、老人、妇女等提供稳定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共同富裕。

  “让我结束上海打工的日子”

  12月26日,趁天气晴朗,严山村村民蓝聪聪带领父母给自家10多亩豆腐柴除草。今年27岁的蓝聪聪,16岁到上海理发店当学徒,去年年初回乡前,一直在上海理发店打工,月工资4000多元。村里办了豆腐柴加工厂后,去年他种植10多亩豆腐柴,当年种植当年收获。“今年卖豆腐柴鲜叶收入11多万元,加上我空余时间在村里的豆腐柴加工厂当帮工,每月近3000元工资,全年挣15万元,比在上海打工强。”给豆腐柴除草的蓝聪聪边干活边说,“董姐帮了我们全家,让我结束在上海打工的日子。”

  蓝聪聪嘴里的董姐,就是浙江仙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海青,一位在外经商事业有成后,回乡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企业家。

  “无中生有”的产业路

  豆腐柴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多年生灌木,根、茎、叶可入药。豆腐柴鲜叶营养丰富,富含果胶。在泰顺县,老百姓把山上野生的豆腐柴鲜叶采摘过来榨汁后做成一道菜,称作“绿豆腐”,其颜色翠绿、清香爽口,人人喜爱。

  1976年出生的董海青,是家中长女。小时候因家里经济条件困难,她十几岁便外出打工。后来她在上海稳定下来,成立蔬菜配送公司,并拥有蔬菜种植基地。事业有成后,她想帮乡亲一把。

  如何让乡亲实现共同富裕?她想到自己的老本行——蔬菜种植。但是,因蔬菜利润低,而且需要大规模种植,机械化程度要求高,泰顺山区不具备这种条件。有一年,她带小孩回到老家,从山上挖一株豆腐柴种到阳台上,想不到豆腐柴生命力极强。董海青灵光一闪,就地取材,嗅到商机。

  认准了就放手大胆干!这是董海青的性格。

  她花2年时间到全国各地考察,发现豆腐柴种植技术要求低,因自带特殊气味,没有病虫害,不用施肥,产出效益较高,具有良好的深加工价值。特别是采摘方便,不会跟农忙季度抢时间,适合农村老人、妇女种植采摘。

  同时,她发现,豆腐柴在全国各地只有小面积种植,没有大规模产业化。既然做就要想办法做大,闯出一条“无中生有”的产业路。

  2018年,她创办了浙江仙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仙叶缘”商标。

  豆腐柴成“摇钱树”

  董海青在老家严山村建设了500亩示范基地、100亩育苗基地、体验观光园、3000平方米的基础厂房,引进豆腐柴加工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公司先后开发出豆腐柴精粉、保健茶、豆腐柴面条、粉条、各种糕点、药品注射液、胶囊等系列产品,如今已发展到几十种产品。

  种植基地负责人董夫创介绍,豆腐柴的鲜叶每年采摘4次左右。在荒山、荒地就能种植,具有不与粮争田的特性,同时比茶叶采摘更加简单方便,劳动力要求不高,适合农村老人、妇女,今年当地种植规模已达2000亩。

  董海青算了一笔经济账:以种植1亩豆腐柴为例,1亩能种450株豆腐柴,每株年产鲜叶8斤左右,公司回购价每斤3元,亩收益达到1万元以上。董海青说,“仙叶缘”观音豆腐柴通过“公司+农场+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为项目区低收入农户、老人、妇女等提供稳定就业门路,让每位低收入农户能够保收购、保增收。今年,公司已向村民回收鲜叶3000多吨,让村里2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豆腐柴在严山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在董海青的努力下,公司稳步发展。她表示,她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她想把豆腐柴做成泰顺的一个特色产业,让当地百姓走上一条稳步增收的道路,共奔富裕路。

  来源:温州商报

  原标题:温商董海青回乡投资豆腐柴事业,今年让2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逾5万元 一片柴叶致富一方百姓

  记者:邵忠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