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从昆仑山到瓯江畔

从昆仑山到瓯江畔

温州宣传 2023-07-24 10:58:50

  带着满满收获和美好回忆,格尔木市民族中学和长江源民族学校的70余名师生启程回家了。

  7月20日下午,他们在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搭乘温格航班,依依不舍挥手告别。为期八天的“浙里石榴红·同心享亚运—格尔木民族少年温州行”主题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从昆仑山到瓯江畔,跨越3000米的海拔落差,穿越3000公里的漫长旅途。格尔木民族少年们首次走出大山,来到东海之滨,赴一场“山海之约”。

  

  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美好相约,也被称为“叮叮当之约”。

  7月15日下午,50多名身着民族服饰的格尔木民族少年成为五马街头一道风景。温格两地少年在温州市区五马街中心广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

  为了这次文艺汇演,两地的孩子都做了精心准备。情景舞蹈《给习爷爷的一封信》是长江源民族学校精心准备的重头戏,藏族曼陀铃琴弹唱《美丽的传说》、蒙古族传统舞蹈《吉祥安代》等节目,让现场观众感受到青藏高原文化的魅力。

图源:格尔木青年

  温州市少艺校原创舞蹈新作《叮叮当之约》,巧妙地将温州民谣《叮叮当》和藏族舞蹈融合起来,讲述的是东西部少年儿童交往、交流、交融,在美丽的温州架起友谊的桥梁。

  舞蹈、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的主题贯穿文艺汇演始终。伴随着欢快的乐曲,众人“甩手颤踏步”,沿圈舞动,藏族“锅庄舞”在五马街头刮起了“最炫民族风”。

图源:格尔木青年

  夏日的气温很高,现场的气氛更是热烈。孩子们手拉手,互道“你好”,互赠精心准备的礼物,所散发出的真诚、质朴、善良、阳光深深感染着现场围观的市民和游客。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民族团结之花需要时时浇灌,青少年民族团结工作更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丰富多彩、融汇文化、运动与科技,格尔木民族少年此行,时间不长,但内容很丰富。

  “远远望去,让我分不清是天边还是海边,真正领略到了‘海天一色’的美。”第一次来到洞头海边,格尔木市民族中学高一学生胡兰为这段难忘的旅途写下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图源:格尔木青年

  主办方为孩子们定制了一条生动、多元的研学线路。不仅拓展少年们对世界的多样化理解,也为他们的未来描绘出无限的可能。

  在桃花岛瓯雁足球基地,温格两地U12少年足球友谊赛火热进行;在温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首次感受亚运风的孩子们尽情绽放活力;在龙舟文化博物馆,孩子们领略了龙舟文化,感受藏在亚运会当中的民族元素。

  就在离开奥体中心前,师生们与身后看台上的奥运五环拍了一张合影,亚运的脚步渐行渐近,就像温格两地人民的心,越走越近,彼此相融,情达未来。

  一路下来,孩子们参访温州极地海洋世界,探索自然的奥秘;在充满科技感、沉浸感的温州移动“互联网+智慧”科普馆,探索科技改变生活的奥秘;在眼视光健康科普馆,他们穿上白大褂,体验了一次小医生;在洞头海霞培训中心,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图源:格尔木青年

  几天时间里,他们流连于南塘的美丽夜景;在城市书房拥抱知识的海洋;在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用贝壳集体创作了“温格一家亲”的字样,以表达对温州深深的情谊。

  这些跨越多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理解和丰富着自己对历史、文化和民族这些宏大概念的认知。

  格尔木团市委副书记常姝青感触最深的是孩子们收获的自信。“这些孩子不仅是第一次到温州,很多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对他们来说,此行是一次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的机会,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的自立、自信、自强的种子,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山海情深,格温同心。7月17日,还上演着另一场从东海之滨至昆仑山麓的奔赴,温州市考察团带着对口支援资金,走进格尔木市,在产业项目共招、产业园区共建、农特产品共销、旅游资源共享上谋求新的发展。

  这次格尔木民族少年温州行,亦是温州对口支援工作一次新的尝试。

  自2010年温州与格尔木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两地交流合作一直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特殊的情谊,已经成为常来常往、交流频繁、沟通密切的兄弟城市。

  十多年来,温州市累计投入援青资金3.7亿元,实施项目50余个,涉及产业园区、城市建设、科教文卫、创新创业等方面,并在强化资金项目支持、促进产业承接转移、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深化智力援助帮扶等方面,给予了支持与帮助。

  依托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浙江援青格尔木(温州)工作组联合格尔木团市委,用心用情用力策划了此次交流活动,把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和内容,让各环节有启迪人心的作用,增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从文艺到足球,从亚运到科技,从博物馆到海边,50多名格尔木少年完成了首次温州之行。与传统的“输血式”支援不同,“浙里石榴红·同心享亚运—格尔木民族少年温州行”变“援助”为“体验”,多了许多“真实感”和“体验感”。50多名格尔木民族少年在亲身经历的体验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图源:格尔木青年

  小小石榴籽,共筑中国梦。这种互动与交融让两地的孩子们对彼此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也推动着青少年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从昆仑山到瓯江畔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