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商港的近代化历程③:自然经济瓦解 百工之城重新洗牌
康熙廿三年(1684),清政府诏开“海禁”,允许浙江等沿海从事渔业贸易等海上活动,并在浙江设“浙海关”,温州是其下辖的十五个关口之一。此后港口经济在顺治“海禁”萧条后得以复苏和发展。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温州被列入贸易港口,设置海关加以把控。当年他们为什么选择温州开埠?这给百姓经济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温州是怎样近代化的?解析千年温州商港,此为《千年商港的近代化历程》第三篇。
自然经济瓦解
百工之城重新洗牌
从温州开埠(1877)到1919年的四十多年间,温州进出口总额从263526海关两(清代中晚期海关使用的记账货币单位)增至4062117海关两,翻了将近十六倍。温州出口商品中,土特产主要有茶叶、纸伞、柑橘、烟叶、原木、明矾、滑石器、猪油等。
1920年到1930年,温州港出口货物,除了茶叶、纸伞、柑橘、烟叶、木板、原木(木段)、明矾、滑石器、猪油外,还有鲜蛋、草席、菜籽、桐油、屏纸等。开埠以来,茶叶一直是温州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大部分通过上海远销欧美各国。纸伞则销往日本、南洋等地;产于平阳矾山(今属苍南)的明矾,销往全国各地。
1920-1930年温州港主要出口货物数量表
据《1877-1919年瓯海关贸易册》载,温州进口主要商品为上文已提到的棉布、金属、煤油、糖类、火柴、鸦片等。其中1878年净进口额为20.3万海关两,此后快速增长,至1888年达60.5万海关两,各类进口商品均有大幅增长。在1888年到1893年之间,进口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此后十年除火柴外,其他进口商品均有大幅增长,进口额达145.9万海关两。1903-1908年,棉布、棉纱、金属、糖类等进口量有所下降,煤油、火柴呈强劲增长态势,进口额达158.4万海关两。
洋货的大量倾销,使得温州手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如大量(每年几万到十多万匹)进口的洋布,虽不如温州手造土布经久耐用,但胜在价格便宜,大部分贫穷百姓乐于接受。洋布之后,温州的土纱(棉纱)生产也受到廉价洋纱的强烈冲击,温州城乡家庭手织业和手工纺纱业逐渐走向衰落。此外,温州城乡其他手工业也遭到摧枯拉朽般瓦解。如传统的蓝夹缬布染、红花染,这些以植物靛青、红花为染料的土染业,一直是城乡百姓喜爱的土布染色主流方式,有众多的染坊进行来料加工或成品出售。在外国进口染料的冲击下,传统染布业快速失去优势,大量劳力被迫失业,不少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国外谋生。
除纺织、布染行业,廉价的洋钉、洋针也大量流通,使温州传统行业中的优势冶铁行业逐渐走向衰落;洋油取代榨油业、洋火取代打火石和铁片、肥皂取代皂荚……温州自产自销的自然经济被迅速瓦解,城乡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纸伞制作 孙毅 摄影
本土机械生产草席 摄影 邵家业
一方面,传统优势手工行业慢慢失去优势甚至销声匿迹,另一方面其他手工行业却受到欢迎。如台绸、石雕、木雕、纸伞、花席、锡器、刺绣、皮箱、木器制品等,纷纷走出国门,成为创汇的行业。此外,温州本土民族企业也在与洋货竞争中兴起,织布业如西门泰布、机器制造如毓蒙铁厂,还有肥皂厂、火柴厂、纺织厂、锯板厂、电力公司、电话公司、邮政局等相继成立,进一步加快了温州城乡商品生产、流通,以及电力通讯等行业的发展。
作者:金丹霞 陈莉莉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十大交通堵点乱点启动“民选”
社会03-01
-
浙江“三位一体”和高职提前招启动 在温高校今年计划招生3280人
科教文体03-01
-
2023年温州中考体育测试方案公布!耐力跑由必考改为选考,总分不变
科教文体03-01
-
经济学泰斗厉以宁辞世,与温州颇有渊源
媒体专栏03-01
-
温州公共场所控烟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社会03-01
-
温州高温青年爱心物资驰援土耳其叙利亚
社会03-01
-
500米的市政道路修了5年还没竣工,怎么回事?
温州03-01
-
预制“温州味”,凭什么敢为天下“鲜”
社会03-01
-
瑞安致富鸽业插上助农增收翅膀,年肉鸽销售量全省最多
社会03-01
-
著名作家叶兆言来温分享《思想改变世界》
科教文体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