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铁三角”地位如何巩固提升 代表们建言献策
温州网讯“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奋力谱写浙江新方位下温州发展的辉煌篇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了温州新的发展目标。
“铁三角”一词随即成了党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报告中一共九处出现‘铁三角’,它是对温州‘江湖地位’的宣告,更是温州经济重振雄风的绝好机遇”,党代表、兴乐集团董事长虞文品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出了代表们的振奋之情。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杭州、宁波、温州历来雄踞全省前三。早在1998年底,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培育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而杭甬温无论人口基数、经济总量、产业集群,均可当之无愧为浙江省的三大增长极。
然而自2002年到2012年的十余年间,温州与杭甬两地差距逐渐拉大。至2012年底,受民间借贷风波的影响,温州在2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7项增长指标列全省末位、4项倒数第二,经济发展陷入谷底。
其后,随着回归实体经济、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增长方式等经济转型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市上下一心,推动经济稳步回升。近两年来,无论是GDP增速,还是主要经济指标,温州都展现出强势回归之势。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GDP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增速创下5年来新高,居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省第一,人均GDP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和3.3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41.4和22.9个百分点……杭甬温领跑浙江经济的势态再度步入正轨。
在振奋的同时,党代表们同样感到紧迫。瑞安代表团孙克锋代表说,在“铁三角”中,与杭州、宁波相比,温州这条“腿”显得相对“瘦弱”,需要我们在各个领域的赶超发展,增强温州的城市竞争力。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济转型措施,从“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到人才引进、产业发展,党代表们建言献策,在各个县(市、区)代表团的讨论会现场不断酝酿助推温州再上新台阶的政策与举措。
以“铁三角”这个热词为起点,温州指向的是另一个词热——“新辉煌”。
党代表观点
巩固提升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温州该如何实现快速赶超?代表们以各自的角度建言献策,这次摘录的便是讨论会上部分代表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规划
温州不能只是“鹿城的温州”,应拉开城市框架。光靠“大拆大整”远不够,最主要还得向东海发展,必须就此达成共识;同时通过S1线S2线等引领温州大都市核心区沿海产业发展,促成产城融合。
——市直第四代表团丁建宇代表
首先,高速公路布局应该更加合理,加快甬台温复线、龙丽温高速、绕城高速等各条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网状布局将极大提升出行速度,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其次,要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加快各场站建设步伐。目前,要以温州最大的两个交通枢纽——龙湾机场和温州南动车站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建设多个综合交通枢纽。此外,还要提升轨道交通架构水平,包括市域轨道交通、城市公交BRT专线等各具特色的也要纳入整个交通体系。最后,还要实施港口工程,突出沿海地区港口海运优势。
——瑞安代表团孙克锋代表
“海峡两岸(温州)民营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温州参与长江经济带、融入海西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应理顺示范区工作体制和机构力量问题,联合温商、台商作为示范区建设参与主体,在改革领域拓宽两岸民资市场准入通道,积极复制自贸区改革成果,同时根据两岸关系变化顺势争取两岸创新试点。——市直第一代表团苏爱萍代表
关键词: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点。温州要瞄准这一趋势,加大政府层面的专业团队引领和政策扶持;加大创意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集中财力引进和培育人才,从安吉影视产业园等国内的成功案例中学习借鉴,重视文化创业的集聚效应。
——瑞安代表团温暖代表
有效投资要与经济转型升级结合,提升有效投资质量;大力发展服务业经济,提升服务业占GDP比重;要以科技创新推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升研究与开发投入比例。
——市直第二代表团陈宣安代表
过去五年,温州每年三千亿资金投入史无前例,城中村改造也是史无前例。未来五年,要逐步实现温州三有,即政府有为、改革有力、国企有位,打造温州模式升级版,实现国企发展有新认识、新思路、新贡献。
——市直第四代表团杨作军代表
当前是新一轮的投资活跃期,是新一轮的上市宽松期,也是新一轮的创新爆发期。我们应抓住这三大机遇,积极地引导温州企业转型提升,迈入证券资本市场,成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大企业的转型调整,带动产业的整体提升。
——乐清市代表团方晖代表
关键词:科技教育
温州要巩固提升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关键是要建设品质之城。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要把教育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二要加强城市设计,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把城市环境做美。三要注重产业错位发展,尤其要集聚全市科技资源,举全市之力打造浙南科技城。四要更加注重普通大学生和一般技工人才的引进。五要包装好、宣传好温州的新形象,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
——龙湾代表团王慧杰代表
加强科技发展,要加强重点实验室、重点平台等建设。深化对瓯越文化的弘扬,做好挖掘宣传。同时,在温高校之间加强协同合作,实现资源优化、学分互认、课程共享。
——市直第三代表团李校堃代表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李显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