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鹿城区】人在网络,当三“思”而后行

【鹿城区】人在网络,当三“思”而后行

2023-10-12 10:39:15 吴博艺

  网络空间,若即若离,天南地北、万事万物似在千里之外,却又在一“键”之间。我们感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仿佛跨越时间、穿越空间,但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坠入网络空间的种种陷阱,信息茧房让人坐井观天,电信诈骗让人倾家荡产,“人肉搜索”之下没有隐私可言,大数据的“算盘”比你更了解自己……稍不留神,就陷入了“迷影重重”,可谓是“人在网络,身不由己”。

  近年来,我们在网络安全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努力追回“时间差”,IP属地公开、净网行动拒绝“按键”伤人,防沉迷、实名制保护祖国的未来。尽管法律和机制筑起的“钢铁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患”,但“祸起萧墙”,症结终归在于“内忧”。解铃还须系铃人,每一位网民都是筑牢网络安全的根基,人在网络,当三“思”而后行。

  思“言”,做清朗空间的“发声者”。网络空间,人声嘈杂,一句评论、一次点赞,都是态度的彰显。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热点事件炒作散布危害言论,挑动网友情绪,甚至趁机煽动颜色革命,将网络安全放大为国家安危。倘若我们未能及时掌握真相就盲目发言跟帖,则正中其下怀,在不知不觉间被带了节奏,成为了“帮凶”。如何在纷纷扰扰中辨出“真声”,我们应当放慢情绪的脚步,让理智逐渐追上来,一方面静候官方发布的声明,另一方面要跳出事件本身,从多个客观维度去评判看待,尤其是涉及重大敏感话题,更应当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独立而又理性的“发声者”。

  思“微”,做保护隐私的“守门员”。我们常常会接到陌生电话“贷款了解一下”,或收到陌生短信“精品网游等你来”,可曾想过,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竟跟我们的微小行为相关。随手放置的快递盒,随意丢弃的外卖单,成为了不法分子的“香饽饽”,信息贩卖的灰产链条就从这不起眼的角落中诞生出来。对此,我们当以“举手之劳”来降低风险隐患,如减少APP的数据访问权限,妥善销毁含有隐私信息的包装单据,谨慎浏览各类网页等等。此外,我们呼吁企业扛起主体责任,升级数据库安保系统,加强数据相关从业人员的宣教培训等,共当严谨而又正义的“守门员”。

  思“欲”,做识破套路的“名侦探”。当前热映的《孤注一掷》让我们深刻领教了网络诈骗集团“套路深”,也感叹人性的弱点被牢牢“拿捏”。然而电影剧情只是现实案例的冰山一角,而“套路”也远不止于此,但从根源来看,大多都是由利益诱发的贪欲作祟。面对“天上掉下的馅饼”,我们当细细掂量,这看似鲜美的馅儿是否有“毒”、这网络的另一端是否有“坑”。除了用“火眼金睛”看穿套路,我们还应主动举报涉及违法犯罪的内容,向周边亲朋好友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安装官方APP加强个人技防等,通过全副武装让自身“刀枪不入”,成为敏锐而又冷静的“名侦探”。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在穿梭于网络之时,当思之又思、慎之又慎,构建风清气正的安全空间。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