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 走近畲族“双料”非遗传承人雷国贵

“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 走近畲族“双料”非遗传承人雷国贵

温州网 2024-06-25 09:40:00

  雷国贵在展示畲族传统服饰。

  温州网讯 泰顺,是我市少数民族畲族的聚居区之一。其中,司前是畲族镇,竹里是畲族乡。

  竹里乡共有3000多人口,畲族人口占比达1/3左右。作为畲乡,竹里也是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节的发源地。

  2005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在竹里乡竹里村赤岩寨自然村里,畲族歌手雷子新邀请了周边的许多畲族村民到家中,载歌载舞,并围着长桌聚餐,一起过节。那天大家都特别开心,希望将这样的“三月三”延续下去。2006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期在泰顺、文成、苍南、平阳等我市四县举办的瓯越“三月三”畲族风情节,就在竹里诞生了,并一直延续到了如今。

  今年49岁的雷国贵,是已故雷子新的儿子,子承父业,他如今不仅是畲族民歌市级非遗传承人,也是畲族服饰项目县级非遗传承人。

  近日,记者去往深山竹里,深入采访了雷国贵。

  发展畲族服饰

  他从大城市返乡

  藏在深山的赤岩寨自然村,仅有两户人家,雷国贵家是其中一处。因为父亲的职业是木匠,所以雷国贵眼下居住的老屋,就是40年前由父亲“量身定制”的。

  这座老屋,属于传统的泰顺木屋——泰顺厝,有正屋大堂和两边厢房,正屋前面的院子里,种植着百合、紫苏等花草。院子两旁,有稻田与竹林,对面则是青山。选址可谓是幽静天然。

  如今,偌大的房子仅雷国贵住在其中,他的家人都早已定居杭州。

  雷国贵自16岁就外出谋生,从事过服装设计、装修工程等行业。两年前,为了开发畲族服饰,他只身回到了老屋。

  走进老屋,大堂里摆放了许多人偶模特,身上都穿着由雷国贵设计的各式畲服。其中一个房间,则被他装修成了布料加工车间。

  “一个人回到老宅,会不会觉得寂寞?”这是记者进入这里时的第一个问题。

  雷国贵微笑着说,不会的。因为这里还有很多他儿时的朋友会互相串门。他们还偶尔会一起对歌,消磨时光。

  畲服是民族符号

  但也需与时俱进

  畲族人口,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他们都于数百年前迁自广东潮汕的凤凰山,自称“山哈”,亦即山里的客人。如今,畲族总人口约80万人,以人口多少为序,排全国少数民族第20位。

  在雷国贵看来,如今不仅大部分汉族人对畲族文化知之甚少,许多本土畲族青少年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也是他回来发展畲族服饰的一大原因。

  雷国贵说,畲族崇尚黑色与蓝色,布料多用畲服妇女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总体而言比较朴素。男性服饰,基本是长衫,女性服饰相对华丽一些,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

  彩色花边,是畲族妇女天马行空的织品,没有定式,但多是她们熟知的身边花草图样。另一个重要元素,便是畲族的图腾:凤凰。

  2023年,由网易旗下的一家大型网游公司打造的游戏《永劫无间》,与泰顺畲族共同开发了一款游戏服装:凤凰装,泰顺的畲族人士还为此联手打造了同款实体服装。时尚与传统碰撞,最终效果令人惊艳,从而引发了一时热潮。许多年轻人,也因此开始对畲族服饰产生好奇。

  这也让雷国贵有了更多想法:“我们要保留畲族传统元素,但是不能拘泥于传统。过去的畲服太过朴素,放到当下的市场里,是没有受众的。”这两年,雷国贵对传统服饰进行了大胆改良,同时,也在老屋里引入了直播带货。

  如今,雷国贵的畲羽服饰工作室,依然是温州唯一生产畲族服饰的企业,他的畲族服装定制客户群,近到苍南、平阳,远到丽水、金华、漳州、泉州等地。

  由于该产业,他也带动了附近一些畲族服装师傅的就业。

  畲歌

  还会一直唱下去

  雷国贵对故乡的感情特别深,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畲歌的儿时记忆。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父亲唱畲歌。父亲在建房子的时候会边干活边唱歌,干活干累了,晚上还会邀请很多朋友来家里一起唱歌。

  雷国贵说,畲族人万事皆可唱:日常对话可彼此对唱;开心可以唱;伤心也可以唱。他小时候,父亲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有时候兴致一来,大家围在一起从天黑唱到天亮。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雷国贵学会了唱畲歌。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畲歌基本上是以口头文学形式流传的。

  作为家族的第四代畲歌传承人,雷国贵收藏了父亲及老一辈歌手的手抄歌本20余本,收集民间歌曲1000多首。

  回到家乡的雷国贵,也如过去时的父亲一样,闲时也约一些朋友一起对歌,并希望一代又一代的本土畲族人,能将畲歌一直传唱下去。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让更多人了解畲族文化”

  走近畲族“双料”非遗传承人雷国贵

  记者:翁卿仑 文/摄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