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港头”与“桥头”的 老话新谈

“港头”与“桥头”的 老话新谈

温州网 2022-06-08 08:24:00
其实,在近几十年历史演进中,永嘉沿瓯江片区依托过江水陆交通之利而发展的局部实践从未间断。

阮婵(右)接受记者采访。赵用 摄

永嘉瓯北全景图。 永嘉县委宣传部供图

  温州网讯 一条江,可以是壁垒,也可以是血脉。

  曾经,因瓯江天堑的阻隔,北岸永嘉与南岸温州主城区发展极不平衡。

  如今,因我市拥江面海战略的实施,北岸永嘉迎来温州主城区资源跨江北溢的空前风口。

  随着我市府东路过江隧道计划今年开工建设;中国鞋都——瓯北过江通道今年提上日程;铁路永嘉站正在改扩建成杭温高铁温州北站……永嘉发展潜力陡然提升。顺势而为、借势而进,永嘉提出“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的战略思路,使瓯江两岸一体化发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在近几十年历史演进中,永嘉沿瓯江片区依托过江水陆交通之利而发展的局部实践从未间断。位于三江街道的“港头”和瓯北街道的“桥头”,就曾留下清晰的足迹。“港头”和“桥头”的老话新谈,对永嘉拥江融入或有一定启示意义。

  消失在中国地图的“港头” 把握机遇的镜鉴

  此港头村,非永嘉岩头镇港头村,而是永嘉三江街道江头社区的前身,位于楠溪江与瓯江的交汇口。历史上这里是水路往来瓯江南北两岸、楠溪江东西两岸的重要交通要塞。上世纪70至90年代,港头码头作为104国道人流物流南渡瓯江的关键节点,交通十分繁忙,曾建有汽车温州东站。在当时的中国地图上都标有该地地名。

  “上世纪90年代,我们村最辉煌的时候,村集体仅从一艘横渡楠溪江的客轮、一个码头停车场,每年就可以获得200万元承包费。我们村一度成为永嘉首富村。”江头社区党支部书记潘政聪说。

  占着天时地利,当时村民有意愿发展商贸。“我们沿着村里的一条街道两旁要建设低压电气市场,大概100间房子的地基都埋好了,可是后来因为上头不批等原因没办法建,又把地基挖掉了。”潘政聪回忆。

  从1974年就当村干部、现任职社区文员的黄填生回忆:“大概在1996年我们村就被‘冻结’了,政府不批准农房建设,说要整体开发。不过后来拖了十几年都没动起来。”

  就这样,时移世易,港头码头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汽车站也搬走了,港头村并没有借机发展成为交通节点小城市,而是保持普通农村的面貌,原地踏步走过了20多年,随之“消失”在中国地图上。

  港头村的岁月浮沉镜鉴来者:错过风口,落在后头!

  近二三十年以来,永嘉经历了不少发展机遇:交通上,东瓯大桥、杭深铁路、诸永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公路等一批交通大动脉陆续建到家门口;产业上,原瓯北镇是温州工业重镇,泵阀、鞋服产业占尽先发优势。与之相对应,瓯江北岸永嘉沿江片区与南岸温州主城区协同发展的呼声频传耳畔。

  然而,2009年杭深铁路建成投用,同线路温州境内的温州南、瑞安、苍南等站点,站前各种城市功能开发紧锣密鼓、成效明显,而永嘉站前区域10余年间仅建成一座住宅小区。2014年底瓯越大桥建成通车,北岸那头的永嘉三江宣称打造温州“陆家嘴”,但8年过去了,连道路网都尚未全面建成。再说原瓯北镇,眼看着对岸的温州主城区城市与日蝶变,自己却步履徐徐。

  如今再次站在各类机遇叠加的风口,永嘉能否把机遇转化为效益,实现弯道超车、赶超跨越?

  永嘉县委书记黄慧表示:“机遇的风口转瞬即逝,特别是当前区域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如果我们没有把握风口趁势而起,就会马上被先进地区拉开差距。”于是,这一次永嘉提出“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的战略思路,突出工业强县、城市蝶变、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四大重点,并立下了“首年攻坚、两年突破、三年提升”发展的“军令状”。

  先发而欠后发的“桥头” 产城融合的启迪

  此桥头,非永嘉桥头镇,而是指东瓯大桥北岸桥头周边区域。2000年,东瓯大桥建成通车,连通永嘉瓯北与温州市区。桥头周边区域因抓住交通改善的机遇,改变了命运。

  河田社区就位于“桥头”。“我们社区以前是一片空地,东瓯大桥建设的同时,这里就同步规划建设道路、工业园区、商品住宅小区。”社区党总支书记许建新说。红蜻蜓鞋业、报喜鸟服饰等知名企业就落户在社区。2000年河田的常住人口大约1100人,目前已集聚至1万人左右,是20年前的近10倍。

  不过在随后的20年时光,“桥头”欠缺后发进步,甚至出现转型的阵痛。

  阵痛呈现在城市品位不足。

  河田社区及周边村社,“一边是欧洲,一边是非洲”的既视感强烈,既有拔地而起的现代小区,也存在脏乱差现象——破旧的建筑物和道路,蜘蛛网般的架空网线,随处可见。而且城市功能短板比较突出。河田社区居民郑彩萍说:“有时候我们会跑到瓯江对岸市区的松台等菜市场买菜,因为那里市场大,菜品丰富新鲜。”

  阵痛还呈现在产业层次不高。

  位于这一带的东瓯工业园区,老旧厂房错落在居民区与道路两旁,不少被分割出租,成为低小散工业的“寄居”地,五花八门的招牌横七竖八。永嘉县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周佩华介绍,在近年来温州市区“大拆大整”过程中,一些鞋革小作坊从瓯江对岸迁徙到了这边的工业园区,而原本在这边的两家规上鞋企反倒外移到对岸的鞋都产业园发展。

  “这一带以前规划格局不够大、产业和城市建设质量不够高,转型也没及时跟上时代步伐。”许建新认为,“当迎来发展机遇的时候,我们不是仅仅把地卖掉就好了,还需要产业、学校、养老院、公交……”

  “桥头”的发展历程对永嘉拥江发展的品质探求是个启迪!

  黄慧表示:“我们推进‘拥江融入、产城融合’,就要在目标上体现高定位、在谋划上体现高标准、在执行上体现高效率,进一步树立‘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忧患意识。”

  如今永嘉已着手破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在浙江永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墙上,记者见到了该县工业全域治理试点区域“作战图”。图中所示的就是东瓯工业园区,涵盖228家企业。整治涉及规范厂房出租行为、整治“低散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企业亩均效益等,力促工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整合提升存量工业的同时,永嘉未来5年还将规划打造瓯江北岸科创走廊,并加快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补齐经济发展短板。

  永嘉也在“赶考”城市建设。三江街道是永嘉拥江融入的核心板块。今年初这里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化的旗下公司中国金茂集团,将投资350亿元打造“温州北外滩”产城融合项目。未来3至5年,三江片区将陆续建起150至350米高的超高层建筑群,与瓯江南岸的滨江CBD南北呼应。此外,永嘉提出了实施城市经济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前世之鉴,后世之师。渡过了“港头”,跨过了“桥头”,永嘉拥江发展将给未来交出怎样的答案待揭晓!

  值得欣喜的是,三江片区产城融合之势渐长,投资、置业、就业和创业的磁场效应已经初显。自2013年从西班牙回国,近十年长期在南岸温州主城区创业的鹿城人阮婵,去年转战北岸发展了,担任“三江元品生态直播基地”运营负责人。“逆流”过江,阮婵是个信号!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永嘉“拥江融入、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会加快实现期待已久的瓯江南北一体化发展吗?

  “港头”与“桥头”的 老话新谈

  记者:林乃鹏 金朝丹 黄荣杰 林乙人 永嘉融媒记者 徐彬彬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