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即火爆!“温州之光”何以再度闪耀?
温州网讯 “五一”期间,东屿电厂能源博物馆和工业遗存展厅与市民正式见面了,这座曾经在上世纪给市区带来万家灯火的老电厂,在停摆17年后,重新绽放“温州之光”。它有过怎样的辉煌,又是如何实现蝶变?未来还会有什么惊喜?近日,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了解东屿电厂“变身”背后的故事。
48年的光明岁月
温州已有100多年的用电历史。早在1914年,温州商人李湄川等人创办的温州普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一台1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竣工发电,市区点亮了第一盏电灯。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温州人均年用电还只有0.58千瓦时(俗称度)。
直到1957年,国家批准建设东屿火力发电厂和百丈漈水力发电厂。上世纪90年代初,东屿电厂承担起温州市区80%的用电负荷。
《温州日报》对东屿电厂竣工的报道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东屿电厂为保障城市电力供应的日夜奋战,《温州日报》记录了这段历史。
1986年12月8日讯:为了缓解我市用电紧张局面,东屿电厂原拟报废的3号锅炉修复再用。
1988年8月5日讯:东屿电厂近两百名职工聚集在骄阳似火的三板桥沿线公路上,敷设长度为350M的10千伏出线电力电缆。
1990年7月15日讯:为确保“双夏”用电,温州东屿电厂职工冒着盛夏酷暑日夜奋战,于7月13日提前27小时完成4号发电机组的大修任务,为我市增加发电容量2.5万千瓦。
资料图
一次次的抢修报道中,不乏这样的标题:“光明的使者”“光明的赞歌”“驱风勒雨送光明”,这是当下很少经历断电之苦的人们很难体会的。
1980年至1990年的10年间,温州市区用电量年平均递增13.87%。与之相对的是,198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4.96亿元,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95.07亿元,年平均递增79.16%。
直到1999年,我市电网供电结构日益丰富,并入华东大电网,温州发电厂、龙湾燃机电厂等七座电厂、水电站相继兴建起来。东屿电厂日夜不间断的锅炉渐渐冷下来,英雄迟暮了。
2007年,东屿电厂的使命暂时停摆,它巨大的锅炉,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是昔日工业辉煌的残留。
2018年,东屿电厂被列为我市一级工业遗产予以保护。2020年,温州市工业与能源集团启动东屿电厂有机更新项目一期工程。在建筑设计师们的眼中,东屿电厂有了新名字——“工业遗存”。
和自然连接的新生
遗存东屿,不仅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温州工业发展历程的回忆,更是为了呼应1700年前郭璞建城“九山抱郭”的初心——东屿电厂就是建在“九山”之一的仁王山上。
与东屿电厂厂房仅一墙之隔的煤运码头被改造为塘河码头,如今市民乘坐水上巴士1号线即可到达码头;仁王山得以复建,滨水公园先行投用,恢复了塘河两岸“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面貌。东屿,与自然重新相连。
2021年,温州市工业与能源集团、南郊街道和东屿电厂所属央企——国家能源集团,经多轮谈判最终达成整体征收的方案,整体征收意味着可以为电厂的有机更新提供最大空间——“温州之光”项目总投资18.5亿元,占地约130亩,分期实施,预计2025年12月整体完工。
东屿电厂能源博物馆和工业遗存展厅代建方温州浙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的工业建筑改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保留厂房的空架子,里面设备全部掏空;还有一种是设备全部保留。东屿电厂的改造介于两者之间。”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被招引来进行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师蓝文忠回忆起第一次进入电厂内部的感受:“工业遗存的废墟带来的冲击力非常强。在电厂内部游走时,有一种三体世界里时空的恢宏感、文明的沧桑感。”
几经考虑,东屿电厂的4组发电机组中,规模最大且最年轻的4号发电系统被基本完整保留,从漏斗到地面层的磨煤器,再到30多米高的巨大燃烧炉,再到屋顶分离器和核心的发电汽轮机组等,都被留在了原处,并进行维护更新。
其中最为标志的两支大烟囱,一支是砖瓦结构,一支是混凝土结构,意味着它们属于不同年代。改造中,砖烟囱曾被评定为D级危重,理应拆除,但因其标志性和背后的时代特征很有价值,为了保护其外观,大烟囱采用了嵌缝和勾缝的方式进行维护,并且配合泛光照明,成为全新的“温州之光”,使之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工业氛围。
四楼的4D能源电影,则让人完全步入未来新能源时代的社区生活,身临其境之感非常强烈。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曾经停留在48岁的老电厂重生了,相信它有许多话要对来访者说。
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温州之光 东屿遗存公园”预约参观。温馨提示:最好提前一天预约。
来源:温度新闻
原标题:开馆即火爆!“温州之光”何以再度闪耀?
记者 潘圆 实习生 黄昕
摄影 陈翔 苏巧将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人气担当!温州景区客流量TOP10出炉,你打卡过几个?
社会05-01
-
永嘉到温州市区10分钟 温州北站互通工程连接线顺利合龙
社会05-01
-
温州市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各显身手助力乡村振兴
社会05-01
-
家电卖场已经发力,如何让消费者更愿意“换”
社会05-01
-
温商回归正当时 30多名全国温商走进家乡谋项目
社会05-01
-
全国仅十个,浙江唯一!平阳黄汤入选全国茶文旅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社会05-01
-
一棵“仙草”何以种出富民产业?
社会05-01
-
每斤售价200元!“浙江第一早”茶山丁岙梅开摘
社会05-01
-
匠心作品26万件!青灯市集全国生活美学大会开市
科教文体05-01
-
劳动教育课怎么上?这所高校给出答案
科教文体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