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让法治精神 铭刻公民心中

来源:新华社作者: 2014-10-20 10:03:03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将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无疑将会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法治新风,其中普及公民法治教育、形成全社会法治风尚,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经济领域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或多或少都有行政干预、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等问题。再如,长期以来,人们遇到问题和纠纷习惯找关系、找熟人、找路子,而走法律途径解决往往被抛之脑后。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领导干部迷恋“权力至上”,决策“大包大揽”。在一些地方,“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笔头(领导批示),笔头不如口头(领导交代)”“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等民间流行语,清晰传递了民众对当下法治积弊的忧虑,更揭示整个社会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凡此种种,解决之途无疑需要大力培养法治精神。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客观上说,法治并不仅仅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国,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包括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最终要让法治精神形成铭刻在公民内心的风尚。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