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旧时温州人如何过七夕

旧时温州人如何过七夕

温州大典 2024-08-10 10:11:03

  七夕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女儿节、乞巧节等等。早在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现在人们往往将其作为“中国情人节”进行营销宣传,但在古代,七夕这天,女子们会向织女祈求“巧手”,长辈为儿童举行成人礼,还有阖家向神明祈求平安和子嗣的活动,是一个风俗多样、非常隆重的综合性节日。

  在我们温州的传统民俗中,人们又是怎么过七夕节的呢?今天我们就随着古籍和地方文献,感受一番旧时温州的七夕节氛围。

  在中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就是美食,温州的传统七夕民俗也不例外,温州人会在七夕这一天吃“麻巧”。这是一种形如舌头,上面撒满芝麻的甜食,香甜酥脆,很受温州百姓喜爱。因七夕为“乞巧”之节,所以七夕的节令食品也通称“巧食”。有一首在温州广泛流传的童谣《十二月谣》,最早记载于1930年出版的《永嘉童谣集》,其中就提到:“七月七,巧食大家吃”。我们熟悉的《十二月令》中也有“七月七,巧食喜鹊咄。”

  民国 潘穷明编《永嘉童谣集》 (温州市图书馆藏)

  巧食在温州的历史非常悠久。光绪《永嘉县志》载,七夕时人们“揉饼如指,命曰巧食。”民国平阳县志:“七月七日,为饼如指及舌,曰巧食。”

  由此则可知,“巧食”一称,至迟在二百多年前的清嘉庆年间就已经在温州出现。而且早先的时候,“巧食”的形状是像手指一样细长的,发展到民国时期,慢慢演变成了与今天类似的舌状。在今天的瑞安、文成等地,仍能见到这种形制更为古老的手指状“巧食”。

  舌状巧食和指状巧食(网络图片)

  除了“巧食”之外,在七夕当日准备各种美食的风俗历史就更久远了。弘治《温州府志》就记载了陈列瓜果于中庭,向牛、女星宿乞巧的风俗。

  在今天的温州洞头,仍旧保留着这一习俗。七夕傍晚,渔家就会在院子摆上八仙桌,陈列鸡、鱼、肉、蔬果等七样供品以及香案烛台等。其中有独具特色的七夕节令食品“红圆”“红龟”“巧人儿稞”。在乐清,七夕这天长辈会给晚辈送“巧人儿”。在龙湾一带,巧食被称为“巧舌”,泰顺人民在七夕这天祭祀“马仙”,除了通常供品还会带上一种特制的年糕“明尖”。平阳人除了会吃“巧舌”,还会吃一种先风干再油炸的食品“风消”(或叫“烘烧”)。总之,七夕这天,温州各地人民都会制作巧食。

  温州洞头七夕节习俗(网络图片)

  在《以前温州人如何过端午》一文中,我们曾提到,端午节温州有项民俗,就是在儿童手臂系一条五色彩线,祈求健康长命。这条线会一直系在儿童手臂上,直到七夕当日才能剪下。这个习俗就叫做“换巧”。这在嘉庆《瑞安县志》、光绪《永嘉县志》、民国《平阳县志》等多部方志中都有记载。

  嘉庆《瑞安县志》:“小儿以此日剪去端午所系线,名曰换巧。即以其线束巧食置屋上,谓雀含此布桥,夜渡河鼓云。”

  清 嘉庆张德标修《瑞安县志》民国石印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人们会在七夕这天晚上,把儿童“换巧”的五色丝线穿过巧食,扔在屋瓦,让喜鹊叼去,用来建造鹊桥。这一民俗寄托了人们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愿望,和对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祝福。因此,温州旧时七夕许多风俗,都是与儿童有关。除了“换巧”,孩子们还会作“击瓦”之戏。如《东瓯百咏》中就有一首诗记录此风俗:“七月七日夜正中,儿童击瓦声隆隆。穿针欲绣天孙锦,换巧须移造化功。”

  清 郭钟岳著《瓯江竹枝词》同治十年、十一年刻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民国《平阳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小儿陈果饵,取瓦击之,以庆其会。曰敲瓦瓴。”应指的是同一风俗。七夕当晚,孩子们把果品点心陈放在屋瓦上,再用小竹棒击打为戏。除此之外,前面所述的七夕各种“巧食”,很多都是长辈赠送给儿童的。尤其是要由母亲、外公外婆、舅舅等母系长辈赠送给孩子,祈求其能聪明伶俐,健康成长。这种习俗叫做“送巧”。

  民国 王理孚修《平阳县志》1925年刻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在洞头,院中陈设的祭品是为了孩子向“七星娘妈”(即织女)祈福而摆设。尤其是孩子满周岁和十六岁“成丁”时,供品和仪式最为隆重。在其他县市,七夕的晚上,人们在院子里摆上竹制凉榻,一家人在院中乘凉,一边指认天上的银河和牛郎织女星,一边向孩子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据说这天晚上在葡萄架下,还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的声音。

  美食、游戏,比起情人节,温州的旧日“七夕节”更像是儿童节。

  “乞巧”是女子及家人在中庭陈列果品点心,向牛郎星和织女星祈祷,获得心灵手巧的能力。“斗巧”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女伴们一起在月光下用五色丝线穿针。如果能在同伴中最先完成这项任务,就算是“得巧”。

  明弘治 邓淮修王瓚、蔡芳纂《温州府志》民国抄本(温州市图书馆)

  弘治《温州府志》:“亦有妇人以彩缕穿针,陈瓜果酒馔于中庭,祈恩于牛、女二星以乞巧者。”

  乾隆《瑞安县志》:“人家女子取绣针露立天下,度五色线以此斗巧,亦存古意。”

  嘉庆《瑞安县志》:“女子陈小果,取绣针,露立天下,度五色缕以斗巧。”

  向牛、女(即牛郎星、织女星)祈祷还衍生出了其他一些祭祀仪式。在光绪十七年出版的石方洛《且瓯歌》中就有这样一首《七姑娘》:

  七月七日七女郎,出城争拜七姑娘。七姑娘宫设南塘,年年不断七宝装。

  七姊妹,共登堂,执牛耳,矢信芳。良月良日良辰良,约伴重来快行觞。

  青精饭,绿蒲囊,红丝线,一挂长。松枝柏叶杂青苍,先向娘娘宫里藏。

  一双红烛一封香,齐来叩祷乞黄梁。归家饱饲保吉祥,明年家道果然昌。

  ……

  这首诗非常详细地记录了城区百姓祭祀“七姑娘”的盛况。洞头、平阳泰顺等地民间也多有类似的祈福活动。

  清 石方洛著《且瓯歌?七姑娘》光绪十七年刻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总而言之,在旧时温州,七夕这一天,儿童会收到长辈的各种贺礼,做击瓦的游戏;女子相约乞巧、斗巧;家人们一起祭拜神明,祈求平安健康,家庭兴旺,是初秋时节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

  七夕节的起源是一个多元融合的过程,既包含了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和对时间、数字的敬畏,也融入了牛郎织女这一浪漫的爱情传说。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七夕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而这些历史悠久的民俗,至今仍在温州流传着,成为温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温州大典

  原标题:旧时温州人如何过七夕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