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千年商港谋新篇 且以诗意共远方

千年商港谋新篇 且以诗意共远方

温州网 2023-01-17 09:55:39

  中国四大名屿之一——诗之岛江心屿。 苏巧将 摄

  

  雁荡山灵峰景区里的古装走秀。 万邦征 摄

 

  “世界最美廊桥”北涧桥。 翁卿仑 摄

  

  夜游楠溪上的火舞表演。 金肖武 摄

  

  朔门古港遗址中的栈道遗迹。

  

  2022年温州的许多市集上,宋韵瓯风的主题与身着汉服逛市集的市民,非常协调。 翁卿仑 摄

  温州网讯 家门口就是一场场微旅游、非遗盛宴、美学市集;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日本、韩国、匈牙利、意大利、法国等人文风情;“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圈”出了人们的多彩多元生活……2022年,是温州市民的文化旅游归属感和幸福感迅速提升的一年。

  这背后离不开一年来,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挑战与机遇共生、挫折与风口并存的转型期,一手抓文化挖掘、艺术普及,一手抓产业振兴、消费加码,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出圈”之路,让文化走向“远方”,让旅游更富“诗意”。

  出“先手棋”树“大品牌” 文化创新IP转化呼之欲出

  2022年2月,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把“幸福”上升到城市定位的高度。而根植于文化中的“幸福感”,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如何深挖温州这座“文化富矿”?2022年,我市深入实施“三年百项文化工程”,挖掘永嘉学派深厚内涵,推进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启动编纂《温州大典》,打造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放大“瓯系列”“古系列”“名系列”的时代价值,让典籍中的温州、文物中的温州、遗迹中的温州活态呈现。

  2022年3月,以宋元码头沉船为主的朔门古港遗址浮出水面,其规模庞大、遗迹丰富、要素齐全、年代清晰,为国内外所罕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证,也证实了温州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千年商港,这一遗址被列入全国十大年度考古新闻事件。

  这一年温州的文化“出圈”之路才刚开始。2022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温州活动年正式启动,持续开展100余场国际文化交流互鉴活动,其中开幕式全网总阅读与观看达2826万人次;“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温州举办,推动非遗向“在景区、在街区、在园区、在校区、在侨区”的全面传承传播;“东亚文化之都”书法艺术家作品邀请展暨温州书画院建院三十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提升“书画名城”影响力;池上楼“山水诗第一楼”揭幕,打造成为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上的又一重要地标……去年以来,我市完成267个重点文化元素基因解码报告,高标准建成48家省级、60家市级乡村博物馆。从单纯政府主导到政府与民间多元参与,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文化在百姓身边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一家家“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构建起文字、墨香的曼妙世界,使人们沉浸忘归;一出出文艺创作、精品剧目、山水诗路交响组歌音乐会好评不断,展现瓯越文化魅力;一批批公共文化国际交流基地和项目,搭建起跨越地域与文明的交融碰撞……持续不断的文化惠民举措,把市民的文化参与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文化富足与幸福感,正成为许多温州人的家常感受和身边体验。 

  下“及时雨”打“创建牌” 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以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2022年,我市文旅部门下“及时雨”、打“实字牌”,全力抓投资、抓消费、抓纾困、优服务、保安全,真金白银激活消费市场“一池春水”,为全市文旅发展提振信心,1—11月全市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总收入稳居全省前列,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稳进提质指数位居全省第二。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才能真正让文旅企业走出困境。为此,我市积极培育壮大消费品牌,“侨家乐”“塘河夜画”“青灯市集”“楠溪江音乐节”“山根音乐艺术小村”“9·20就爱你温州自驾旅游”……出圈的文旅IP越来越多。其中“侨家乐”品牌民宿成为高品质“旅游微目的地”,带动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1—9月增长15.65%,入选全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青灯市集”跻身中国三大生活美学市集,并迅速形成品牌IP效应,吸引全网总点击量超1.2亿人次,直接带动周边商业综合体、湿地景区、各大酒店入住率大幅增长。

  同时我市进一步释放文化和旅游扩投资、促消费的潜力,全市纳入全国旅游重点项目库文化和旅游项目584个,总投资2275.5亿元,入库“微改精提”项目总数1798个,文化和旅游投资指数连续数月稳居全省第一;频频加强头部企业招引合作,推动中青旅、华侨城等项目落地,并与携程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2022携程中国旅行者大会生活节;启动开展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新产品与新业态的供给;坚持营销“一盘棋”,积极组织赴重庆、福州、南京、合肥、南昌等地开展营销推介,推动2023年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示范旅游协作区推进会落户温州,扩大全国文旅“朋友圈”。

  “烟火气”与“新潮味”兼备的五马休闲街区,廊桥风光与康养温泉兼有的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矾山文化与时代潮流相融合打造的钒矿工业旅游区……2022年,我市文旅打好“创建牌”,越来越多的文旅资源转化成产业升级的“硬核”,创成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甲级旅游民宿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及一批省、市级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休闲旅游品质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实施“艺术点亮乡村”计划和“文化润景”工程,启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以高品质、多元化、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展示温州的时尚化和文艺范儿,让文艺星火照亮瓯越大地。  

  推“数字化”筑“安全墙” 文旅服务转型升级水到渠成

  2022年,我市持续推进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建设,在公共服务、市场监管、活化应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推广数字化技术,培育“互联网+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创成省级规范化数字档案室,数字文旅建设初显成效。

  数字化保护传承有序开展。我市推进“古系列保护·云端守卫”应用建设,完成宋元码头、廊桥、牌楼保护等核心场景搭建,实现文物保护“监测、预警、分析、处置、反馈”的全流程业务闭环监管,入选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系列”成果;构建“古系列”保护利用新模式获2022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

  数字文化资源日趋丰富。“红动中国”5G沉浸式红色文旅系统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示范十大项目立项名单。

  线上旅游服务更新迭代。我市正式投用“瓯江山水诗路—E游温州”文旅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服务找人·温情直达”幸福温州共富图景,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文旅咨询和服务;“浙里古代书院数智活化应用”“侨家乐全域民宿数字平台”入选省文旅厅数字化改革第二批试点应用;“瓯海区错峰乐游支撑模块”“洞头区‘智慧城市-智慧文旅’支撑模块”入选省“文旅大脑”试点;“廊桥监管保护”平台、“错峰乐游”应用成果经验被省委办公厅《浙江信息》录用;初步完成登山探险“驴友通”服务应用建设,已建成“驴友”主题数仓和“一件事运营”治理端驾驶舱……基本实现“一机在手,畅游温州”。

  此外,我市还持续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加强文旅安全监管整治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市文广旅系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零事故”,在“稳”的基础上确保文旅经济的“进”与“提”。

  监管整治有“力度”,狠抓大案要案,查办全国首例冬奥会版权侵权等典型案件;严格文物安全监管,试行对龙湾、瓯海博物馆压力测试,并在全省率先试行以属地镇街检查巡查文物安全隐患为主、县(市、区)检查整治、市级部门督查抽查的文物安全排查整治方式。

  品质提升有“温度”,2022年获评国家“金牌导游”1人,并启动旅游行业“千人千媒”孵化计划,着力培养千名网红导游,打造文旅宣传生态链……多措并举筑牢文旅市场“安全墙”,为文旅产业健康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千年商港谋新篇 且以诗意共远方

  记者 冉梦蝶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