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试点水生态文明城市 盘点:我们会有哪些福利

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作者: 记者陈彩霞 2014-05-29 07:36:57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治理塘河志愿者在行动  

  温州网讯 在经受雾霾困扰、遍尝污染苦果之后,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态”这两个字是无法抗拒的一种向往。而对生活在水乡的温州市民来说,水生态是精神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初下河游泳水里淘米的画面,在一些河道满目垃圾、黑臭难闻的现实面前,被撕得粉碎。何时,梦里水乡的美景重回现实?温州历届政府和全市人民一起,为了这一幕重现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近日,国家水利部下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确定温州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试点建设期3年,到2016年基本完成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2020年全面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这意味着,温州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不再是900万温州人在战斗,而是有了国家层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撑。

  【金名片背后】保护大水缸的智慧考量

  此次全国被列入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共有59个城市,能进入这个梯队的,必须是在“水”字上做足文章,并已经拿到亮丽成绩单的城市。而温州之所以能跻身其中,重量级的“敲门砖”便是珊溪水源保护经验,该经验被国家水利部评为“2013年中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首”!

  珊溪水源保护,温州经验彰显的是“智慧”二字:她打破常规,理顺管理体制;她借鉴基本建设管理模式,实行项目运作,将各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统一整合包装为“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人口统筹集聚和水源保护工程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立项、统一筹资、统一管理,分期建设、分项设计、分别招标、分级实施”;她还探索出一套市场化的融资办法,确保水源地保护庞大的资金需求。我市用这一系列的智慧考量,在发展与保护的天平面前,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其中,在畜禽养殖业整治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是温州人民的“大水缸”,但库区畜禽养殖总量大,其污染贡献值占62%。一边是保护水质安全的刚性诉求,一边是库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现实问题。怎么办?我市就在刚性执法和柔性保护库区群众利益相结合上找到了一条智慧之路。

  首先,对珊溪水源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我市率全省之先委托浙江省水文局开展《珊溪水源地纳污能力研究分析》,对库区污染源和纳污能力进行全面普查和测算分析,做到心中有底。在此基础上,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由该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牵头编制《珊溪(赵山渡)库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规划》,为水源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强化该规划法律效力,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审议并做出决议批准该规划,使得珊溪水源保护不因领导人的变更而削弱整治力度。

  2012年5月,我市启动珊溪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下定决心彻底拆除规模化养殖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在治污设施上做文章,因为那样即使能达标,其达标排放出来的水仍然是劣五类水质,如果没有足够的土地和植被消纳,这些污水就会远远超出水源地环境容量的许可。经过不懈努力,原来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目标,只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削减22.55万头,生猪当量减少至1.66万头,低于预定的控制目标。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外,库区全面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收集率达80%以上、处理率达100%。另外,生活污水和生态修复工程等同步展开。

  其次,在严格保护水源的前提下,柔性保护库区群众利益。

  在珊溪水源保护过程中,我市坚持铁腕治水的同时,充分考虑库区群众的利益:比如拆除养猪场的补偿政策比其他兄弟城市标准要高,其他地方每拆除1平方米的补偿一般只有100多元,而珊溪库区每平方米的补偿仅市一级最高的就有300元,按时拆除的,每平方米还奖励100元;与此同时,我市专门在库区设立转产转业专项帮扶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连续帮扶5年共1亿元;另外,还设立困难帮扶专项资金,针对部分确因养殖场整治导致家庭困难的群众,单独安排1000万元专项帮扶救助资金,实施分类帮扶等等。

  除了珊溪水源保护经验,这几年我市在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我市去年以来开展的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活动,都为此次进军“国家队”加了分。

  【国字号试点】

  五水共治是重要载体

  进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行列,对温州来说,是对去年以来开展的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活动的肯定,另外,这个平台也倒逼温州加快五水共治步伐,提升五水共治内涵。

  据了解,我市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的总体目标是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八年基本建成”的总体思路,投资1140亿元,大力实施以污染源治理、防洪保安、水源地保护、河网综合整治、亿方引水、河口治理开发、水乡文化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水乡建设千亿工程” ,洪水、潮水(涝水)、污水、饮用水、节水“五水共治”,到2020年基本建成“湖库相连、江河相通、山水相融、林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浙南水乡,切实把水“蓄起来、连起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亲起来”。

  在进度安排上,到2014年底,各县(市、区)、市级功能区至少建成一处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美丽水乡示范流域、示范片区,并带动各区域、各流域、各村镇全面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

  另外,今年6月底之前,我市要全面完成垃圾河整治任务,年内完成50%黑臭河整治任务。到2016年底,全面建成污水、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完成珊溪水利枢纽等重要水源地整治任务,主要城市(镇)防洪能力基本达到标准,全市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明显改善,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高,水乡文化得到明显提升和展现。

  通过比对可以发现,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活动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一致的,而前者正是后者的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同一个“水乡梦”,五水共治活动得到广大市民高度认同。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治水工作的热情很高、氛围很浓,不论在城市农村,还是在社团企业,大家都以各种形式为治水出工出力,为治水活动增添光彩。据介绍,目前全市已有治水志愿者3万多人,募集“五水共治”捐款5.44亿元,其中来自社会捐款达5.04亿元。自启动治水工作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也迅速行动、全力推动,取得良好开局:今年1~4月份,全市已完成“五水治水”投资41.9亿元,占年度总投资计划的24%。

  这些,都为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拿下金名片】

  我们会有哪些福利

  温州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作为生活其中的市民,我们会享受到哪些福利?

  从建设内容看,首先是滨水广场、主题公园、亲水观光台多了,休闲去处有了更多选择;其次是每天喝的水更干净了;第三是临河房子可以打开窗户痛痛快快呼吸了……

  温州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轮治水活动通盘考虑,起点高,会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诸如人居环境改善等福利,因为其整治力度是超前的,比如同步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做到河里与岸上一起治,一方面,加大截污纳管力度,全力推进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另一方面,强化落后产能淘汰,去年我市共关停重污染、高耗能企业396家,占了全省三分之一多;所有水利项目,都做到专业化设计、规范化施工、物业化管理。建成一个项目,就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温州市治水办常务副主任,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振勇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各县(市、区)来说,温州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是难得的机遇,各地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利用水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平台,推动治水工程,造福一方百姓。他还说,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咱老百姓是成果的享受者,就拿我市在珊溪库区开展的治水活动为例,通过这几年珊溪水源保护治理,文成和泰顺的水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两县农村污水治理走在了全市前列。另外,经过珊溪库区整治,近日泰顺县还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称号。相对于我市其他地方,这两个县已经率先尝到了水生态改善带来的甜美果实。

  相信,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待我市全面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时,将会有更多的人享受到水生态文明带来的各种福利,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金道汉|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