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首支孤独症青年乐队的背后故事: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快乐
I Believe乐队上台唱响《我相信》
温州网讯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5月19日,在温举行的全国“有故事的面包”孤独症青年及家庭就业创业论坛活动上,当温州首支孤独症青年乐队——I Believe乐队唱响这首《我相信》时,台下所有人用掌声为他们加油。
困在“壳”里的“大龄儿童”
孤独症青年乐队成立于去年5月,由8名孤独症青年组成,这是他们第10次站上舞台。
乖妈是一位音乐老师兼制作人,她的孩子小乖是一位21岁的帅气小伙,也是I Believe乐队的键盘手之一。
“无论年纪多大,孤独症患者都是困在‘壳’里的‘大龄儿童’。”乖妈说。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2015年,美国国家自闭症中心正式将音乐治疗列入对自闭症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之一,可见音乐治疗在自闭症领域的作用。在小乖还小的时候,乖妈就发现他对音乐特别敏感,她便开始手把手教导小乖学习音乐。乖妈说,音乐的疗愈作用在小乖的身上展现得十分明显,他变得更自信,更快乐了。如今的小乖,尽管生活偏离了常规的路径,但是他热爱音乐、游泳和足球,能够自己安排时间和出行,成了孤独症圈里“别人家的小孩”。
许多家长都向乖妈取经,她也是毫无保留地分享。与此同时,她也在鹿城区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简称同星园)的协助下开办公益音乐课堂,那些在其他老师眼中很难教的孤独症孩子,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经历无数次的“从头再来”
同星园是温州地区第一个由孤独症等心智障碍家庭发起的公益组织,是鹿城区残联担任主管单位的5A级社团。
素芳是同星园的秘书长。I Believe乐队的成立,离不开她的穿针引线。“有个词叫艺术疗愈。我们相信,音乐,在孤独症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兴趣或者情绪的纾解都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被WHO称为重塑大脑神经系统的三大(运动、音乐、劳技)法宝之一。去年5月,我们基于‘星光熠熠’孤独症儿童及青少年增能项目,想为孩子们组建一个乐团,包含各种各类型的音乐类型。”素芳告诉记者,经过综合考虑后,最终还是决定先从组建一支乐队做起。
去年5月,在同星园的帮助下,由乖妈作为牵头人和指导老师的温州首支孤独症青年乐队——I Believe乐队正式成立,乐队成员包括大A、小乖、小叶等8位孤独症青年,演出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上台的形式和人数。
与普通乐队相比,这支“来自星星的乐队”每走一步都是艰难的。“普通乐队,一个小时也许能练习5首歌曲,但他们只能练习好一首歌曲的几个小节,而到了下一次练习,他们可能又都忘记了,一切又要从头再来。”乖妈说,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不断接受着挑战,现在总共练会了10首左右歌曲,而这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从头再来”中积累起来的。
从去年在市区“醇咖啡”餐厅进行首场演出,到这次站上全国“有故事的面包”孤独症青年及家庭就业创业论坛活动的舞台,乖妈说,她特别感谢现场的每一位观众,他们能够包容孩子们演出的“瑕疵”,仍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对孩子们很重要。
目前还处在“起跑线”上
“目前,跟成熟乐队相比,I Believe乐队还有很大的差距,仅仅还处在‘起跑线’上,也还在面对许多的困难。”素芳说,比如目前乐队只有乖妈一位指导老师,还需要更多具有音乐特长的志愿者来帮助青年们;比如青年们目前使用的乐器都比较旧了,也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来更新;比如乐队需要开拓更多的演出机会……
尽管面前的困难还是一重又一重,但是乐队给这群“特殊青年”带来了变化,素芳和乖妈都看在眼里。大A、小乖、小叶,他们三位都有音乐基础,在成立乐队前就经常在一起玩音乐,但那时更多是作为他们的兴趣,属于“自娱自乐”。现在,跟随着乐队的演出,他们在沟通、协作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进步。同时,这种进步,在其他乐队成员身上也都有体现,比如吉他手睿睿,最初的状态属于胜必骄败必躁,现在他的性情越来越成熟和稳健,“乐队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稳定情绪,进行自我倡导、团队倡导。”
最后,谈到为何为乐队取名I Believe乐队,乖妈说:“我相信,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自强不息的力量,‘星星的孩子’孤独症青年,他们的创业、就业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他们自强不息。我希望他们用声音为孤独症群体来‘呐喊’,希望引起全社会关注这个群体,鼓励他们创业就业融入社会。”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温州首支孤独症青年乐队的背后故事
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快乐
记者:陈培培/文 受访者供图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创新实施“数据得地”机制 优质中小企业轻松拿地
要闻05-28
-
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创建计划出台 2023年社零总额力争突破4200亿
经济05-28
-
近期新冠病毒疫苗怎么打?疾控专家给出解答
社会05-28
-
5月28日19:30,“爱在中国”温州篇登陆CCTV4
社会新闻05-28
-
当米兰遇上温州!中意艺术家开启“文化丝路”互访
科教文体05-28
-
温州“附二代”用三句半推广急救小知识
社会05-28
-
父母的爱“虽远仍到”成大学生“甜蜜的负担”
社会05-28
-
肿瘤,可以是一种“慢性病”
社会05-28
-
谢灵运留下的千秋典故
媒体专栏05-28
-
如何对付口腔中的“泥石流”?专家这样建议
社会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