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万成根:百米高空走钢丝 穿行雁荡奇峰间

万成根:百米高空走钢丝 穿行雁荡奇峰间

温州网 2024-04-27 09:28:58

  飞渡人在雁荡山天柱峰直渡 叶金涛/摄

  万成根(右)、王宁(中)、游客(左)合影

  雁荡山“灵岩飞渡”是勇敢者的游戏。68岁的“雁荡山飞渡”省非遗传承人万成根与队友,需在270米的高空上,于两座和地面几乎垂直的山峰间做横渡或直渡表演,在一根直径25毫米的钢丝绳上,闪转腾挪、凌空起舞。

  莫言观看飞渡表演后赞美道:“雁荡药工巧如神,飞崖走壁踏青云。”

  “飞渡人”是人们对万成根和其队员们的尊称。100多年来,从采药人转行的飞渡人,凭借一身绝活,打响了雁荡山飞渡人的金名片,成为雁荡山灵岩一绝。

  今天,小毛会客厅邀请雁荡山飞渡非遗传承人万成根与他的队友们聊聊灵岩飞渡的前世今生。

  飞渡人的祖师爷是采药人

  雁荡山灵岩天柱峰山脚,万成根看着百米高空上表演横渡的徒弟兼队友谷常平,转头低声跟56岁的队友周茂增说:“我们得想法子培养接班人了。”

  雁荡山“灵岩飞渡”目前有5位队员,年龄最大68岁,最小44岁,每天上午与下午各表演一场横渡与直渡,一年365天几乎不间断。

  雁荡山“灵岩飞渡”于2016年12月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它的故事始于1883年。

  万成根说飞渡人都是雁荡山采药人的后代,祖师爷是灵岩村里的采药人仇昌早。据传清光绪九年(1883),上山采药的仇昌早突发奇想将稻草绳系在山崖的两棵大树间横渡采药。这项技能被他的后辈继承了下来。

  “你看到天柱峰崖壁上‘天柱’二字了吗?这是1916年乐清当地乡绅蒋叔南出钱请仇家的飞渡人刻上去的,后来蒋叔南还将此事记入了《雁荡山一览》。此后,灵岩飞渡也算打响了牌子。”万成根说道。

  灵岩飞渡的出圈也让雁荡山其他采药人看到了“钱”途。1929年,雁荡山村民侯兴勉、侯山林、施好义、周方茂、谢松等人用麻绳索在灵岩寺天柱峰与展旗峰之间横渡滑行,此项表演大受欢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万成根带领村民成立飞渡队,并吸取前辈经验,用苎麻纺织绳索代替麻绳索,在灵峰景区双笋峰和朝阳峰两峰之间表演飞渡。后因雁荡山景区改革,灵峰与灵岩两支飞渡队合并一起在灵岩表演,表演用具也改成尼龙纹胶的绳索与钢丝索。

  万成根说,早年因技术与安全措施不成熟,飞渡表演曾发生过事故,行内称这是拿命换钱的行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有飞渡人在空中表演时绳子突然断裂。发生人员伤亡后,飞渡表演也曾一度中断,几代人的努力差点一朝被毁。好在有这些采药人的后代坚持,飞渡这个非遗项目才没消失。当然,如今飞渡表演的安全系数已经很高了。

  表演半小时

  训练要一年

  谷常平与弟弟谷常益是万成根的徒弟兼队友,他们也是雁荡山采药人的后代,他们的父亲当年也是飞渡人中的一员。

  44岁的谷常平是雁荡山飞渡的第五代。谷常平说,飞渡人员在高峰时有10余名,现在就剩下他们5名队员,5人一月一换分两队表演。4月份轮到万成根、谷常平与谷常益三人表演,5月份则是56岁的周茂增与46岁的莫朝建两人表演。

  谷常平两兄弟从小就在雁荡山玩耍,也时常跟着父亲上山,看父亲表演。后来父亲年龄大了,就拜托万成根收他们为徒。

  哥哥谷常平表演速降直渡,弟弟谷常益则表演横渡。谷常平说,直渡最怕两种天气——刮风与打雷。在山崖上遇上大风就很麻烦,一不小心就会被绳子缠住把人挂崖壁上。谷常平曾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好在他胆大心细、沉着冷静,才化险为夷。

  说到胆大心细,谷常平说最佩服已退役的小师妹王宁,她曾是唯一的女性飞渡人。

  王宁是哈尔滨人,因偶然在央视《走遍中国》栏目中看到雁荡山飞渡人的节目,就被这种高空表演所吸引。为了来雁荡山拜师学艺,她打了三年工,存了两万元。

  2018年,24岁的王宁来到雁荡山灵岩景区,终于实地看到飞渡表演。当天表演的刚好是万成根。王宁找到万成根,表达了想学飞渡的心愿。

  万成根回忆说,当时被王宁吓一跳,他还是首次遇见一位女生要学飞渡。飞渡表演毕竟是极限运动,万成根就让王宁打电话给家中父母征求意见。王宁的父母当初压根不知道飞渡是什么行当,以为是平常的工作,就答应了。他们后来在王宁的微信朋友圈才知道女儿的工作是要在百米高空表演。

  王宁仅用两个月就学会了横渡,又用半年时间学会了直渡。但要撑得起半小时的飞渡表演,还需要刻苦训练。其中苦乐,只有王宁自己知道。但王宁喜欢在高空和风一起飘荡的感觉,那一刻,她感受到了自由。

  可惜的是,王宁已经告别了这一舞台。因为收入微薄,尤其是疫情期间几乎断了收入来源,王宁被迫放弃了飞渡人这个职业。

  谷常平说,飞渡这行当需要小师妹这样有职业热情的人,但现实总能杀死梦想。

  寻找接班人

  传承飞渡技艺

  飞渡人收入低是目前找不到接班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有三十多年飞渡表演经历的“雁荡山飞渡”市非遗传承人周茂增坦言,虽然飞渡表演经常在媒体上露脸,但表演者的收入却一直没提高,每月收入并不高。“现在的飞渡表演者大多是靠爱发电,年轻人看不上这点工资,这接班人难找呀!”

  在山涧中腾挪了一辈子的万成根在谈起传承问题时说,队员们的年龄越来越大,招新人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但培养一位合格的飞渡人,并不容易,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还要其他队员的配合。像当初培养王宁,在她练习的时候,都有其他飞渡人跟着,确保安全。

  万成根坦言,飞渡这行现在的确不如当年他刚入行时那么炙手可热,如今飞拉达、攀岩等户外项目吸引走了一大部分观众的目光,而且观众还能亲身参与其中。飞渡则更多地沦为景点的点缀,但飞渡对万成根、周茂增、莫朝建、谷常平、谷常益这些表演了一辈子的人来说,它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传承。

  下午3点半,伴随着悠扬的《雁荡谣》,68岁的飞渡非遗传承人万成根背着飞渡绳索踏着蜿蜒的山路爬上天柱峰,他拽着绳子用腿在崖壁上轻轻一蹬,整个人便向外弹开,悬在半空中。天柱峰脚下茶座里观赏他表演的游客的叫好声在山谷中回荡。

  飞渡人在百米高空享受着独有的快乐。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百米高空走钢丝 穿行雁荡奇峰间

  万成根与他的飞渡部落

  记者:小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