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800年前的温州话是什么样?

800年前的温州话是什么样?

温州大典 2024-04-26 09:15:18

温州话,向来以难懂著称,常年霸占“最难懂方言”排行榜前列。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古代温州偏处东南一隅,交通不便,发展较北方缓慢,因此也更能“存古”。今天,温州人口中的语言仍保留着不少古意盎然的词句,如“日昼(中午)”“汤(热水)”“箸(筷子)”“洗浴(洗澡)”等等。

温州子城谯楼

(选自《温州老照片》)

温州话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如汉杨雄《方言》:“蔘绥,……言既广又大也。……东瓯之间谓之参绥。”但最早的比较集中的记录,是宋元之际永嘉戴侗撰写的《六书故》。

《六书故•六书故叙》清影元抄本

(温州市图书馆藏)

杨雄《方言》明刊本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

一、戴侗其人与《六书故》其书

戴侗(1200-1284),字仲达,或称戴合溪。南宋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担任过台州簿守、军器少监。明凌迪知《古今万姓统谱》称其“年逾八十而卒”。戴氏为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其父戴蒙曾从学于朱熹,其先人、伯、舅等都对六书训诂有过研究,戴侗在书中常常引用家人的观点。

《六书故•六书故第一》清影元抄本

(温州市图书馆藏)

《六书故》写成后并未立即出版,元延祐五年(1318),戴侗之孙戴?将家藏《六书故》书稿献给永嘉太守赵凤仪。后者捐资于次年首次刊印此书。此后《六书故》被多次刊刻,影响深远。孙诒让称赞“其精识独造,实能通究原本”“补缺拾遗,亦多创获。”明代以来的学者如陈第、顾炎武、段玉裁、桂馥、王筠多沿袭其学说。现代文学家唐兰对本书更是推崇备至,他在《古文字学导论》中评价其“由宋以来,文字学上的改革,到他是集大成了,他的解释有些地方实胜过《说文》。”

《六书故•六书通释》清影元抄本

(温州市图书馆藏)

二、《六书故》中的温州字

对于温州来说,《六书故》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作者是温州人,因此在书中记录了大量与温州方言相关的信息。

首先,今人往往以为温州方言中许多音没有对应汉字。但其实这只是因为温州语音与普通话差别较大,难以将字音与字对应,或者这些字比较生僻。《六书故》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1. 掁:挨入也。(温州话义为“塞入、挤入”,读如“白眼争”的“争”,为阳去声??11)

  2. 浦:南人谓小川入于江,潮汐之所通者为浦。(温州今日仍有大量带“浦”的地名,如南浦、株浦、瓯浦垟等。)

  3. 煨:灰火中熟物也。

  4. 赚:买卖误讎(雠:售、给价)直,多少不当也。

“赚”字温州话读如“站”,表示“错误”。(温州话 “近”表示 “赚钱”,勿混淆)《广雅•释诂》此字释为“卖也”。《说文•新附》:“重买也,错也。”《类篇》:“市物失实也”,这些释义过于简略含混,而且互相矛盾。而《六书故》的就很清楚了:“买卖时给了错误的价格。”不但上述的一些意义可以统一起来,而且可以看出以后发展为“赚钱”“赚骗”和温州方言“赚”表“错误”义的端倪来。

“赚” 《六书故》卷二十 明张弘德刻本

三、《六书故》中的温州义

本书在“虫、鱼”类别中,大量提及了“瓯人”对各种动物的称呼:

  1. 螳螂,俗谓织绢娘。(温州今天仍如此说)

  2. 螕,俗谓荐螕,亦曰茭虱也。(温州今仍称臭虫为“茭虱”。“茭”读如“交”,指铺垫的干草)

  3. 螾,俗又谓曲蟮,又为康?,。(温州称蚯蚓为“康? ”k?u?44 ?y45, “? ”,读如“选”)

  4. 蛭,今人亦谓之马蛴,《本草》作马蚑。“蚑”亦作“蜞”。(温州蚂蝗称马漦,“漦”读如“时”)

  5. 虹,越人谓虹为鲎。(温州今仍称虹为鲎hau42,“鲎”读如“垢”)

  6. 鮠,瓯人谓之黄颡鱼。

  7. 鳎,今谓之鳎鳗。(温州今仍把比目鱼叫“鰨鳗”,“鳎”读如“塔”)

  8. 鯸?,又谓乌狼,生淡水者谓之河豚。(温州河豚今犹叫乌狼)

  9. 螠,乌介切,似彭螖,可食,薄壳而小。(彭螖亦称彭蜞、蟛蜞)

  10. ?,似鯼(鯼:黄鱼)而小,首亦有石。

  11. (魚孱),海鱼之小者,决吻芒齿,不鳞而弱,亦作?、(魚孨)。

“螠、螖”《六书故》卷二十 清影元抄本

(温州市图书馆藏)

“螠”温州指小蟹,称“螠儿”,音似“阿”的去声,与“乌介切”完全相合。“?”(鱼孱)两例,《集韵》都只作“鱼名”,无法知道是什么鱼,而《六书故》作说得非常清楚:前者指梅童鱼,温州叫朱?,后者指龙头鱼,温州叫水(魚孱)。“决吻芒齿,不鳞而弱”(吻部裂开,牙齿细小如芒刺,没有鳞片,身体软弱)可以说描述得相当形象准确了。

“魚孱”《六书故》卷二十 明张弘德刻本

四、《六书故》中的温州音

本书还记录了大量温州方言特有字音:

  1. 阿,於何切,越人呼於黠切。(“阿”字在韵书读平声,温州方言读入声)

  2. 滴,都历切……又丁计切。余沥垂,欲滴也。(温州“滴”字读去声,音同帝)

  3. 汏,廷皆、佗盖二切。(符合温州读音,读如“大”的文读音,阳平da31)

  4. 尿,息遗切。(温州“尿”音同“丝”)

  5. 龈,库根切,又上声。(温州“龈”音同“昆”读kha?44 )

  6. 母,今世俗“母马”同音,皆“莫假切”。(温州方言“老师母”中“母”读mo34,音同马)

  7. 侬,奴冬切,吴人谓人“侬”。按:此即“人”声之转,瓯人呼若“能”。(温州话“人”和“能”都读 na?31)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戴氏记载了当时浙江吴语的东瓯故地温、台、处三州已分成不同支的方言。举“那、人”二字为证:“‘那’,如何之急言也,温人呼奴谐切,台人合‘作那’二字为则皆切,括人奴弟切。吴人越人呼‘人’为奴红切,今俗书作侬。台人鱼邻切,温人奴登切。”《六书故》记录了温州话与邻近的台州、丽水方言的语音区别,这是温州地区形成独立方言的最早证据。

《六书故》卷二十 明张弘德刻本

我们虽然无法亲身“穿越”到古代,聆听当时的温州人如何说话,但从《六书故》的记录中,可以管中窥豹,对800年前宋元之际温州人口中所说方言进行部分的了解。此次《温州大典》也会将《六书故》收录影印在“经部·小学类”中。届时读者可以领略其中的魅力。

来源:温州大典

原标题:800年前的温州话是什么样?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