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红树林“唤”回虾兵蟹将
温州网讯 本月10日,我市举行的红树林保护发展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21年底,我市红树林面积达363公顷(5445亩,约相当于508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75%。接下来,我市将指导有条件的红树林区逐步开发碳汇交易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建立蓝碳基金,为碳中和贡献温州力量。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一公顷的沼泽地(红树林)一年的生态价值为1.4万美元。按此计算,我市红树林一年贡献的生态价值为508.2万美元。
造林历史超过60年
出现一系列红树林地标
从1957年乐清西门岛引种红树林以来,我市的红树林造林历史已超过60年。其中,西门岛是学界公认的中国红树林北界,龙港湿地公园是我市红树林长势最好的区域。我市已经出现一系列红树林地标,如瓯江滴翠树排沙、十里湿地霓屿岛、绿意盎然新美洲。
龙湾树排沙岛红树林(瓯江滴翠树排沙)位于瓯江入海口,我市于2014年开始,在此组织实施红树林造林工程,目前该区域红树林面积为1000多亩,主栽的树种为秋茄。这里纵横交错的红树林树根保护了滩涂,净化了水质,为浅海鱼群和软体动物营造了觅食和繁衍的宝地。经过对这片红树林进行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一度失踪的河鳗、河蟹、江鲫等瓯江洄游动物重新出现。
洞头区霓屿岛红树林(十里湿地霓屿岛)同样位于瓯江入海口,2018年栽植400余亩红树林,造林树种为秋茄。经过造林,贝类、鱼、虾、蟹等海洋生物在该区域滩涂又开始繁衍,丰富了鸟类食物资源,吸引了很多候鸟栖息。这里规划未来建成集红树林种植、候鸟观测、生态养殖等于一体的红树林海洋湿地公园,整体规模将达3000余亩。
龙港新美洲省级红树林湿地公园(绿意盎然新美洲)红树林面积约300亩,依照规划,该湿地公园定位为“海上森林、候鸟天堂”,以“红树林、水禽、滨海风光”为依托,打造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
红树林为何是绿的
得名并非因为叶红
我市的红树林品种以秋茄为主,辅以少量的桐花。
秋茄是最抗旱的红树植物,它吸收海水,将盐类物质通过树叶排到植物体外,这样即使生长在盐碱地带也不至于“渴死”,因此能经常在秋茄叶子的正反两面发现白色的盐花。目前,浙江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已经筛选出适宜在我省种植的红树植物4种,其中包括选育出国内首个红树植物秋茄耐寒良种“龙港秋茄母树林种子”,可耐-6℃。桐花属于抗低温能广泛分布的树种,但不如秋茄抗寒,它的果实形状如山羊角,因此它在一些地方的俗名为羊角木。
“我去年到乐清西门岛看红树林,怎么红树林还没‘红’,还是绿油油的一片?”在写这篇报道时,有位同事提出这个问题。
红树林的“红”,不是因为它的树叶“红”得名,而是因为红树树皮内富含单宁酸,单宁酸遇到空气后会氧化变成红色而得名,所以被称为红树植物,成片生长即为红树林。
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
为赶海群众留出空间
苍南沿浦湾是浙江省最南端的海湾,10年前这里的滩涂生态环境严重退化。2015年,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水柏年教授在这里试种了10亩红树林。渐渐地,这10亩红树林底下出现青蟹、丝鳗等多年未见的生物。2016年,苍南县又在沿浦湾种下750亩红树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透露,沿浦湾跟踪观测三年发现:红树林种植海域海洋生物增加到358种,其中浮游植物147种,浮游动物125种,底栖生物87种。30余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经此补给迁徙。
近年来,沿浦湾的一些村民每天抓抓青蟹、丝鳗、海蜈蚣,收入挺不错。水柏年教授对当地的村民说,将来这些红树林就是大家的金山银山。
去年12月6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接听12345政务服务热线,有市民来电担心目前在滩涂上进行红树林修复计划,会影响赶海群众生计。对于赶海人可能出现的人树冲突,该负责人表示,现在红树林的种植开始注重空间布局设计,留出必要的水道、沟槽、光滩、养殖塘等。这部分面积一般占40%,既为底栖生物和鸟类提供了觅食生存的环境,也为赶海群众留出空间。
“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不是种得越密越好,还要合理留有潮沟、光滩等,保证海水交换、鸟类栖息和底栖生物等需要,维护生物多样性。”有专家如是说。
建立北缘人工红树
碳汇评估标准体系
我市红树林保护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探索蓝碳示范,以绿色低碳、固碳增汇和碳负排放技术为主攻方向,做强创新载体、深化理论研究,为红树林蓝碳核算、监测、价值评估和蓝碳交易提供解决方案。
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0%以上的二氧化碳,蓝碳一般指海草床、红树林、盐沼海岸带生态系统固定的有机碳。红树林树冠的吸碳能力最强,每天每平方米的红树林冠层能吸收11.79克碳,红树林生态系统成为海岸带蓝碳碳汇的重要贡献者。
去年6月,“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协议签约仪式在山东青岛举行, 标志着中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正式完成。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了该项目签发的首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用于中和机构开展各项环保活动的碳排放。该项目交易所得将全部用于维持项目区的生态修复效果,同时也使周边社区受益。
接下来,我市将构建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能力评估模型,建立北缘人工红树林碳汇评估标准体系。在乐清湾构建红树林天空地立体动态监测一张网,通过立体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感知手段,形成红树林碳汇一本账、一张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我市红树林保护发展工作会议上表示,将指导有条件的红树林区逐步开发碳汇交易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建立蓝碳基金,为碳中和贡献温州力量。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生态价值年超500万美元,今后还要开发碳汇交易项目,为碳中和贡献力量
温州红树林“唤”回虾兵蟹将
记者:索普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数”写共富路上瓯越华章
要闻05-17
-
汇聚青春合力 S1线乘务团队炼就火热“青年文明号”
社会05-17
-
旅游日景区免票、节庆纷呈、乡遇温州……温州捧出文旅“大礼包”
社会05-17
-
花环路变“泥巴路”?市民希望道路施工应及时处理淤泥
社会05-17
-
“温州-宁波-大阪”国际临时邮路开通
社会05-17
-
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重回货架 多数消费者还是不买账
社会05-17
-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横河南片区提升工程基本完工
温州05-17
-
洞头:修复蓝湾生态 重塑海上共富大花园
社会05-17
-
外卖小龙虾斤两“缩水”? 来看记者下单实测
社会05-17
-
36岁山东女老板寻找温州亲身父母
社会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