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创面修复港,何以在全球“生长”?

温州创面修复港,何以在全球“生长”?

温州网 2025-04-16 08:14:14

  温州网讯 在医学领域,创面修复是一道关乎生命质量的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正是这道难题的破局者、领头人。作为生长因子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带领团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创面修复,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

  昨天,在访谈中,李校堃和温附一创面修复科执行主任王健在镜头前为市民、网友科普什么是创面修复,讲述了全国首个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中心——温附一创面修复中心(医院)的设立,勾勒出从温州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创面修复蓝图。

  创面修复中心是什么? 

  一个专注于解决难愈性创面的综合性医学中心

  “创面修复是综合性概念。医院各科室都会涉及损伤,过去主要是脱离急救危险,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大家对美的进一步期待,创面不仅需要愈合,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完美修复……”李校堃介绍,温附一创面修复中心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设立的。

  这也是我国首个以综合性创面修复为核心的医学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王健介绍,创面修复中心从2023年开始建设,到今年3月中心大楼正式启用,共有280张床位,整合了创面修复科、烧伤科、内分泌科、手外科·周围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皮肤科等多个学科资源,集危重症救治、手术室、重症ICU、应急救援、研究型病房等功能,专注于解决难愈性创面问题。

  那么,何谓难愈性创面?李校堃进一步解释,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特别是在老年病影响下的创面不愈合,以及糖尿病足、压疮、烧伤后疤痕修复等都属于难愈性创面。“虽然不会立即出现危机,但是它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温州创面修复体系凭什么走向世界? 

  生长因子+先进技术,创新是核心

  “这幢大楼里集合理论创新、教育、科技、医疗、转化、公益六位一体,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李校堃说,温附一创面修复中心率先探索出了一套“温州模式”,以生物技术为核心,产学研医教一体化的创面修复体系。

  “温州模式”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30多年来,李校堃带领团队深耕生长因子研究,发现了它在创面修复中的重要作用,成功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如今,生长因子和相应的先进科学技术被应用到创新中,综合协作成果不仅显著提高了创面愈合速度,还大幅减少了疤痕形成,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

  目前,温附一创面修复中心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为全国首批以创面修复与再生研究方向的重点专科。

  此外,李校堃介绍,创面修复中心的“温州模式”已经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高校、医院等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面修复技术推广。“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面修复标杆,为全球患者提供‘中国方案’。”

  温州创面修复港“版图”已出 

  打造全球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的中心

  温附一创面修复中心针对其“温州模式”的探索,不仅是温州医疗创新的体现,更是中国医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访谈中,李校堃提出了一项宏伟计划——打造国际化的“创面修复港”,让温州成为全球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的中心。

  温州创面修复港的底气,是温州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科研实力,是借助温州基因药谷的产业优势,推动生物类创面治疗药物、敷料和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从温州到世界,创面修复港将走过三个阶段:完善本地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创面修复的临床水平;推动技术输出,与国内外医疗机构合作,建立标准化的创面修复诊疗流程;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吸引全球顶尖专家和科研团队,共同攻克创面修复领域的难题。

  “全球经济发达的地区,都与‘港’密切相关。温州‘创面修复港’概念的提出,来自于年轻科学家和医学家的头脑风暴。”李校堃说,温州是千年商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温州的目标,不仅是解决国内创面修复难题,更要成为全球创面修复领域的“制高点”,让世界“向东方看、向东方学”。“作为创面修复领域的专家、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应该站在国际视野,以创面修复领域塑造民族复兴的亮点和支撑做出应有贡献。”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

  李校堃院士做客“提问大医生”访谈

  温州创面修复港,何以在全球“生长”?

  记者 张琳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