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新华网:温州文成:用“微景观”托起群众致富梦

新华网:温州文成:用“微景观”托起群众致富梦

新华网 2022-06-15 09:54:34
守住了农村的青山绿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庄严承诺,更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一抹勃勃生机。

一花一草一葱茏,一石一木一景观。网纹草、文竹、水养苔藓等植物在山石间加以点缀,一座微缩、精致的天然景观尽收眼底。走进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安福寺游客中心的藓然文化主题馆,只见数平方的墙上,立体的山水景观映入眼帘。微缩的岩石上,点缀苔藓,形成起伏的山林;岩石旁的人工瀑布,飞流直下,注入底部的微型湖泊,游鱼细石,烟雾缭绕,衍生出苍劲自然的山峦景致。这里是乡贤常大君打造的文成县生态微景观产业链的起点也是周边群众致富的“桥梁”。

常大君是一名80后生态艺术造景师,是“第六届国际展览会华晨水陆造景大赛”的冠君,也是文成县生态微景观致富的带头人2019年常大君经文成龙麒源景区引进来到西坑,负责打造大型室内珍稀博物园,后成立浙江藓然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生态自然艺术文化传播、苔藓微景观制作教学、昆虫科普教育、生命科学教育、生态展厅设计施工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将生态微景观作品融入原生态古村落的画面中,是他吸引粉丝的流量秘诀,更是鼓了村民的腰包。

苔藓种植“助农” 

“废物”变“宝物”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是常大君发展苔藓种植的主要途径。一方面,他与村集体合作盘活抛荒耕地,以一亩地一年500元租金的价格,签订长达15年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协议,截至目前惠及农户20余户,农户增收超一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发动周边低收入农户种植苔藓,目前已有西坑民族村半山自然村30余户低收入农户参与在家门口种植苔藓,实现就业增收,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5-8万元。

此外,常大君还在寻求和周边村油茶基地的种植合作,尝试在油茶林下进行苔藓种植,实现“上茶下藓”的双赢。

乡贤带徒“传技” 

“闲人”变“能人”

“新老传帮带”是常大君带领的藓然有限公司苔藓微景观制作的特色方式。在藓然文化主题馆里,老师们正在手把手传授苔藓微景观的制作。

残疾培训的畲族大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按需领取了玻璃器皿、绿植、砂石、镊子等用品在听取了专家的栽植讲解后,大家便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小心翼翼地放上植物、雕塑、摆件,并覆盖上砂土,喷洒少许清水,没过多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瓶瓶小小的微景观便诞生了。 

据悉目前已举办相关培训8场,105人次,越来越多开始从事苔藓微景观制作。接下来,藓然文化主题馆将常态化举办苔藓产品加工,苔藓绿化工程技术培训,为畲族大姐们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能服务,进一步助力妇女的家门口就业增收。

农民主播“上位” 

“乡村”变“香村”

通过抖音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方式进行线上销售是常大君微景观的主要销售渠道,公司共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账号6个,粉丝数达200多万人, 2022年第一季度线上、线下苔藓微景观累计销售额约1300万元,预计全年将超5000万元。

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利用让川新媒体微创空间这一平台,挑选50余名本地农户,开展直播、短视频等技能实效培训,孵化具备现代营销思维和技能的“新农人”,打造更多电商“直播间”。日渐火热的微景观为小镇带来了流量,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共富路正越走越宽。

小苔藓的种植,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守住了农村的青山绿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庄严承诺,更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一抹勃勃生机。(兰瑞星)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