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的“大病先兆自查表” 靠谱吗?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2015-05-12 15:01:23
核心提示:与翻书查表进行“自检”相比,更好的方式是在异常出现时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网络上,不少人转发了“三甲医院公布‘大病先兆自查表’”的健康服务帖子,网友们纷纷评论道:太有用了!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根据表格中的症状与疾病对应关系,就可以帮助人们自检发现疾病。然而,专家认为,自检对发现疾病、诊断疾病的作用很有限,过分依赖“自检表”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也是不可取的。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时及时就诊,这是值得鼓励的事,但只有结合体检与及时就诊才能真正保障健康。

  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对健康生活很有帮助。但过分依赖书本、网络上的信息,则可能带来很多问题。一方面,如果把原本无伤大雅的情况误认成了重病,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很多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如果过分信赖自检而忽略了定期体检,也可能错失及早发现疾病的机会。

  例如,大众比较熟悉的乳腺自检,它是鼓励女性关注自身健康的一种好方式,但直到目前为止,乳腺自检在早期发现乳腺癌方面的作用依然缺乏证据支持。在自检中,想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有些人摸到的是与经期相关的正常乳腺硬节却担心患有乳腺癌,也有些人会遗漏掉真正的肿瘤。因此,钼靶X光片、B超等检查才是目前乳腺癌筛查的关键手段。

  业内人士称,其实,这个表格中提到的内容不少都是《诊断学》课本里会写到的疾病典型症状和体征。例如“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确实是甲亢患者会出现的典型表现,口臭确实可以由牙周病或者胃病、肝病导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叙述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这些叙述真正用于自我检查的价值却十分有限。其中提到的症状表现大多不够特异,很难与疾病建立明确的对应关系。而且很多症状的表述也相当模糊,例如其中列举出了“头发容易脱落”,却没有说明怎样才算是“容易脱落”。此外,一些症状是疾病进展到相当严重时才会出现的表现,如“指尖粗大提示肺部严重疾病”等,依靠它们来进行疾病早诊并没有多大意义。

  另外,临床上患者实际的表现也要比教科书上的“典型症状”复杂得多。例如,心肌梗塞,虽然最“典型”的症状是胸痛,但实际的症状也有可能表现为背部、下颌、手臂、腹部等部位的疼痛,甚至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医生,也会遇到很多单凭症状体征无法判断、甚至在充分检查之后都不能完全确定的情况,普通人通过自查表来自检就更容易发生误判了。

  与翻书查表进行“自检”相比,更好的方式是在异常出现时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在弄清楚疾病情况之后,自己在家对体重、血压、血糖等相应数据进行监测,这对控制慢性病很有帮助。

  分析一下自查表中的几种说法:

  -棕色尿液

  棕色的尿液确实可能与肝病有关,这种情况下改变尿色的是尿液中增加的胆红素。但同时,也有其他很多可能性需要考虑。有些时候,严重脱水也可能让尿液浓缩变成深色,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等情况也可以出现类似的颜色,这些情况单凭肉眼观察并不能完全区分。此外,一些食物和药物也可以导致尿液呈现深色。尿液颜色的异常确实能告诉我们一些疾病的线索,但真正确定诊断还要依靠后续的检查。

  -头晕

  导致头晕症状的原因非常多,常见的原因如高血压病、颈动脉狭窄、颈椎病,而年轻人发作性的眩晕还需要考虑美尼尔综合症等等。很多药物也有导致头晕的副作用。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难以清楚区分头晕、眩晕、晕厥这些症状,因此不应该自己根据这样的症状随便“下诊断”。

  -反酸

  吃饭后总是出现反酸、腹胀或腹痛等症状,其实并不是提示积食,而常常是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另外也需要关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如果长期反复出现症状,就不能单纯靠饮食来恢复,而需要就诊,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了。

  -心慌饥饿

  进食增多、容易饥饿确实是糖尿病的一种典型症状,然而依靠它来自检却不靠谱。常见的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是比较缓慢而隐匿的,很多人在发病之后并不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少)症状,甚至自己完全没有感觉。如果等到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时,血糖情况可能就已经非常糟糕了。如果想要早期发现、及时控制糖尿病,还是定期检查血糖比较可靠。

  -指甲变黄

  有一种病叫作“黄甲综合征”,它的表现是指甲生长缓慢、变黄、增厚,同时伴有淋巴水肿和肺部病变,这可能就是自检表原文中所说的“淋巴系统出了毛病”的情况。但是,“黄甲综合征”的情况相当罕见,生活中造成指甲变黄更常见的原因其实是真菌感染、频繁使用指甲油等等,因此把指甲变黄变厚直接和“淋巴系统异常”划等号也是不行的。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鲍苗苗|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