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妙良:以“温度教育”奏响师生“双赢曲”

冯妙良 温州市外国语学校书记、温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副书记、校长,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温州市园丁奖。 教育感言:教师要做燃灯者,用专业热忱照亮学科课堂,用人格魅力温暖学生成长。

校长推门听课

校园一角

温州网讯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教育这条漫漫征途上,温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校长冯妙良三十年如一日,踏出了一个个坚实脚印;深耕一线,结出了累累硕果。
“他是个实干家。”学校一位老师对其如此评价。打造别出心裁的“有温度的教育”,开设独树一帜的“全科坐诊室”,接受师生随时随处而来的“肺腑之言”……冯妙良正秉持着“我开风气先,江水长”的精神,不断开创教育的新风气,为学校书写下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晨光行动”、全科坐诊、融通德育
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清晨7时,黎明的薄雾还未消散,学校的走廊却早已亮起灯光,一道熟悉的身影或站在教学楼前迎接学生,或穿梭在每个学部的走廊推门巡班,每天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这便是冯妙良坚持的“晨光行动”。每天早自习,他会轻轻推开各班后门,查看学生是否将课本立起朗读;在班级门口驻足时,如若发现学生趴在桌上,他会耐心地将学生叫醒,询问其是否身体不适。
“有时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早晨的状态,思考教学或者学校管理上的问题。”被问及开启“晨光行动”的初衷时,冯妙良笑着说,“孩子们看到校长准时出现,比十次纪律宣讲都有用。这也是一种陪伴,看到老师在,学生心里会比较安定。”
“晨光行动”所体现的,是冯妙良“做有温度的教育”的育人理念。“全科坐诊室”式家长会也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所谓“全科坐诊室”式家长会,即家长们可以针对自己孩子近期的具体问题预约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和辅导,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一对一的沟通更具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冯妙良说。
此外,学校立足丰富的德育平台和活动载体,开设“融通德育”特色项目。“融通德育”项目强调五育融合,又借助国际教育理念优势,通过“以德化人,以体育人,以美育人,以爱润心”四项举措,积极开设军训文化节、春日研学、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等多样态的融通德育活动,全方位达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所有工作的落脚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冯妙良如是说。
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各个大赛上斩获不少大奖。体艺类方面:2023年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技巧项目(决赛)铜牌;市体育节健美操团体赛获混双第二名;第六届全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六届中小学艺术节小合唱获市一等奖,独奏、戏剧获市三等奖等。在学科竞赛方面,2024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浙江赛区获省级一等奖;2023全国中学生地理科学奥赛(省赛)一等奖均被学生收入囊中,第21届 “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总决赛)中, 更是取得了省一等奖15名、省二等奖15名、省三等奖17名的佳绩。
三方会诊、三轴平台、“369”研修
优化课堂质量,青年教师全面成长
“李老师,今天我想来听一堂您的数学课。”面对突然推门而入的冯校长,上课的教师与学生们也很“淡定”,依旧沉浸在自己的课堂。小小课堂上,只有教师细致的讲解声与笔尖触碰纸张的唰唰声在教室内不断回荡。
在学校,冯妙良这种不提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已成常态。听课过程中,他会了解任课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情况以及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课后,他也会与老师沟通交流,探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们带来最优的教学质量。
“学习还是讲究松弛有度,我不推崇拉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提高课堂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他还在常态课调研机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通过三方会诊,即组织行政团队、学科团队、部段团队分别从学校管理视角、学科视角、班级管理视角进班听课。
冯妙良说,听课结束后,三方团队会从课堂授课表现、学生听课情况、班级氛围等角度对课堂进行研讨复盘,从不同视角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保证课堂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学校设立了“双题五定”的常态化教研机制和“三轴平台”,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和成长路径。
“三轴平台”,即通过设立校内名师工作室,组织教师师徒结对,开展青年教师论坛,以及与温州中学开展跨校教研、青年教师交流轮岗,助力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沿着三个轴线实现青年教师的全面专业成长。
“三年站稳讲台、六年站好讲台、九年超越讲台。这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冯妙良对青年教师提出了“369”研修目标。
在冯妙良及学校搭建的平台下,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生物组陈赛艳获评市新锐教师,英语组蔡伟俊获评市教学新苗;在2023年市青年教师解题大赛中,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9人;2024年市青年教师解题大赛中,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6人;2025年温州市直普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审活动,化学组教师柯晓飞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学生建议、校长接招、两天必复
学生挺膺担当,校长谋求“双赢”
“学科办公室需要增添打印机”“学生需要更多的学习空间”……或办公室,或食堂,或是停车场,只要师生在校园里碰到校长,他们都能直接向校长提出对学校管理的各种建议。
学校还通过设置实体意见箱、开通校长邮箱等多种方式收集他们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值得一提的是,冯妙良要求所有诉求48小时内必须得到回应。
“除了想要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也是我一直以来鼓励师生发表意见的原因。”冯妙良希望学生能够做到“挺膺担当”。“挺膺,意味着挺起胸膛,展现出勇敢和坚定的姿态;担当,则强调承担责任和义务,这也是‘温外气质’的重要内核。”
因此,他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是学生对自己和对学校负责的表现。此前,有学生提出想要更多元的学习空间,因为他们需要不同的场景来进行学习和休息。
听到学生这一建议后,冯妙良立即着手操办。本学期,学校教学楼每个楼层都建成了不同主题的学习空间。在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
谈及学生们的成长,冯妙良满脸骄傲:“每当孩子们在不同场合抓住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有暖流流过我的心间。勇于表达自己是孩子们未来步入社会至关重要的一步,学校也可以在孩子们的不断反馈中弥补不足。这是双赢。”
在“挺膺担当”精神的浸染下,学生在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2024届普高和国际部的高三学子更是振奋人心,取得优异成绩。国际部连续四年实现100%毕业生斩获世界百强名校录取的成绩。
冯妙良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后,他将继续与学校全体师生携手共进,凝心聚力,以“挺膺担当”的精神,做有温度的教育,做好学生未来的引领者。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
挺膺担当育桃李 双向奔赴共成长
冯妙良:以“温度教育”奏响师生“双赢曲”
记者 夏忠信 见习记者 方晨 实习生 朱晓倩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张振丰专题调研外贸工作
要闻04-19
-
温州市首个会展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站落户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社会04-19
-
AI时代,三位作家为何打卡阅读笔记
科教文体04-19
-
当鹿城遇到另一个“鹿城” 双向奔赴“山海之约”
社会04-19
-
立标准破壁垒 3家企业入选民企自主评审改革培育名单
社会04-19
-
李涛擅“虐心”李易谦求“爽感” 父子“偏离”成就金奖《维度》
科教文体04-19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河生:打破“色戒”开启“布”一样的人生
媒体专栏04-19
-
上班族“黑瞳”突然在诗坛“冒了出来”
科教文体04-19
-
90后周钊汝执笔追光:用镜头与画笔讲述“温情”故事
媒体专栏04-19
-
白鹿学人、浙江大学教授陆菁畅谈与“数学之乡”的不解情缘
科教文体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