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温州”建设20周年 三组数据看温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
“20年来,温州始终把信用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来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信用数据作为支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来抓,坚持数字化改革先行。始终把信用监管作为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的重要手段来抓,实现‘全周期’闭环管理。始终把信用惠民便企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来抓,推动信用有价落地生根。始终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铸魂工程来抓,擦亮城市文明底色。”8月2日下午,温州举行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温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天长用五个“始终”概括温州建设“信用温州”20年的力度和成果。
早在2002年,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信用体系,温州率全国之先把信用确定为城市发展战略之一,并以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形式将8月8日定为全国首个区域性“诚信日”。
迎来第21个“8·8诚信日”,今年温州的“诚信日”以“诚信,一座城市的生命”为主题,将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包括——
举办一场“8·8诚信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发布一批信用建设最佳实践案例,推选出一批展示信用惠民便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实践案例;
公布一批诚信典型,讲好温州诚信故事,传播温州人的诚信品质;
举办一次信用工作成果展;
开展一次信用修复助企服务;
拓展一批瓯江分信用惠民场景;
组织一次社会信用状况问卷调查;
开展一系列市民参与的诚信主题宣传活动等。
2022年是“信用温州”建设20周年,这些年温州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如何?
56万枚 温州商标持有量位居全国地市第四
每年的诚信日上,“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劣质皮鞋”事件都会被重复提起。这一事件,让温州痛定思痛,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竖起“质量立市、信用至上”的创建大旗,把“质量是城市生命”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
近年来,温州颁布了全国第一个质量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培育了一批注重质量、信用优良的企业,打响了一批产品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从假冒伪劣的重灾区蜕变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数据统计,目前温州拥有38个中国名牌、70枚驰名商标、56万枚注册商标,商标持有量位居全国地市第四,两度荣获“中国十大品牌之都”称号,三次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称号,“温州制造”代表的质量和信誉享誉国内外。
以“质量立市”为基础,温州又提出以“质量创新”为径,以“质量共治”为根。当前,温州在全国范围内,首个启用城市质量精神LOGO标识、首个创立“质量清单制度”、首个建立产品质量预警机制,今年还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党委质量督察试点资格,为争取国务院及省政府质量督查激励开展有益探索。全市超75%的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先进质量管理方法,1535家企业实施了卓越绩效管理制度,有353家企业获得了县级以上政府质量奖。
温州正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信用监管试点,构建分级分类信用监管和跨部门“双随机”监管,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表彰名单。温州在全省率先开展“召回一个产品、提升一个产业”试点工作,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5.6%。此外,温州还推进行业协会质量自治模式,向全市102家行业协会下放9方面27项事权,发挥行业协会在质量信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获得国字号产业基地金名片46张,制定产业联盟标准70多项。
0.62% 全市银行贷款不良率从最高的4.69%下降至此
金改以来,温州探索将过去的传统信用、民间信用转到建设现代信用上来,全面修复金融信用环境,实现全市银行贷款不良率从最高的4.69%下降到2022年6月末的0.62%,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
在推进企业信用修复中,为解决破产重整企业受原破产企业负面信用信息影响而不能正常经营的问题,温州探索建立破产企业重整后信用修复制度,针对重整后企业的非正常户的认定、原失信信息难以删除、无法开立正常账户、司法信息不联通等问题,在征信、税务、司法等方面打通修复路径,帮助重整后企业正常开展经营、合理获得融资、公平参与竞争。截至2022年6月末,已为36家破产重整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实现对重整后经营正常企业的全覆盖。
同时,温州挖掘企业信用价值。针对小微、三农企业抵质押物不足导致的融资堵点,推进“无抵押贷款”试点,创新推广“授托贷、诚信贷、权益贷、批量贷”融资模式,涵盖“信易贷”、农民(小微)资产授托、“政采贷”、“整园授信、入园即贷”、企业首贷制度等产品和服务,将各类非传统抵质押物的“沉睡资产”“权益资产”转化为“信贷资产”。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企业“无抵押贷款”4826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54.58%,比试点开展前(2019年末)提高5.54个百分点。
此外,温州还用好政府增信机制。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已形成市县协同一体发展、服务覆盖全市、业务规模超200亿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业务规模、增速、担保放大倍数均居全省各地市前列。如在2020年创新的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中,关键一环就是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增信。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通过“政府+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为缺乏抵押担保的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者提供免抵押担保融资,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帮助5.3万户企业和农户获得贷款超136亿元。
9个月 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等待期压缩3/4
从2019至2021年近三个评价年度看,温州市信用良好的A、B级企业纳税人数量从11.95万户增长至16.06万户。这意味着,温州企业纳税信用情况逐年向好。
在纳税信用应用中,一方面,温州对信用良好的纳税人开展守信激励,例如通过“银税互动”助力企业将优质的信用资产转换为“真金白银”,依托浙江银税互动服务平台为纳税信用A、B、M级的纳税人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免手续费、利率优惠的纯信用贷款。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1.95万户企业通过该平台获得130多亿元的授信金额,累计贷款金额已达157.34亿元。另一方面,通过采取措施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如对纳税信用为D级的纳税人严格限量供应发票,加强出口退税审核,不能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优惠政策。
同时,温州还不断完善纳税信用修复工作。试点开展纳税信用预警服务,实现纳税信用从原先的“事后评价、事后监管”转变为现在的“日常管理、按月预评、动态提醒、及时整改”,通过事前预警提醒纳税人及时开展自我管理,纠正失信行为,进而降低信用扣分损失。积极做好信用复评修复,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视频、动漫多形式开展宣传辅导,提高纳税信用复评与修复的知晓度。截至7月底,共有67户纳税人通过纳税信用复评与修复提升了纳税信用级别。
此外,温州还积极参与政府公共信用工作,定期将纳税信用“红黑榜”(A级纳税人名单、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信息)以及税收行政处罚数据共享给温州市信用办,作为温州市企业信用档案的组成部分。同时,联合发改部门,率全省之先将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等待期从1年压缩至3个月(即法律法规允许的最短修复等待期)。截至7月底,累计完成企业公共信用修复23户。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研学“热”背后的“冷”思考 市政协委员建言助力我市研学旅行稳健发展
社会08-02
-
温州:家庭成员超5人,用电可申请“阶梯电量基数”
社会08-02
-
昨天温州市区下冰雹了!为什么发生在夏天?
社会08-02
-
遮阳棚、冷风扇、喷雾降温、凉茶……各地核酸采样点推出避暑“凉”方
社会08-02
-
鹿城园林行道队头顶烈日“护理”7000棵树木
社会08-02
-
2400多名退役军人建缴住房公积金 泰顺为最可爱的人发“红包”
社会08-02
-
危险!12岁女孩竟然骑电动车带弟弟兜风
社会08-02
-
温籍青年数学家陈杲获华人数学最高奖
社会08-02
-
成立青少年“海豚社”传播温州好声音 温州网络文明大会召开
社会08-02
-
民主的样子:五马街上,00后见证一部法规的成长
外地媒体看温州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