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侨二代”回家有道

“侨二代”回家有道

温州宣传 2024-04-11 10:18:22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月,“侨二代”话剧导演邵斯凡执导的新剧《我的小王子》将在深圳上演,该项目入选了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

《小王子》是法国文学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之一,如今成了嫁接中法文化的桥梁。既懂中国又熟悉法国的邵斯凡选择这个伴随他长大的经典IP,尝试用戏剧架起一座跨越文化的艺术桥梁,为家乡“发声”。

回想去年夏天,8位浙侨新生代从意大利罗马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历经9200公里的摩旅骑行,抵达国门时,旅意华侨、骑行队队长发朋友圈说:“我用车轮丈量我和祖国的距离,我用我最大的诚意踏入国门!祖国,我们回家了!”

不论在故乡还是他乡,这些年,“侨二代”们以不同的“温州面孔”尝试着共同的努力,探索“回家有道”,谱写出不同旋律的家乡骄傲。

图源:世界温州人家园

有多少在外闯荡的侨一代,就有多少跟随父辈、祖辈漂泊的“侨二代”“侨三代”。

浙江是著名侨乡,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温州人周伫于咸平元年(998),随商船到高丽(今朝鲜),后“留之,初授礼宾省注簿。不数月,除拾遗,遂掌制诰”。1024年,“礼部尚书”周伫在高丽去世。

上百年的华侨史,几代人的拼搏路。绝大多数侨胞靠勤劳智慧,走过一条从苦力帮工,到积累资金创办实业的历程。他们和国内浙商的“四千精神”一脉相承,在各地开疆拓土的模式也相差无几。

现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侨二代”,不少出现在工程师、会计师、医生、军官、公务员等群体,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精英力量,与先辈们的艰难挣扎,已不能同日而语。   

可无论什么环境、什么职业,华侨对于故乡的牵挂与眷恋,深融血脉。很多华侨或许在有生之年回不到故乡,但在民族遭遇危难时,他们筹集资金,全力报国;当故乡需要建设时,他们慷慨解囊,出钱出力。

如今,一批批由华侨斥资投建的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等,矗立在浙江大地,就是华侨爱国爱乡的见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疫情初起的困难时期,短短月余,浙江省侨联发动海内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共同“战疫”,1.66亿元捐款、9084.64万元的医用物资,最终汇聚成一句话: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

图源:温州市委统战部

浙江已经成为重点新侨大省,现有205万海外侨胞、港澳同胞,120万归侨侨眷,分布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浙江来说,独特的侨务资源是一笔巨大财富。目前,在浙侨资企业已达4万余家,侨资企业数和投资额占全省外资企业总数和外资总额的60%以上。

对于“侨二代”“侨三代”,他们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可以用更加开阔的视野,捕捉全世界的创业机遇。出生在泰国曼谷的谢国民就是典型的“侨二代”,29岁接管父亲的正大集团,11年后,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在华投资的外商集团。如今,其下属企业遍布国内所有省份,2022年在华总营业额近2000亿元人民币。

正大集团的成功先行,正说明了“回乡”“回国”,既是回馈故里的机会,更是一条牵手共进的捷径。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果,让国内各行各业都蕴含显而易见的机遇。而日益优化的国内营商环境,也是真情满满、干货多多。特别是在“八八战略”引领下,浙江已经成为营商环境最优越、投资发展潜力最大、创新创业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侨二代”可以大有作为。

“侨二代”“侨三代”在异国扎根,成长环境中融合了中外文化,如何以独具视角传播这一文化,如何身在他乡也能传递乡音?成了这一群体正在努力的方向。

操一口流利温州话和法语的邵斯凡,带着“侨二代”“温州面孔”,活跃在“从温州飞往巴黎,又从巴黎回归北京”的人生轨迹里,也将对家乡的爱播撒在中法文化里。

当然,还有许多未能奔赴回归的新生代们,他们在异国他乡的默默耕耘,也是家乡为之祝福、为之欣慰的荣耀。因为,在他们心中,“浙江”或“温州”二字,不止是祖籍,还有深深的挂念和向往。

2023年8月,中国(浙江)世界华侨华人新生代

创新创业大会在温州举行。图源:温度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

眼下,华侨华人新生代正逐渐成为海外侨胞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与前辈相比,如今的“侨二代”有着“内外兼修”的优势,他们在海外积累的经验和资源,能快速拉近中国和世界的距离,更好实现“中外结合”。比如青田“侨二代”、塞尔维亚华人商业联合会会长郭晓,在国内建设“中东欧之家”,每在一座城市落户一年,就会推动该城市和中东欧的一座对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对于开放的中国来说,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神”助力。

那么,我们拿什么吸引更多“侨二代”回乡,如何让他们与故乡联接不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千言万语不如亲眼目睹。无论是华侨华人新生代创新创业大会,还是举办了20年的世界温州人大会,都是吸引“侨二代”亲眼目睹家乡变化的契机。哪怕是短短几天,所见所闻所感带来的冲击、彼此交流碰撞出的火花,都可能会带出一串创意作为。

以情动人不如公平公正。新生代在海外成长,习惯于国际通行的规则,对国内人情社会的法则不适应、难理解。在商言商,我们在家国情怀之外,更应该用市场化的资源来对接,以国际化的规则来服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营商环境。

嘘寒问暖不如纾困解难。回乡创业的新生代,常常会遇到资金、场地、人才、项目等现实困难。这些年,各地开办侨家乐、侨品汇、侨交汇、侨智汇、侨投保等服务和项目,通过提供金融、人才、智力等多方助力,提供多元的纾困解难之策。

荣誉加身不如联谊交汇。所谓“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各地的社团侨团组织,应建立健全侨界青年交流合作平台,涵养好华侨华人新生代资源,让年轻一代彼此信息互通,在交汇中合力出新招、创新业。

过去我们打得一手“好侨牌”,今天更应该以新“侨路”、新“侨牌”,打造侨资企业集聚地、海归人才创新地、为侨服务新高地,让更多的新生代“回家有道”。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侨二代”回家有道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