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长三角的新启示

长三角的新启示

温州网 2024-06-24 08:22:20

温州网讯  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进“第二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大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温州,长三角最南端的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承担着独特使命,当此重要时刻,该如何在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中抢抓发展机遇、拓宽发展路径、提升发展实力?

带着这个问题,市新闻传媒中心4路记者在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温举行之际,前往杭州、嘉兴、上海(嘉定、张江)、苏州、无锡、南京、合肥、芜湖,向三省一市8座代表性城市取经问道。

采访一站接着一站,真经一篇连着一篇。最大的触动,是创新。

“只有矢志创新才能决胜未来”。这是此行的核心启示,也是在新质生产力热浪澎湃的当下,温州冲刺“双万”城市的要诀。

读懂长三角,温州这部“创新史”将写出更多新的故事。

科技演绎奇迹

长三角,不仅是一个名称,更是一段传奇。

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中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这是数据里的奇迹。

拥有9座GDP万亿城市,集聚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企业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一群隐形冠军从细分赛道脱颖而出,这是先行者的底气。

此次媒体探“新”,更有许多对奇迹的具象诠释:

相距近500公里的“两束光”在微米尺度上“交汇”,一束来自上海张江的“上海光源”,一束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内的“合肥光源”;

看得见的杭州是风景如画的“人间天堂”,看不见的杭州是“数字经济第一城”以新质生产力分分秒秒塑造着数据与智能的新风景;

从运河到银河,从低空到太空,无锡的老城区梁溪区凭着空天经济“一飞冲天”,一年多时间构建起商业火箭、卫星制造应用、空间信息应用三大百亿级产业生态圈……

不同维度的奇迹都在回答:谁在创新上占据优势,谁就在发展中赢得主动。

发展动能越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就越有力。

正如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作为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联席主席演讲时所言:“长三角的新质生产力,应该符合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要在关键战略领域为中国赢得一席之地,获得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在原始核心技术上,成为代表中国的最强创新力量。”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主导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城市能级提升,这是长三角先进城市的共同选择、不二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空间和资源环境约束,挺过转型之痛,走向现代化的华丽转身。

能持续写出“新”故事的城市,一定有“敢做梦”的勇气。

2006年,当苏州选择将生物医药作为未来产业主攻方向时,外界简直难以想象。曾经经济靠后的无锡市梁溪区如今也以“无中生有”告诉我们,重大决策需要慎之又慎,但面对未来方向更需要果敢决断。有时候,我们不是缺乏创新的潜力,而是缺乏创新的胆识。彷徨观望、犹豫不决,意味着与机遇失之交臂。

科技创新需要自信,需要只争朝夕,也需要清醒而坚定。

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我们惊叹于“苏大强”的今天,也要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尤其重大科技创新,不确定性是它的常态,没有谁敢轻易断言成功。要有志气、胆气,还要有“认准了就干、十年磨一剑”的骨气。客观审视我们现阶段的科技创新能力,能看见一种积蓄中的能量,也有理由期待更多酝酿中的突破。

协同犹如加速器

一体化发展离不开协同,科技创新同样需要协同。

上海的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每12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全长三角造”机器人:轴承来自温州、伺服电机来自衢州、谐波减速机来自苏州……这种联合上下游12家企业,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生产的机器人,目前已累计下线4700多台。

像这样跨区域创新协同的事例,此次探“新”所遇良多,共同照见了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在“加速前进”。

《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提高到262.48分,2018年后年均增长11.17%。

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发展,画地为牢求创新。

从地理位置看,温州不在长三角中心位置,是长三角的“南大门”。但温州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承担着独特使命,与长三角的发展共生共进共荣。

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全面提高开放发展、协同发展水平,对我们自主创新既是考验,更是机遇。

创新力成就生产力,协同增强创新能力。

从0到1从头抓起、自己来干,是创新的一个方面。揽四方菁华,纳八面来风,积极投身集成创新、协同发展,也是创新的重要方面。

客观看自己,我们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与标杆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基础研究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就目前的科创基础来说,也不可能事事从头来,样样自己干。要把对创新规律的理解和对创新活动的态度,贯穿于融入“一体化”的积极行动之中,才能吸引更多资源要素投入我们的创新活动,提高创新的质量,扩大创新的效益。

创新的种子要发芽生长,离不开适宜的气候和环境。

当人们以“最强风投”赞誉合肥时,合肥的自我认知是:我们做的不是风投而是产业投资,产业投资的核心在于生态构建,来助力的都是“合伙人”,是无数“合伙人”共同成就了合肥覆盖科技企业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生态链。

这种对协同创新的态度,与温州打造“温暖营商”营商环境有不谋而合之处:只有拿出“追求一流”的态度做优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励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让创新活动联合更加紧密、能量持续升级、产出“几何效应”。

奇迹是人创造的

创新驱动发展,谁来驱动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曾对媒体说,根本性的科学问题是人类创新的根源,研究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就是要把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

实现0到1的基础性突破要靠科学家,推进1到10、10到100的接力需要谁?

此次探“新”发现的一个又一个生动事例告诉我们:打通产学研、集聚产业链,是完成1到100的关键步骤。要有政府的推动、市场的机制,还要有最擅长走好这些步骤的人——企业家。

长三角最强的底气之一就是企业家,是企业家在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民营企业家打破区域、行业局限,成立了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决心做推进“一体化”与“高质量”的开路先锋。“结盟”四年的实践证明:当今竞争已是产业链的竞争,抱成团、搞创新,才能在世界的创新舞台上共创共赢。

企业家是温州最独特的优势,温州企业家在长三角的新传奇里大有作为。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民营企业家是温州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温州企业家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书写了一篇又一篇发展传奇。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是许多温州人创业发展的首选地,很多温州老板都曾有“上海情结”,渴望在上海“大码头”获得成功。

探“新”之行专访了8位奔跑在长三角“浪尖”的温州人,从他们身上可见,如今更多温州企业家有了“长三角情结”。打造高质量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给民营企业带来无比广阔的机遇,而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自觉在产品、技术、投资和市场等领域实施跨区域经营与合作,也加速深化着“一体化”与“高质量”。这就是“新传奇”里的互融互促、相互成就。

探“新”之行的尾声,长三角又有新故事:首条“超级环线”G8388开行。

一站接一站,三省一市再次携手向前;一个接一个,“新”的启示仍在持续更新。

读懂长三角,从实践中来,更要用到实践中去!

反响

长三角“新”探系列报道展现了长三角8座城市的产业与科创发展之新,引来社会各界关注。他们中有企业家、政府官员,还有专家学者,他们通过电话或留言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温州未来发展的想法、建议和期待。

温州应勇于抢抓机遇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教授、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会员 朱康对

作为长三角最南端的中心城市,温州在改革开放头二十多年里凭借率先发展民营经济的体制落差优势,区域经济发展一直领跑全国。但是,后二十多年里,温州逐渐被很多城市超越,甚至出现了优秀的年轻人才向北部长三角核心区域集聚的趋势。对此,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把它归咎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改革周期等客观因素,但是本次深入系列调研报道可以发现,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和各地正确的战略定位、积极的招商引资、理性的产业选择、宽松的营商环境营造和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精神有关。

近年来,温州通过深刻地反思区域发展失去的战略机遇,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主动地补短板、强优势,积极提出了强城行动的战略举措,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当前应该借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温州举行之机,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明确战略定位,认真学习长三角先进城市的经验,紧抓“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抓手,牢牢地把握住未来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必将再创新的辉煌。

稳步推进中国智能谷建设

鹿城区智能谷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单海峰

无锡梁溪区因地制宜、无中生有打造了空天产业,给了温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很好的启示。当前温州正在鹿城这座主城区和老城区布局建设中国智能谷,正是发挥主城区技术、人才、金融集聚的优势,瞄准温州传统制造产业发达、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迫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丰富的现实基础,通过政府引导支持,积极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核心和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既可以推动区域传统制造产业的转型,更可以在主城区打造一个适宜城区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平台和集群。

“追新长三角”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龙港市诚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道德

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的平台优势,推动长三角各城市交流协作,对于温州企业的转型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早在多年前,我们公司便在上海设立了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包装体验中心。此后,以该中心为窗口,我们不断地强化与高校、研发机构、品牌客户的交流互动,汲取行业前沿技术、市场最新需求,不断推动企业产品、服务的创新,实现了公司从卖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

以上海体验中心为纽带,我们还成功牵手来自长三角以及全国各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出了一个小型的产业链联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近期,公司正在筹划在上海体验中心举办一场推广新材料产品的专场沙龙,向国内二十余家知名品牌发出了邀请。最终,居然收到了四十多个品牌发来的报名信息,这便是长三角平台优势的体现。

长三角“新”探系列报道展现了温州与长三角各大城市交流互动、交融发展的姿态,随着更多温州企业的融入,这种互动必将为温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助力。

并肩“追新” 践悟“四力”

合肥芜湖组

◆黄荣杰

从合肥到芜湖,五天里,我们每天的伙食里必有一道臭鳜鱼。在鱼的烧法上,两地大同小异,但细品味道却有不同。延伸到此次采访的见闻,很多事物亦是如此。例如芜湖汽车产业与温州的汽摩配产业,即使同“汽”连枝,但两地对于科技创新的扶持、高端人才的招引、产业规模的集聚都不尽相同。采访虽已结束,但如何让温州的“鱼”烧得更有滋味,是我们应该持续思考的问题。

◆李显

走进科大硅谷等合肥的科创高地,采访话题中出现的名词渐渐令人变得陌生:AI、算力、量子、晶体管……对于习惯与传统产业打交道的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来自前沿领域的冲击。但若细究它们最终在市场上的落点,你会发现,再新潮的科技最终也要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单从理论和技术层面看,新质生产力的门槛很高,但对于企业家来说,从场景应用入手,只要拥有一颗做优产品、做强产业的恒心,拥抱和融合新质生产力,其实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上海苏州组

◆周大正

一路走来,边看边思考,还是觉得看不够、听不够、没问够。虽然此次报道任务已圆满结束,但且行且思没有终点。参与这组聚焦重大主题的行进式系列报道,我深刻感受到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个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功,提高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在走读中开阔视野,在行思间增强本领,创作更多接地气、冒热气的鲜活报道。

◆郑特

在上海,感受到“飞地模式”是如何让温州这样创新资源不占优势的地区,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的难点。在苏州,感受到作为经济最强地级市提出的优厚政策条件对于产业发展的引导。两地都值得温州借鉴和学习。在采访报道接近尾声时,我不禁为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变革感到震撼和兴奋,也希望能在将来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媒体力量。

◆金向挺

在上海嘉定、松江科创园,我们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在苏州,我们感受到创业者的青春朝气。此次长三角之行,让我们有机会跳出温州看温州,跳出温州看发展。温州不仅要从“他山之石”中汲取养分,更要立足自身优势,实现与先发地区的优势互补与合力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强城“追”新正当其时。

◆张琳

这次走出去,让我跳出温州看到一片“新”世界。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上海、苏州,我们走访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企业,感受到了区域协同的强大力量。上海的国际化平台、金融资源、人才资源;苏州的制造业基础、政策扶持力度等让协同合作实现1+1>2的效果。温州要找准定位,与长三角一体化城市加强合作,卷入浪潮,共同发展。

南京无锡组

◆李艺

长三角“新”探之旅,一路看得眼花缭乱。很多“追新”企业在相关领域提前布局、深耕多年,现在赶上了行业的高增长。这种远见和选定方向后的长期主义,值得欣赏。我还特别注意到,在这些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城市,传统老行业仍然在茁壮发展,它们没有“新三样”那么“性感”,但都在稳定增长,比如无锡“打铁起家”的雄伟精工,专注做模具28年,现在不仅给宝马汽车做配套,还能为火箭“开模”。这说明存量市场也有价值增长的空间。产业不论“新”“旧”,踏踏实实“做好分内的事”,人生自有一份坦荡的充实感,不求贪欢,或有常乐。

◆金瑞雅

一路追“新”长三角,我仿佛成了大观园里的刘姥姥。在无锡,体会到汽车配套企业因新质生产力而跨步向前,继而为火箭做配套;在南京,亲历温州学霸依托当地科教富矿,成长为每年产值翻番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天在采访,每天在思考,所有的瞬间都让我感怀。记者的追“新”旅程虽已结束,但温州的追“新”之路仍在继续,期待更多新质生产力在瓯越大地生根发芽。

◆章会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路走来,先进生产力给经济带来的蓬勃活力让我印象极深。在无锡,一边是千年古城尽飘茉莉花香,古老运河上的游船欸乃而过;一边是空天经济让梁溪区从运河“划”向银河,从低空“飞”到太空。原本经济靠后的老城区,短短一年就“无中生有”三个百亿空天产业,新质生产力散发出核聚变般的力量!温州曾经善于“无中生有”,如今更要“以新生有”。

◆张潮

作为新媒体摄像,我在近距离拍摄一个个生产细节中,看到许多“新”的不一样。就像每座城市有自己的独特美食,每座城市的发展也要因地制宜,引入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从而既能形成新的竞争力,又能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而对企业来说,抢抓机遇,迎风而上,才有可能御风而行,站在行业的前端。

◆黄震宇

追“新”之旅,身体是疲惫的,大脑是兴奋的。有时一天要采访三四个企业,从一个区“滴”到另一个区。但这不影响我在每个清晨或夜晚,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运河之畔、六朝古都,在工作与闲暇之中,体验生活在别处,“新意”在他乡。

杭州嘉兴组

◆缪眎眎

坐标杭州、主题数字经济,几乎等同于一张白纸,一笔一画考验的是我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磨刀不误砍柴工”,接近一周时间的前期讨论和充分对接,让我们在主题确定、对象选择等方面达成较为明确的共识,为后期实地的文本采写和视频拍摄打下了良好基础。“众人拾柴火焰高”,报社、电视、新媒体三股力量集结作战,一次采访生成多个产品,真正实现纸媒专而深、视频小而美、全媒立体式呈现。

◆章艳

在采访中,无论是能精确到毫米的无人机,还是拥有惊人计算能力的乌镇之光,都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杭州、嘉兴两地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突出表现。在写作时,看到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球光伏行业首个“灯塔工厂”等两地丰盈的新质生产力成果,不禁感叹他们发展的迅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我们能借鉴两地优秀经验,助推温州高质量发展。

◆尤豆豆

这次集体作战是一次学习之旅、共享之旅、融合之旅。各平台同仁一道,6天里并肩作战,奔着共同的目标群策群力,分享采访嘉宾资源、采访提纲、拍摄脚本和视频素材,集约高效运作。《温州日报》小伙伴鼎力出镜,新媒体小伙伴参与文字采写,《温州新闻联播》和“温度新闻”摄像记者分工合作,兼顾双机位和航拍,紧张严肃团结活泼地开展工作!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采访,也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新闻大作战中,结识诸位优秀而有趣的同仁们!

◆郑序

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这一路的采访对象大多是高学历人才,内容涉及高精尖技术、新兴行业专业术语,对记者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的能力是一次大考。技术加速迭代,新闻记者作为信息传播的中轴,更要时刻保持学习意识,对科学技术、产业经济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大政方针进行常态化学习,才能做好新质生产力新闻的宣传报道,让用户对我们的新闻产品更易理解、更感兴趣、更有收获。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长三角的新启示

记者 姜巽林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