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之“戏”,如何余音绕梁

温州之“戏”,如何余音绕梁

温州网 2024-02-01 08:44:49

  温州网讯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深的底色,更是一种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格、塑造城市形象的力量。

  温州正处于“两会时间”,无数“文化强城”大计在这场关于温州未来发展的参政议政中汇聚成型。这其中,有关“温州戏”如何助力“强城梦”的实现,引发代表委员的新思考。

  900年前,“以歌舞演故事”的南戏,在南宋温州的山水人文中孕育而生,成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戏曲样式,繁衍当今戏曲百花满园。如今,仍屹立于瓯越乡野的540余座宋元明清古戏台,正是“南戏故里”历史荣光的见证,也承载了温州人对戏曲的深厚情感。

  对于今天的温州而言,戏曲不仅是一张极具温州辨识度的文化金名片,更成为讲好温州故事的最美语言。去年,在温州录制的《2023央视总台戏曲春晚》,推动“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的史实从“学术圈”走向民间、从温州走向全国;“戏从温州来”以不凡的声量唱响中国核心城市群,南戏遗音承载温州故事,声传千里。

  然而,温州要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戏曲之城”,仍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如文旅配套的缺失,未能给游客留下“不虚此行”的感受;缺乏创新性的戏曲传承项目,难以在泛滥的“戏曲节”“戏曲之城”名号中脱颖而出;经典作品创作不足,无法满足观众期待等等,都是必须正视的挑战。

  温州之“戏”,又何止戏曲。

  近年来,文学创作的温州现象、朔门古港遗址背后的海丝文化、塘河博物馆群的民间文化力量,等等,都是一个个叫得响的温州文化品牌。如何以各种文化品牌为钥,解锁东瓯故地的独特魅力,奏响“文化强城”的崭新篇章,还须静心凝思、深入探索文化与城市共融、共生、共舞的温州之道——

  让宋韵瓯风回归城市生活。以《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文化中轴线”的战略构想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温州戏的“戏”字内涵,将九山书会、五马街、公园路等文化看点、亮点与地标串联起来,形成独具瓯越韵味的历史文化中轴线。同时,沿途植入南戏、永嘉学派、永嘉医派、温州非遗、海丝等文化品牌和元素,让温州“戏台”延伸至街头巷尾、公园广场,让宋韵瓯风在城市中流动。

  让瓯越文化与城市相互促进。推动戏曲、非遗、百工、名人等文化资源与旅游、教育、创意产业等领域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戏曲主题旅游线路、开发非遗教育课程、创作融入宋韵瓯风元素的创意工艺品、影视文学作品等举措,让瓯越文化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创新。

  让瓯越之声与城市共鸣共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世界温州人”才华与智慧,既要研创“叫得响”的“扛鼎之作”,又要输出“卖得动”的“破圈之作”。如戏曲方面,以瓯剧、越剧、永昆等多种温州代表剧种,演绎还原《琵琶记》等经典本土著作,向全世界展示当代温州戏曲的恢弘气魄与独特魅力;集结“南戏故里”“歌舞之都”各路人才大军,以创新的手法、思维和视角打造出全新的南戏舞剧作品,让“戏曲故里”与“歌舞之都”的美名相得益彰、共同绽放。

  当温州之戏的美妙旋律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悠扬回荡,当“戏台”上的故事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份源自历史深处的文化力量,穿越时空,余音绕梁,生生不息……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温州之“戏”,如何余音绕梁

  记者:程潇潇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