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新型冠状病毒是这样测出来的

温州网 2020-01-31 09:44:00

市疾控中心检验人员加班加点检测病毒样本。 刘伟 摄

  温州网讯 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温州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灯火夜夜未熄。

  截至1月29日,中心的微生物检验科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工作了14天。

  收样、筛查、检测、报告分析……这些紧张的日日夜夜中,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全身心投入工作,与时间赛跑,寻找“铁证”。

  1月29日,记者走进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走进这群24小时在线的检验员。记录他们奋力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故事。

  直击

  不怕累,就怕时间不够

  在中心大楼1楼,收样窗口坐着2位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这个窗口24小时“不打烊”,不间断接收、检测各地送来的样品。

  近几日,温州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不断增加,样品的到来不分白天黑夜,来了就必须第一时间开展检测。检测人员日夜连轴转,不停检测。对于他们来说,通宵达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上午10点,一夜没睡的微生物检验一科科长孙宝昌仍坚守工作,只为给出准确的检测结果,为每一位病人的病因寻找“铁证”。

  记者跟随他,走进检测实验室。这里承担着样品预处理、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核酸检测、报告分析等检测重任。而这些任务,都由微生物检验医学科的10名工作人员负责完成。

  实验室检测工作存在较高的风险,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做好实验室个人防护工作,规范操作,将风险控制为零。检验人员在严密得甚至有点透不过气来的“包装”下,进入实验室。

  戴着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做实验,又要保质保量,确实有些困难。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下来里面的衣服基本上全部湿透了,呼吸变得急促、嘴唇也都干得起了皮。

  “出了实验室之后,再进去就必须重新防护。”孙宝昌坦言,为此,检测人员都会尽量控制饮水量,避免浪费时间。

  记者了解到,虽然科室进行了排班,但实验室的检验人员,每天穿戴这样的装备,至少工作12小时以上。

  这12小时里,他们是怎么工作?原来一批样本(以一批32份样本为例),送达后,要先在预处理室进行处理,内容包括整理、分装、编号、排序等。孙宝昌说,预处理一批样本的时间需90分钟,由于本科室人员实在无法运转,只好请来本不承担病毒检测任务的微检二科的同志们来帮忙完成这道工序。紧接着,工作人员要对样本的病毒核酸进行提取,耗时120分钟;再到合成核酸的扩增环节,只见检测人员,将样本放进PCR仪中,再打开机器。孙宝昌解释,这个阶段主要对含量很低的病毒核酸,进行上百万倍的增加扩增,能更灵敏地检测到病毒,耗时90——120分钟;最后,工作人员再对样品的检测结果质量进行分析,再次核对原始标本,确保无误后形成报告。

  而这,只是检测一批次的耗时而已。记者简单地计算了下,从1月15日至29日,检测室每天需检测100多份样本,至少3批次。按一批次检测耗时7小时,每天检测时间需工作21小时,实验室共分4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至少需要2名,共10名检测员。这样折算下来,每人每天,工作不少于12小时,还不包括整理、写报告的耗时。

  当问起“累不累”时,他们只是淡淡地摇一摇头。“现在就盼着早点结束疫情,安安心心地回家”。

  故事

  舍“小家”为“大家”

  疫情,说来就来,而且是十万火急!

  除夕夜阖家团圆的时候,孙宝昌、钭慧芬窝在实验室,检测了170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样本。

  他们,在实验室里跨了年,一碗泡面,便是“年夜饭”……

  回忆起今年的春节,孙宝昌直言:“难忘,确实难忘!”这位东北汉子,春节一般会回老家或者带家人出去走走。今年,他原计划带着一家人去广州过节。可机票订了两天,就给退了。

  “疫情紧急,春节我必须留守加班!”听闻消息,孙宝昌的家人也紧张起来。“看到他们担心的样子,我心里闪过一丝难过,但疫情检测工作不容耽搁!”随后,他安慰家人,“放心!没事!”

  1月29日,当记者见到孙宝昌时,他正在办公室里布置工作。虽然戴着口罩,但从他熬红的双眼中,仍能感觉到疲惫。这段日子,身为样本检测实验室的“掌舵人”,孙宝昌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

  “值得吗?”记者问道。

  “这就是我们的职责,舍小家为大家,很值!”回答时,孙宝昌的眼里充满坚定。

  而孙宝昌的这句话,也道出了钭慧芬的心声。

  回忆起今年的除夕,让钭慧芬难忘的,不仅是那份特别的“年夜饭”,还有小儿子磕破头缝针,不能陪伴在旁的愧疚。说到这,她眼睛湿润。

  今年37岁的钭慧芬来自丽水,是两位孩子的母亲。1月24日中午,钭慧芬刚完成上午紧张的检验工作,吃着午饭。突然,接到了爱人的电话:“小儿子磕破头了,要缝针,你能回来吗?”听到着,她的心拧成了一团。她深呼几口气后,平静地回复:“我很忙!”就挂断了电话。

  钭慧芬心里明白,自己的工作就是战“疫”的起点,越早确定阳性病人,就能越早保护其他人的安全。“我们就是要跟时间赛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检测更多样本!”

  除夕的那个下午,钭慧芬在实验室一直鼓励自己不要多想,并很快投入了工作。完成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她托着超负荷的身体回家,悄悄打开儿子的房门,看着儿子额角贴的纱布,心疼不已。回到房间,当爱人和她说起事发经过和孩子当时大声叫着“妈妈”时,钭慧芬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大哭。她心里一遍遍地想:孩子,等妈妈打完这场战,一定再多关心你!

  孙宝昌、钭慧芬的故事,只是微生物检验医学科所有组员的缩影。从1月15日开始,10名组员,战斗一线,加班加点,只为更快寻找到“铁证”。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长期疾控工作中的一部分,预防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义不容辞。但是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正是有了这些健康卫士的辛勤劳动和付出,才有了人民的健康、社会的稳定。

  孙宝昌说,疫情没有结束,就要一直战斗!“我们不会终止抗击疫情的脚步,直到病毒的传播得以控制。”

  记者手记

  谢谢你们的守护

  哪有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

  他们不畏病毒的侵袭冲锋陷阵,只为了患者的康复和百姓生命安全。

  每间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检测区,摆上设备,可以活动的空间非常小。工作人员还要“全副武装”投入工作,一干就是10几个小时。他们说,不怕累,就怕时间不够!

  采访中,孙宝昌在讲到孩子调皮地向他索要新年礼物时,眼里透露出满满的父爱。钭慧芬在讲述小儿子受伤经历时,眼角含泪,满心愧疚。

  父母、儿子、女儿……脱下沉重的防护服,他们也有平常人的社会角色,与我们一样也有亲情牵挂。但在战“疫”面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宁愿一人苦,换来万家乐”的情怀,让人心生暖意。

  请记住,这群奋战在战役前沿的检“疫”员。谢谢你们的守护!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庄越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