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瓯风,激活强城脉动
宋韵千载流转,瓯风一脉相传。历时一年半编撰的《宋韵瓯风十二章》日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27万字,图文并茂,以十二个篇章,从不同维度,生动解读温州宋韵文化,立体呈现了宋代温州的社会面相、文化风貌、思想图景和地域性格。
作为我市“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的重要成果,该书的出版既是承接和落实浙江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温州命题,也是温州“强城行动·文化赋能”的具体实践。
宋韵瓯风,激活强城脉动。
一
宋韵文化,释义为两宋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内在精神和延绵至今的文化价值。
对于温州而言,2200多年建城史中,两宋尤其南宋是这座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刻。
流淌于瓯越大地的宋韵,内涵丰富,有日常生活领域的物质之韵,有生产技术领域的匠心之韵,有社会运行领域的秩序之韵,也有发现发明领域的智识之韵,还有学术思想领域的思辨之韵,更有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之韵——
宋代温州,城韵深厚。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温州朔门古港,重现了南宋至元代温州“一片繁华海上头”的历史场景,实证温州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而温州的山水斗城格局,作为中国南方堪舆学的成功典范,也是朔门古港贸易发达,成为宋元龙泉瓷器行销天下始发港的根本依托;
宋代温州,文韵斐然。两宋温州崇尚文教。南宋时温州开办了全国第一家书院,比苏州书院早120多年,其时温州书院数量是杭州的4倍有余。发达的教育促进学术的兴盛,温州科举成绩傲人,宋代温州产生1307名正奏名进士,武科进士293人,居浙江第一、全国第二。周行己、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著名的永嘉学派人物,关心国家民生经济,著书立说,文化思想大发展;
宋代温州,灵韵汇聚。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戏曲古本《张协状元》,诞生在南宋温州。发源于温州的南戏,奠定了中国戏曲的艺术体系与基本格局,堪称“百戏之祖”。温州还拥有“百工之乡”“中国山水诗发祥地”“永嘉学派发源地”等金名片,这些无不是宋韵深厚积淀激发创新创造的地域呈现……
今日温州的文化格局几乎完全奠定于宋代,足见宋韵文化对于温州影响之深远。而温州对于宋韵文化的杰出贡献,无论是学术思想上的永嘉学派、铸就海洋文明内核的海外贸易通道,还是“其货纤靡 其人多贾”的商业精神、汇聚民间百态的“南戏故里”等等,均堪称宋韵文化的优质资源和核心内容。
历史光华,烛照未来之路。2021年9月,浙江启动“宋韵文化传世工程”。2022年2月,温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深入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力促千年“宋韵”在瓯越大地上流动起来,以文化自信激发创新创造。
在此背景下,当年6月,一批对温州乡邦文献、思想要义、历史文脉、文化精粹精研有素的温州学研究资深学者,组成创作团队,开启《宋韵瓯风十二章》的编写工作。
杨冰杰 摄
二
宋韵文化浩瀚而庞杂。温州如何在宋韵文化的财富宝库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亮点,打造最具温州辨识度的文化标识,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
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要聚焦“宋韵之于温州的时代价值”“构建宋韵瓯风文化传承的四梁八柱”等重点,紧扣温州地域人文,把握取舍点、找准切入点、发掘学术点、突出闪光点、打造展示点。
《宋韵瓯风十二章》自启动编撰以来,内容框架历经数次调整,最终确定从社会管理、海外贸易、手工商贸、南渡驻跸、士人群体、永嘉学派、永嘉四灵、百戏之祖、科学技术、宗教文化、百姓生活、方言俗语等十二个方面展示“最温州”的文化亮点,呈现宋代温州之“城韵”“文韵”和“灵韵”。
作为我市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一项集体智慧成果,《宋韵瓯风十二章》汇聚了一众社科人文领域专家智慧,他们各自发挥研究所长,共同铸就了这部作品。
《宋韵瓯风十二章》生动可感地还原了宋代温州经济繁荣、商贸发达、交接天下的社会生活,好学深思、务实通达、义理深刻的思想图景,乐于耕耘、勤于经营、善于管理的温州人物群像和创意无限、灵动秀逸、雅俗兼备的文化风貌。
书中研究还揭示了宋代温州繁华表象之下的实质飞跃:“永嘉学派第一次从哲学的层面总结、升华并说明了温州人精神的实质内涵,诸如道在器中、事上理会,道无内外、学思并进,因地制宜、工商皆本,以利和义、义利并举,民自为生、藏富于民等思想主张,堪称温州人走向文化自觉的标志。”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教授陈野点评,该书架构别致、资料丰富、论述精到,内容多彩多姿,文辞灵动可读,尤其重视从中提炼、解读温州的文化符码和精神特质,为新时代温州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既是以系统思维解码瓯越文化基因、提升宋韵文化的温州辨识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宋韵瓯风文化传承“四梁八柱”的基础要件。
图源:温度新闻
三
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可以说,宋韵文化标注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
今天的我们致力挖掘和传承宋韵文化,正因它产生于宋代又不局限于宋代,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关键文化标识。今日温州,致力于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解码温州历史文化基因,以文化赋能强城行动,能否抓好宋韵文化的研究、传播、转化、保护工作,正是关键所在。
图源:温度新闻
近年来,温州举全市之力推进“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形成了一批可喜成果。然而,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标志还不够鲜明、群众感知度还不够强等,宋韵文化的系统性转化利用仍任重道远。笔者认为,更好地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有必要致力于以下几点:
传承“文韵”。坐拥宋韵“文化富矿”的温州,有责任把这座富矿挖掘好、研究透。我们要更好地挖掘、保护、展示好温州独有的宋韵文化遗存,持续推进“温州学”研究,沉心编撰好《温州大典》,形成更多特色鲜明的学术成果,为全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丰富学术支撑。
激活“灵韵”。温州是一座有灵气勃发的创新之城,而创新本质在于温州人精神。正如《宋韵瓯风十二章》所揭示:“宋代温州区域文化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一次突破,正式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区域特性和思想风格,影响极为深远。”因此,我们要透过宋韵文化,进一步研究温州人和温州精神,深究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地域特性,揭示温州地域文化传统的历史脉络、内在规律和整体形态,激发文化强城的创新之力。
守护“城韵”。研究成果只有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焕发生命力。我们要加速建设朔门古港遗址公园、温州南戏文化园等,通过打造地标,让宋韵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运用戏曲、音乐、文学、影视等多种文艺形式,使宋韵文化成为活态,融入大众生活,让更多人感知古今交融、岁月沉淀的文化之美。如此,宋韵瓯风才能在温州大地上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特约撰稿人:温州日报 程潇潇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新一轮市派农村(社区)工作吹响集结号
社会01-25
-
温州的山河街巷藏着多少“龙”?答案来了:1800多处!
社会01-25
-
温州大学生寒假“漫游”回家 34天走了全国20多个城市
社会01-25
-
鸭舌成了最佳伴手礼?温州的大学生们回家啦
社会01-25
-
2024年全省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引发热议 乐清定下这个小目标
社会01-25
-
试通车!苍南新增2条乡村振兴“大动脉”
社会01-25
-
温州创新探索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绿”“富”共赢
社会01-25
-
室内蹦极培训第三天骨折 谁之过?
社会01-25
-
“魔鬼鱼”首次游出国门 在柬埔寨也能观赏了
社会01-25
-
老街,你还好吗?
社会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