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百名网络记者新春走基层 看千村万户奔小康

来源:温州网作者:2016-02-18 15:19:00
核心提示:采访团兵分南北两路赴瑞安、平阳、苍南,以及永嘉、乐清采访,全面呈现特色村庄、农村创业带头人、奔小康计划、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查看评论

  编者按:猴年新春伊始,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网推出“奔小康争标杆——百名网络记者进千村走万家助推小康社会建设”特别报道活动,由媒体记者、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网络名人组团,计划用一年时间走访全市11个县(市、区)的1000个典型村庄和10000个家庭,全面展现农村奔小康的新举措、新思路、新风貌。

  据悉,这是网络媒体首次开展“互联网+乡村”的实验行动,也是我市网络青年下乡系列活动之一。2月17日,此次大型主题报道活动举行启动仪式,当天旋即开展首站组团走访活动,兵分南北两路赴瑞安、平阳、苍南,以及永嘉、乐清采访,并于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

“百名网络记者进千村走万家”大型互动报道启动

  温州网2月18日讯(记者 潘涌燚 项锐 陈克力 黄梦思 王建平)奔小康的路上,温州农村有哪些好声音、好故事?今起,农村新风貌、新农村创业项目建设者、新农村创新发展模式,都将成为网络记者笔下、镜头中关注的热点。

  2月17日上午,温州网联合11个县(市、区)支站,推出“奔小康争标杆——百名网络记者进千村走万家,助推小康社会建设”新春大型互动报道活动。当天,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网络名人组成采访团,兵分南北两路赴瑞安、平阳、苍南,以及永嘉、乐清采访,全面呈现特色村庄、农村创业带头人、奔小康计划、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线:看昔日污染村蝶变 文化礼堂成村民精神家园

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网络名人组成采访团来到陈岙村

  走进位于瑞安市塘下镇东北角的陈岙村,这个多年前还是脏乱现象严重、河道水质极差的污染村,如今已呈现一派美丽乡村的景象。

  2002年,在村支书陈众芳带领下,陈岙村靠水起家,走上了“通过治水,靠水吃水”的发展路子,赚到了第一桶金。

  如今,村里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休闲区域泾渭分明。陈岙溪那头,是5.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在休闲区,天然泳池、垂钓基地、激情漂流沿陈岙溪分布,配套的农家乐、特色民宿已在谋划。

  平阳县萧江镇显桥村的文化礼堂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该村是一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4万多元的村庄,却筹集上百万元,建起一座1700多平米的文化礼堂。

  对于他人投来的惊讶目光,村支书王大庆有着自己的坚持,他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精神世界不能滑坡,要让农民富裕起来后在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今,这个文化礼堂被称为精神家园并不为过。文化礼堂专门设置了村歌墙、村规民约墙、家风家训墙、邻里互助墙等展板,还举办乡村歌曲大家唱、村规民约大家守、家风家训大家传、道德榜样大家学、亲坊友邻大家帮等活动,让村民直接参与,宣扬农村文明新风。

  苍南县灵溪镇桃湖村,是一个半山区村。祖辈留下的财产唯有几百亩土地,传统种植的水稻和席草,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如今通过土地资源的创新利用,这里的生态旅游型经济已初具雏形。

  除了土地流转,与天福生态园同年落户桃湖村的红豆杉基地,为村里提供了劳动岗位,全村50多位五六十岁的农民在这里工作,月工资2700元。除了长期务工外,村民还可以在这两家企业打散工,日工资80元到130元不等。

  北线:华侨反哺家乡 家门口现最贵农民工

探访团一行,来到村民家中,一起拉拉家常。

  走进永嘉县乌牛街道鸭鹅村,一眼望过去,林立的别墅群,整洁的乡村小道,随处可见的绿化带,让人善心悦目。

  近年来村里新建了村民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以及健身场所等,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这些都是村里的侨商、企业家和村民自发捐资筹建的,可以说,鸭鹅村的点滴变化,都离不开他们的热心反哺。

  每年正月,村里的侨商、企业家以及村两委干部都会碰面,聊聊鸭鹅村的建设与变化。在一群侨商、企业家的协助下,鸭鹅村建起了公园、绿化带、公共厕所、球场、地下水道、登山步道等设施。

  而在乐清北垟村,村民几乎人人有一手“绝活”,正因为如此,他们被誉为“中国最贵农民工”。这一切,都和一种名叫铁皮石斛的名贵中药材有关。

  北垟村共有1000多名村民,其中三分之一外出从事铁皮石斛种植等,其余则留守在家从事铁皮石斛加工。村民一天能够加工1市斤多的铁皮石斛,除去原料费用,若以去年的价格计算,就能拿到280多元的加工费,一个月的收入轻松超过万元。

  各方热议美丽乡村的温州样本

  美丽的生态景观,让前来探访的采访团一行连连点赞。“温州农村要想奔小康,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在当天的走访过程中,这是探访团成员们一致的声音。

  对于陈岙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政协常委、温州大学教授张小燕由衷地为该村默默奉献的基层好干部点赞。

  她说,陈岙村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通过陈岙村的典型经验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几点借鉴。第一,要选择最优秀的人到村干部的岗位上;第二,这个人的发展思路和观念很重要。”

  美丽乡村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温州市民网络观察员尹志松说,一路走来,满眼皆是绿色,“这些最美农村的生态景观,不仅吸引住了我的脚步,同样抓住我的心。”

  走访鸭鹅村时,温州网草根记者林宣绿指出,单纯依靠华侨集资捐助,很难有持久性,只有壮大集体经济,村民才会有一个长久的经济依靠。市民网络观察员马军建表示,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重视村民的需求和环境生态保护。

  本次活动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温州网和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温州网各县市区支站承办。据悉,这也是网络媒体首次开展的“互联网+乡村”实验行动。

  活动期间,报道团将通过图文、视频直播、微博微信、H5、新闻网站、手机报等全方位多渠道传播载体,为助推温州打造成为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标杆城市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相关链接:

  瑞安陈岙村:住这里比城市的花园小区还舒适

  平阳显桥村:建红色礼堂树精神家园

  苍南桃湖村:引种马鞭草带来沧桑巨变

  永嘉鸭鹅村:侨商反哺家乡打造“花园式乡村”

  乐清北垟村:家门口现“中国最贵农民工”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潘涌燚|责任编辑: 黄作敏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我们“we”App下载close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