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理论界代表畅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温州网讯 日前,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举办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会上16位社科理论界代表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深入开展学习研讨,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提供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撑,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编者摘录部分代表发言作一呈现。
增强三力,发挥党校主力军作用
市委党校副校长 王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国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党校对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部署,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体现到助推全市经济稳进提质中去、体现到开创“两个先行”新局面中去、体现到我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中去,努力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入脑入心、推动重点工作贡献更多党校力量,要求党校全体教师要增强学习力、增强研究力、增强阐释力,发挥好党校在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主力军作用。
要增强学习力,开展高质量的学习,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二十大精神实质。党校教师应率先学出示范、学出成效。
要增强研究力。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结合党校科研咨询工作的实际,要谋划开展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课题的申报和研究,高质量抓好当前的重点研究任务。
要增强理论阐释力。理论阐释要精准,要能推动温州发展,用社科研究推进二十大报告精神在温州的落地开花。
坚定历史和文化自信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孙邦金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大会报告,对于“两个结合”着墨甚深,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报告特别系统地论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共同思想基础,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高度的理论创新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传承好、发展好中华文明,才能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在文明互鉴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文明根柢作用愈加突显。
就个人管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契合”和“默会”之处,主要有经济、政治、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四个层面,两者在平等理念和均平主张,人民立场、社会理想和革命意识,注重修身、崇尚无私奉献,辩证思维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上有相通之处。
“三个聚焦、三个坚持”做好基层工作
平阳县社科联主席 祝小光
对基层社科联来说,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近期我们正在迅速组织社科界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全力做好宣传贯彻工作。
聚焦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高标准做好社科普及工作。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社科普及工作的特点,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借助社科普及与宣传工作形式的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聚焦与时俱进,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做好社科品牌创新工作。特别要持续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科激励机制,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努力推出更多名品、名家、名团队。
聚焦中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找好找准社科研究的着力点。组织开展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研究,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咨政报告,以社科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建设,在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交出基层社科联的答卷。
持续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温州医科大学教授 陈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建成“健康中国”,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其中特别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要深入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构建“三横三纵”体系,形成了省—市—区(县市)—街道(乡镇)四级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和省—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五级精防业务网络。建立行业规范标准,制定心理咨询机构从业标准,建立行规行约和行业自律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管理。
要优化精神医疗资源配置。横向扩容,构建精神卫生医疗联合体。纵向下沉,健全优质精神卫生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和人才下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社会参与,倡导社会资本创办精神卫生服务机构。
要鼓励打造精神医学产学研高地。大力打造精神医学研究联盟。完善精神医学高层次人才梯队。加强精神医学产学研深度融合。
要着力提升全民精神卫生健康意识。全面开展全民心理健康体检。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心理援助计划。强化精神卫生知识科普及宣传。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教育
温州城市大学人事处处长 黄小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进行了擘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眼于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一名从事终身教育的工作者,要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教育,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教育公平的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待。更要在温州城市大学增挂温州开放大学牌子之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助力推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先行市作出自身贡献。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向新高潮
温州商学院思政教学部督导 徐开金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社科教育工作者倍感兴奋,倍增责任,因为党的二十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向了新高潮。
党的二十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动性,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广阔天地,给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起点上,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仅需要坚定信仰、贵在主动自觉,而且还需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给我们准备好了这份用于理论和实践探索创新的精神食粮,需要我们始终铭记不忘,并要全力落实于行动中。
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我们当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热潮中,勇担社会责任,学好、研究好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的灿烂光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照耀着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健康成长。
指导高校教育事业发展
温州肯恩大学国情中心教学与管理专员 杨学嘉
作为中外合办大学的一名思政教师,我认为在育人、课程、教师发展三个方面,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育人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我校约有70%毕业生留学深造,因此更应培养青年学子深怀爱国之心,使学生成为具备国际化视野、家国情怀的国之栋梁。
在课程方面,根据党的二十大的主题、中心任务,结合中外合办的实际校情,我认为近代史部分紧紧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心准备课程。当代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心,结合温州改革开放后的特色、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特征,讲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故事。
在教师发展方面,要永怀赤诚之心,自觉当好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做“青春大先生”,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同青年的思想教育紧密相连,为时代青年保驾护航,奔涌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文博工作要为增强文化自信服务
温州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 王丽苹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提到了文化自信,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文博工作要与增强文化自信联系起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其中考古工作者要通过考古发掘与研究,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比如,这次望江路的古港遗址发掘就为温州千年商港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我们在望江路发现了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迹、成组码头、砖铺道路、木质栈道等保存较好的古代遗迹,并出土了2艘沉船,以及数以吨计的宋元瓷片堆积和形式各样的漆木器等重要遗物。
同时博物馆工作者也要加强文物研究,将研究成果通过展览、宣教活动、馆校共建、文物资源数字化等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博工作要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增强文化自信为重心,推动中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
社科理论界代表畅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深悟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章映 整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