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共富“小工坊” 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
近年来,在洞头,一座座共富“小工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从单一的来料加工走向多元发展,各式各样的新型工坊托起群众共富梦,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共同奔“富”。
电商直播 云上共富
喜啰啰·共富工坊
作为“中国紫菜之乡”,霓屿街道素有万亩海上美丽田园的美誉。乡贤罗中安创立的喜啰啰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乘势而上,将“流量”变“销量”,不断激活海岛振兴“一池春水”。
通过引进海苔自动化智能生产流水线及相关先进设备,罗中安的公司不断提高紫菜的产品质量与知名度,推动养殖户劳动成果有效转化,并借助“工坊力量”,搭上了“云端快车道”,搭建起“线上直播、线下经销、快递+物流”的营销体系。现已孵化固定直播间2间,培养了10余名优秀主播,通过车间生产与电商直播,直接带动就业50余人,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
一根网线连通天南海北,电商直播也让海岛群众的致富路向深处拓展。工坊自成立以来直播场次已达100多场,成交3万多单。此外,工坊还不定期给大学毕业生、实习生、村民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线上推广金牌售卖员。
罗中安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电商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吸引有意愿回乡做电商的人员加入团队,让电商直播更有洞头味、家乡味。
品牌带动 非遗添彩
贝雕非遗工坊
由于贝雕非遗技艺的入门门槛高、制作周期长等,技艺传承十分困难,陈灿渊在2022年以“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为支撑,设立贝雕非遗工坊,用以普及和传承贝雕技艺。
贝雕非遗工坊主打产品为首饰盒、挂画、钢笔等符合当下潮流的特色文创产品,以此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工坊还同步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对贝雕工艺爱好者进行讲解教学,目前已经进行公益培训30余期,吸引了1000多人次参与到贝雕技艺的传承中来,带动就业近100名,人均年收入4至10万元。
接下来,贝雕非遗工坊还将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并与各街道(乡镇)进行合作,开办贝雕工艺工作室及实践基地,进一步普及贝雕技艺,带动更多的渔农民转产转业,推动海岛乡村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
来料加工 兴业富民
庆柱来料加工共富工坊
在东屏街道望海小区内,有一家2015年成立的庆柱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工坊面积约120平方米,以组装学生文具为主营业务。由于工坊的工作门槛低、时间灵活,因此颇受小区里家庭妇女的欢迎。挣钱顾家两不误,极大地带动了这些居民在家门口就业的积极性。
“有的人速度快一些,一个月有将近1800元;有一些手脚慢一点,一个月大概有1200元,最多的能做到2000多元。”庆柱来料加工共富工坊负责人黄庆柱说道。
“小作坊”并不等于粗制滥造,虽然工坊没有先进的设备,员工也是非专业的家庭妇女,但是对于产品质量绝不敷衍马虎。把好了质检关,凭借着可靠的产品质量,庆柱来料加工共富工坊赢得了许多厂家的信任,也有了更多合作的可能。
目前,庆柱来料加工共富工坊除了望海小区的工坊点位,还长期为元觉、霓屿等地的村居提供原材料,帮助当地低收入的村民及残疾人群体劳动致富。
来源:洞头发布
原标题:“小工坊”带来“大奔头”!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以“数据”助“强城”!温州数据学院正式启动
社会05-18
-
在嘉兴建工厂,看温企如何广拓市场
社会05-18
-
祝贺!瓯剧《张协状元》入选第23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科教文体05-18
-
千亿宠物市场爆发 “宠爱之城”平阳能抓得住吗?
社会05-18
-
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会议在温举行 “一基地三中心”进驻眼镜小镇
社会05-18
-
展会规模同比增长20% “中国锁都”温州又要迎来年度盛会
社会05-18
-
植入比头发丝还薄的角膜植片 视力从0.04上升到0.6
社会05-18
-
气温升高蛇类活动频繁 永嘉消防2小时抓获两条剧毒眼镜蛇
社会05-18
-
男子将车停在路口睡大觉 满身酒气说自己没喝酒
社会05-18
-
40岁男子以为是发福 没想到肚子里竟然埋了一个“炸弹”
社会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