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群桨起舞逐浪水乡城 温州让千年龙舟划出新气象

群桨起舞逐浪水乡城 温州让千年龙舟划出新气象

潮新闻 2024-05-25 16:13:19

  “咚、咚、咚、咚……”5月25日上午,随着一声号令,温州瑞安中塘河边,擂鼓声越来越密集,桨手们耍开膀子,奋力划动双桨。河岸边,游客和村民跟着号鼓声手舞足蹈,为桨手助威呐喊,热血沸腾。

  这是今年温州“放开民间划龙舟”以来,塘河边的热闹场景。不少人笑言,龙舟开划之后,相比春节,热闹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群浆起舞逐浪水乡城。作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温州如何让千年龙舟划出新姿态,民间划龙舟出现哪些新变化?又有哪些工作需要改进?连日来,记者走进温州,探寻龙舟新景象。

  民间热情高涨,千年龙舟新国潮

  “加油!加油!加油!”这两天,温州市南塘河岸边群众欢呼声此起彼伏,全市20支传统龙舟现场巡游,好不热闹。同样的场景在鹿城区藤桥镇出现,“很多年没有划龙舟了,今年大概有20多艘。”当地群众说。定制龙舟的数量增加,在瑞安,前些日子,制作龙舟的师傅都忙不过来。

  “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是下水龙舟数还是沿途观赛人数,均翻了一倍还多。”记者从温州市龙舟办获悉,截至目前,温州全域下水龙舟1300多艘,沿途观众超过40万人。其中,瑞安、瓯海、平阳、乐清等县(市、区)参与划龙舟的人数较多。

  听不见现场热烈的呐喊助威声,就以观众纷纷竖起的大拇指为激励;没有听觉的陪伴,却拥有无坚不摧的韧性……日前,30位瑞安籍听障人士身穿清一色的蓝白相间队服,在瑞安东门渡口至拱瑞山段塘河上,开展竞技龙舟体验活动,上演一场无声的“速度与激情”。

  不仅水上热闹,旱地龙舟体验也别有乐趣。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七都分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龙舟”。这艘龙舟整体为橙黄相间配色,船身绘有龙鳞,保留有传统龙舟文化特色。“我们还在校内精心准备了龙舟文化展区,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七都分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也有的地方将龙舟与端午习俗结合,激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温州龙舟文化活动现场,端午传统习俗摊位一字排开,小朋友们闻讯赶来。“先把粽叶卷起来,折成一个兜,把糯米放进去……”小朋友们认真学起了包粽子,体验编蛋袋,听龙舟故事。前不久,瑞安还发布了全新的龙舟文旅IP“隆隆龙”,发布《赛龙》龙舟主题曲,展示龙舟亲子服、手持水杯、公仔、雨伞等龙舟文创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龙舟文化视觉盛宴。

  “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温州龙舟竞渡历史悠久,自唐宋之时起,就有龙舟竞渡的传统。为何今年会出现这些新情况?“可能放开管理之后,释放了民间热情。”浙江省龙舟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温州市龙舟协会秘书长金凯分析。

  温州划龙舟群众热情历来较高,但出于安全等各方面的考虑,历来对划龙舟管理十分严格。今年,为了更加有序引导龙舟发展,温州发布划龙舟管理新办法明确,全市范围内,千人以下的日常民间划龙舟活动不用进行审批,但必须落实安全措施。

  一龙舟一联络员,一面彩旗传递文明

  “放开划龙舟,并不等于不管理,反而更加考验大家的安全意识。”说话时,金凯的声音有些喘,他正在赶往塘河水域做相关的龙舟指导工作。

  金凯说,赛龙舟,是精彩的水上盛会,是传统的端午盛事。但是,在龙舟训练、比赛中,安全问题千万不能忽视。“这段时间,协会的成员,可以说是从睁开眼就开始工作了,忙的时候一直工作到凌晨。”他告诉记者,近半个月来协会组织了小分队,兵分多路前往各县(市、区)的多个划龙舟水域,对舵手、鼓手、旗手“三手”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我们的安全培训可以提升他们落水自救能力,全面掌握划手情况和健康状况等等。”金凯提醒,上龙舟的人员切记要穿着符合标准的背心式救生衣。

  在瑞安市玉海街道大较场片区,72岁的胡春良被推荐为舟管理员。“他在周边社区名望大,大家都听他,什么时候划龙舟,谁先下水,他会安排得有序、妥当。”一旁的镇街相关负责人林建锡补充道。

  胡春良说,现在本着“节俭办龙舟活动”的理念,鞭炮、划手的饮食供应等费用都能省则省,费用大家自愿自筹,使用后进行公示。

  同时,龙舟头家由村干部或大家认可度高的乡贤出面担任。所谓“头家”,也就是传统龙舟的组织者,负责开鼓、建造龙舟、上水、斗龙、拜龙娘、收香等一系列传统龙舟习俗的安排。这样一来,有什么情况便于协调。

  划龙舟热情高,文明新风不可丢。在瑞安塘下镇海安海西村,村干部钱海勇在河岸边挂上一面写有“海西文明龙舟”的彩旗,这面彩旗已经保存了30多年。“当时我们划龙舟划得比较文明,所以给了我们一面旗子,一直保留到现在。”村里的老人王如兴说,希望让划龙舟的文明新风代代传承。

  划好千年龙舟,群浆起舞逐浪高

  尽管有不少群众热爱龙舟,但群众也有不同的声音。“持续不断的鞭炮声、呐喊声,严重影响了塘河两岸群众的正常生活。”在“浙江省民呼我为”平台上,就有20多条温州龙舟相关的投诉、咨询,其中反映比较集中的是噪音扰民问题。

  划龙舟的水上安全也不容忽视。据有关部门消息,5月23日下午,瑞安塘下,在进行龙舟竞划时,两艘传统龙舟发生擦碰,所幸所有队员都穿着救生衣,经自救、现场救援队的第一时间救援,事情发生后几分钟内,全部落水人员就安全上岸,1人脚部轻伤。

  瑞安市龙舟发展协会执行会长池晓海说,塘下一带塘河环绕,村民历来有划龙舟的传统,对水上情况也熟悉。就像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会发生追尾、剐蹭,龙舟比赛精彩激烈,加上河道狭窄,如果控制不好,也会容易发生状况。关键是要做好防范,出现情况后快速上岸。

  一方面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高涨热情,另外一方面也要兼顾安全、生活等。这确实考验着政府、民间各方的智慧。

  一是需各方共同发力。温州龙舟运动历史悠久、设施完善、群众基础扎实,期待民间、政府各方的共同努力,合力打造“世界龙舟名城”。

  “今年划龙舟活动相较往年,规模较大,群众的参与度很高,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支持、理解和包容。”今年4月21日,瑞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世尧当选为瑞安市龙舟运动发展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他表示,传统龙舟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是加强引导。比如,瑞安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对龙舟和后勤船都配备了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以及GPS定位等设备,通过对人员、船只的管理,确保无论发生什么紧急情况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同时,也要加强现场管理,发挥民间救援力量作用。

  三是发挥协会作用。倡导各龙舟主体自律为先,发挥协会作用,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工作更细,对反映问题及时了解、处理,维护龙舟运动长远发展。比如,针对大家反映的噪音问题,需要更细致、更切实的解决办法。

  四是管理更智慧。今年5月,温州龙舟数字化管理平台“龙腾瓯越”正式上线,该平台集龙舟信息管理、发布、培训等功能于一体,除了全市龙舟队队员信息、集中性划龙舟申请以及划龙舟水域分布图都可以在该平台一键搜索,如何更好发挥智慧化手段作用,需要实践的检验。

  5月23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有序开展民间划龙舟活动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法治思维、底线思维,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规范引导,安全、有序、平稳、健康开展民间划龙舟活动,展现龙舟文化魅力,让广大市民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看龙舟,到温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传承千年文化,打响龙舟品牌,仍有很多事情要做,需各方合力。

  划好千年龙舟,“群浆起舞”方能逐浪高。

  来源:潮新闻

  原标题:群桨起舞逐浪水乡城 温州让千年龙舟划出新气象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