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古稀老人美国赶回温州 参加一场社区研讨会

古稀老人美国赶回温州 参加一场社区研讨会

温州网 2023-11-23 09:27:00

  温州网讯 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村改社区,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原来的霞坊村、南湖村转变为社区。如何在拆迁和现代化建设中给历史文化留出空间,给当地村民留下精神文明的“根”?11月21日,当地乡贤们与瓯海区文物局、社区等单位有关人士、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南湖乡贤馆、霞坊文化礼堂的建设计划。

  乡贤:建礼堂保存展示当地历史文化

  此次乡贤研讨会地点设在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北馆,原为霞坊张氏祖居大宅。2019年,霞坊张氏门台整体迁移至市区公园路,作为历史古建筑保留下来。

  当天,张氏家族二十一世子孙张秋雯从美国回到温州参加研讨会。张秋雯说,她从小就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她的父亲张朝佐于1951年入选北京中央政法干校第一期学员并荣誉毕业、参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编写工作等,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年已古稀的她走访温州、上海、北京多地,搜寻她父亲与祖辈的踪迹,收集素材并希望乡贤、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以文化纪念馆的形式让张氏历史、霞坊文化得以保留。

  原霞坊村村民叶云文说:“我小时候就住在张氏隔壁,从小听父辈讲他们的故事,对我的影响很深。除了张氏家族,村里也有不少走出温州、在全国各地留下事迹的杰出人士,这些都是霞坊村的宝贵文化遗产。”叶云文表示,2018年霞坊村改建后,不少民居因拆迁推平,也有部分古建筑经过保护后移至市中心等。目前,霞坊仍缺少一座文化礼堂,保存和展示原霞坊村更多的历史文化,让村民有一个精神寄托,也让从霞坊走出去的人们能够找到家乡的记忆。

  霞坊社区书记应显权说,社区想建一座文化礼堂,另外社区作为温瑞塘河“水上巴士”的一个站点,也需要这类有文化底蕴的设施吸引游客。应显权也希望推进塘河沿岸的历史文化古迹修复工作。“建设这样一座文化礼堂,需要场地与资金。当前土地是紧缺的,不过嶂屿山那边的居民比较支持,或许我们可以选址在那边。而资金方面,需要政府、群众的合力支持。”

  专家:明确定位找好文化礼堂底蕴支撑

  瓯海区博物馆馆长施素娇认为,乡贤们的想法是好的,作为历史文化领域工作者支持他们开设文化礼堂,可惜的是霞坊张氏家族留下的历史古物太少,没有得到良好的保存与保护。“历史保护首先保护的是实物,包括牌匾、书信、案牍、家具等。我们也建议原霞坊村的老村民们多多收集相关的历史实物,支撑起这座文化礼堂的底蕴来。”施素娇说,文化礼堂选址也是个重要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讨论后续怎么建。另外,这事也需要侨联、统战等单位的支持。

  温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市政协常委徐亮表示,对于霞坊村当前的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是“做好文化礼堂的定位”,以及“找好文化礼堂的底蕴支撑”。“是做张氏一家的书院、纪念馆,还是做南湖乡贤馆、霞坊文化礼堂?未来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里的区别是很大的。当地乡贤们应该想好这个问题,再动员各自的关系,拧成一条绳来做这件事情。”徐亮说,在这方面,可以请历史领域的专家来协助,例如龙湾有龙湾历史学会,瓯海也可以成立自己的历史学会,专家们可以在资料寻找、脉络梳理上提供帮助。

  温州市房地产经纪协会会长叶维坚称,一座文化礼堂,不仅象征着霞坊村的过去,也对霞坊社区的未来产生影响。建设霞坊文化礼堂,立意要高,不仅仅是从一家出发,而是要怀着家国情怀,做好地方的、区域性的文化沉淀,这样也有利于推动礼堂建设。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古稀老人美国赶回温州 参加一场社区研讨会

  “我们想让走出去的人能找到家乡的记忆”

  记者:胡百加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