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45

网络中国节:了解下温州端午习俗!端午的乐趣又增加了

来源:温州网作者:姜蕾蕾2020-06-25 09:33:00

  温州网讯(姜蕾蕾/整理)6月25日就是端午节啦!祝大家端午安康~

  先来了解一首温州谚语:

  一二三四五,打爻过重五。

  未吃重五粽,棉衣慢慢送。

  重五大烂,杨梅当饭。

  在温州,端午节和清明、中秋、春节一样,被视为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按老传统,这一天晚辈要准备好礼物上门拜望长辈,温州方言叫做“望节”。无论吃喝、穿戴还是出行样样都有讲究,有“三日重五,五日年”之说。端午节的各种习俗更是在温州流传已久,这些习俗,你都知道么?

  龙舟竞渡

  温州地区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在南宋时的盛行由此可见一斑了。到明清时期就更加流行了,而且这时已慢慢演变为纪念屈原的活动。过去,市区的南塘河,每年都有群龙会齐,争先竞渡,场面相当壮观。其中比较出名的是西郭的五色龙,即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的龙舟。后来还出现了老人龙、女子龙、童子龙,划龙舟活动成为老少皆宜的民间体育项目。在比赛时,一般每只龙船都有三十六人,坐在龙船两旁划浆,坐在头尾第一把浆的都是比较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选手,除了划船外,还有打鼓的两人,打旗的一人,敲锣的一人,还有头尾驾艄的两人,有些地方还有一人专门挈泥塑或木雕的儿童像,叫“香官爷儿”,以呐喊助威。这样算起来,一只龙船总共有43人。

  划台阁

  水上台阁,亦称“彩舫”,这是全国唯一的观赏龙舟。以梧田、花柳塘、蝉街等地为最著名。龙舟上搭设亭台楼阁,置有妆扮人物和秋千乐队,每临端午佳节,装饰簇新的台阁,缓缓游行于河面。有一首温州民俗竹枝词,就是介绍当时南塘端午节的情景,“南塘端午赛龙舟,台阁笙赛喜漫游;“蒲剑雄黄除五毒,饱尝角黍乐悠悠。”

  吃重午粽

  温州民间有谚云:“吃爻端午粽,棉衣慢慢送”、“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好送”。可见粽子是一种可口应时,又标志季候转换的节物。人们颇重此物,或有家人暂时外去者,皆为他留存一些。温俗规定,一般是四十个粽扎一把,内有一个特大的叫“粽娘”(一升米做四个);又有一把特小的叫“子孙粽”(一升米做十个);普通的叫“新庚粽”(一升米做六个)。粽子有两种,上品是馅肉粽、白糖莲子粽;其次是蚕豆粽、槐豆粽、白粽。后者是用早稻秆或豆秆烧灰,取汁浸而煮之,通过热水淋掉碱质后即成,俗称“淋粽”。

  煮大蒜、卷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吃薄饼和大蒜的习俗。薄饼是将面粉调成糊状,在平底锅中煎成又薄又圆的面饼,然后铺上炒好的肉丝、豆芽、韭菜、香菇、鸡蛋等菜肴,卷成圆筒状,吃的时候一口咬去,满嘴香喷喷的,可以品尝到多种味道。大蒜味辛热,能开胃健脾消积化食、驱秽邪去寒滞解署气、辟瘟疫消痈肿。端午节那天,每家的主妇都会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直到大蒜软烂为止,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民间传说早餐空腹食用大蒜、鸡蛋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粽子

  温州粽子为什么会煮得“灰不溜秋”?老温州人过端午,最想念的就是那一口“灰汤粽”,即用干净的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冲出呈深褐色汤汁,再用这种汤汁浸泡糯米,用来包粽子。灰汤粽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便已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晋代名人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就有“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的记载,后因做法繁琐,逐渐失传。在县前头卖了20多年粽子的高盈严铭粽子老店负责人说,因为原料草木灰中含有碱,所以灰汤粽不易积食且助于消化,存放的时间也比较长。但如今,因为稻草都要从乡下运上来,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做得已经不多了。

  端午吃蛋

  温州人认为,端午吃蛋,旨在食后能像蛋一样“光生”无瑕,清清白白,家门清洁,病不袭身。至于到底是吃鸡蛋、鸭蛋还是鹅蛋,视家里储备情况就好,并无特殊讲究。除了吃蛋之外,“撞蛋”和“立蛋”也是端午的必备项目。古人认为端午十二点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辰,阳气能让鸡蛋站立地上,只要鸡蛋立起来了,就意味着会有好运发生。事实上,若以科学原理印证,则是因为端午节当天太阳照射在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引力与地球引力互相拉扯,使得立在地上的蛋很容易就能达到平衡站起来。台湾至今为止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立鸡蛋游戏,快来挑战一下吧。

  悬蒲挂艾

  端午节这天,家家取菖蒲、艾叶,做成蒲剑、艾旗,悬在门上。《投梭记。出关》中曾载:“佳节端阳蒲艾荐,此情谁与展。”温人端午“悬蒲艾于门”或“插菖蒲艾蒿艾于户”。明《弘治温州府志》也载道:“是日,插菖蒲蒿艾于户,饮菖蒲酒”,旧时城区各户皆在自家门上、床头、窗前等处悬插菖蒲、艾叶以驱鬼,按照古俗,艾蒿和菖蒲经常是同时使用,即所谓“艾旗、蒲剑”。在温州双屿一带,每逢端午节,农家喜用硬小白纸,写上“白”字倒贴在中堂两边板壁,以及灶房、饭堂的壁上。俗语云:“白字一顶倒,苍蝇柏(粘)勿牢。”意思是说,端午节贴颠倒的“白”字,夏天能避蝇患。

  饮雄黄酒

  雄黄具有解虫蛇毒、燥温的功用,因而端午时,人们在酒中放少许雄黄,或以菖蒲末拌雄黄入酒制成,以饮此酒用以避毒邪。除饮用外,还有将酒涂抹在儿童耳、脸、额、头顶等部位,据说能杀菌及诸痛不染,更有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的额头上画“王”字,一借雄黄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如虎纹)来镇邪。

  草头汤沐浴

  温州城区在端午时有釆百药沐浴克毒之俗,俗称“草头汤”,此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尚存,中午时小孩皆沐浴更衣。据说端午时节洗了,可消毒去秽,使人不染痢疾。明《歧海琐谈》也载:“煎百草为汤,老幼毕浴。”

  焚烟

  端午节当日正午,在房间里焚起苍术、白芷、茴香之类药品,熏灭毒气,并用砺灰撒遍屋内外阴湿地方和角落,然后用雄黄烧酒,处处喷过,以避蛇蝎诸毒。在乐清,称“喷地”。乡间还在屋檐下以及多蜘蛛的地方,燃起麦秆,用烟熏过,也是解毒辟邪。在苍南,逢午时,以山奈、甘粉等中药熏床下,以驱蚤虱。

  佩挂香囊

  用五彩布头缝成小袋,也有的用纸板包扎成形,再用彩色丝线精心缠成。内装苍术、雚香、佩兰、香附、细辛、白芷等药料,简单的则用樟脑丸代之,端午时有挂于床头或悬儿童的颈部,因有异香,可避秽消毒驱蚊蝇。旧时妇女为展示手巧,做时格外用心,因而使香囊品种多样,精美无比。

  系长命缕

  为什么是五色长命缕,而不是六彩、七彩、八彩呢?也叫“续命线”、“五色线”等。明《弘治温州府志》云:“童子以五色线系臂,名曰长命缕”。它的来历非常古老,最初为避鬼兵瘟病,后则赠以延命、安康之意,用法则有系臂和挂于门户等。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但每个地区的颜色略有不同,温州人心灵手巧,把五色线演绎成了五彩蛋袋、菱形香袋等,不仅沿袭了传统民俗,更使之成了实用美观的观赏品。

  虎饰

  端午节还有给小孩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的习俗。虎头帽用红黄等色布制成圆箍形,帽的正前面用五颜六色的线缝成老虎面形,四周再用彩线绣上五种毒虫:蝎子、蜈蚣、毒蛇、蜂蛛、蛤蟆,俗称“五毒”。人们将“五毒”缝绣在虎头帽上,其用意是欲以虎降毒,想以此来防止五毒的侵害。

  打端午水

  端午时,温州人有打重午水的习俗,凌晨或午时到河边及水井中打水,据说此时水长年不腐,可明目,可做药用。《张棡日记》中曾载:“是日端午节,夜三句钟后同内子早起,至厨房唤雇工同舟子划山边载山水,俗谓之‘重午水’”。

  端午的本土爱情故事

  陡门村,地处楠溪江下游支流陡门溪源 头,东邻乐清市中雁荡山,西近永嘉县城上塘,是海拔600多米山上的一个村庄。陡门村 古名轰川,相传古代乐清的一名女子嫌山区无河不能划龙舟,而不愿与陡门陈氏成婚。男方为迎合新娘心愿,便召集乡里的能工巧匠,特地在村涧中筑造陡门,闸门一闭,从村口到村中的一条一千多米的小溪便成了波光粼粼的河面,锣鼓喧天,龙舟竞渡。如今,往事已消逝在历史中,而陡门闸遗址仍在,后人便称该山为陡门山,村名因此而来。

  温州县(市、区)端午特色风俗

  文成:月初四过端午

  温州大部分地区都是五月初五过端午,唯文成南黄坦、西坑等地则是五月初四过端午。俗传说明代刘基不愿做元朝的官,隐退家乡行医济事。这一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朵后,立即动身,当地父老难以挽留,但为了表示欢送刘基,乡亲们就将五月初四过起重午的节来,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四这一天,就定位当地特有意义的端午节日子。

  永嘉:割“柴头草”、打“月下水”

  在永嘉县,以往在农村,端午当天,人们要早上去山上割一捆“柴头草”,天刚亮就要去井里打来“月下水”,民间认为这是月光娘娘洒在人间的水,“柴头草”和“月下水”在端午节当天煮鸭蛋鸡蛋,寄望延年益寿、健康吉祥。

  乐清:用“野藤草”煮水洗头

  在乐清,每逢端午,长辈会从山上摘来一些野藤野草,不仅用来煮鸡蛋,还煮成热水用来洗头。民间认为农历五月是比较“毒”的季节,用野腾野草煮水洗头能清洁,避免因为“脏”“毒”引起的脓疮等。

  平阳:送“大孝粽”

  平阳有送“大孝棕”的习俗。父母中如果有一方去世了,第一个端午节,出嫁的女儿会包个大粽子送给娘家兄弟。担心家中兄弟因伤心而没有顾及端午节,没有包粽子。端午送大粽子是女儿女婿表孝心的一种方式。

  苍南:喝“午时茶”

  苍南有喝“午时茶”的习俗。老人们会山上采摘夏枯草、凤尾草、牛膝草等中草药,在端午节前熬成午时茶给孩子们喝,能祛毒助消化。也有的地方在端午节当天把草药加盐炒干,制成午时茶,存放着,遇到积食难化时冲泡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