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12条新政助力民企跨越“融资高山”
温州网讯 记者昨从市财政局获悉,《温州市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获批,并将于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方案的施行,对我市民营和小微企业而言有哪些重大利好?新政策的出台将如何进一步激发我市民营和小微企业内生动力?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又将如何有效缓解?为此,记者采访了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解读新政。
助企惠企不停步
新政旨在破解融资难题
在过去的2019年里,温州大力扶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动作并不少。从新一轮降本减负政策的施行,到首个民营企业家节的设立,温州助企惠企的脚步一直在路上。
实施方案的推出,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金融服务综合改革与我市正在推进的“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将形成“叠加效应”,使该项改革试点在温州试出成果、试出亮点、试出成效。
“在温州这片民营经济占比‘99999’的改革热土上,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实施方案》的推出,旨在助推民营和小微企业跨越‘融资的高山’,并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温州样本’。”对于此次《实施方案》推出的背景,市财政局相关人员介绍道。
事实上,近年来温州的营商环境和金融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民营和小微企业客观上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却仍不容忽视。特别表现在首贷难、无抵押贷款难、知识产权贷款难以及“政、银、担、企”信息不对称等障碍问题,亟待进一步解放思想、快速破题。而创新财政支持金融改革,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和竞争性存放的引导撬动作用,正是破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
基于此现状,此次方案颁布的12条政策精准发力,有的放矢,通过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创新金融服务,引导更多财政金融资源支小助微。
精准施策巧发力
民营与小微企业受益多
仔细研读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可以发现,此次民营和小微企业收到的“新年红包”颇有“含金量”。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从当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着眼入手,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扩大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规模、提高便利度、降低融资成本、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
针对融资难问题,实施方案以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为抓手,激励银行加大对民营及小微企业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开展首贷、知识产权质押、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的优秀银行高管最高可按个人薪酬所得形成地方综合贡献的80%获得财政奖励;对在保户数增幅显著的融资担保机构最高可给予300万元奖励。
针对融资贵问题,实施方案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实施贷款补助、对企业融资担保及保证保险贴费、对技术产权证券化补助中介费用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针对融资慢问题,实施方案则通过全力支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归集税务、电力、海关、司法等政府部门信息,实现“政、银、担、企”信息交互,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融资慢问题。
此外,市财政局还将着力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增信作用。如建立5亿元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补偿银行及融资担保机构的贷款、担保风险;通过财政资金对融资担保机构开展资本金补充、风险分担等方式,鼓励担保机构发挥担保增信作用,解决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小微企业成长之星等因抵押物缺失面临的融资困点问题。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黄荣杰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