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那些年的衣食住行,都在这些老照片中……

温州网 2021-02-17 10:31:17

  近日,#30年前浙江人过年穿搭#冲上微博热搜

  一起来看看,1991年浙江温州街头,穿的有多时尚!

  当年的“网红”发型你打几分

  往事值得回味,看看老照片中的温州,看看那些年,温州人的衣食住行。

  

  20世纪80年代,男男女女穿的毛衣基本上都是自己家人编织的 王曙摄于泰顺村头(1983年)

  1986年,花裙子已经飘满温州街头 萧云集 摄

  1986年,骑自行车的时髦女郎是街头的一道风景 王曙 摄

  温州女孩的服装一直很有个性,走在街上不用担心“撞衫 ”。图为 1985年的温州街头 萧云集 摄

  一家三口,穿着时髦衣裳在妙果寺服装市场选购新衣。王曙 摄

  村姑初描眉(1986年) 王曙 摄

  1986年,温州街头时髦的女青年 王曙 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温州宴席菜肴,冷菜有挂霜羊尾、豌豆芽、荸荠白、海蜇丝,热菜有三鲜汤、咸菜全鸡(全鸭)、八宝饭、酒炖河鳗等

  1975年,瓯菜大师叶国光妻子胡爱华被请去人家里为婚宴掌勺

  瓯菜大师叶国光作为山外楼的大厨被请到人家里,为婚宴做撑儿。

  住

  谢池巷,居士林对面(1985年) 王曙 摄

  20世纪80年代末,城里居民已用上煤气灶,但老房没电梯,人们还得手抬肩扛把煤气罐搬到家 王曙 摄

  20世纪80年代,住房拥挤,一家七八口人住三四十平方米的房子是常事,不少住户会将煤球炉放置在公共通道上。图为1978年,温州人民东路2号的一户人家,在用煤球炉做饭。王曙 摄

  1997年,温州城中还有居民生活用木制马桶。萧云集 摄

  1995年温州茶厂车间,后改建成“百好花园” 。孙守庄 摄

  行

  20世纪50年代,小南门河轮候客室。小南门河轮,多少年来一直承载着温瑞塘河水系客、货的运输。

  温州市区公交车通车典礼

  1958年4月17日,上海海运局的“民主 4号”客轮首航抵温。黄邦法 摄

  20世纪50年代末,上海客轮抵达温州港

  20世纪50年代,青年团员乘小南门河轮赴近郊春游。朱家兴 摄

  20世纪60年代的温州港客运站

  20世纪60年代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上街

  1982年的飞霞桥,推车行走的人们占满了桥面 孙守庄 摄

  1988年的温州市人民路与小南门口交叉口,街上的人们大多是骑着自行车 郑高华 摄

  1988年的瑞安门,每逢节假日,人山人海 孙守庄 摄

  1988年,温州街上过往的菲亚特排起长蛇阵 朱保钢 摄

  广利桥边的菲亚特(1989) 孙守庄 摄

  1991年,行驶在温州市区的菲亚特 朱保钢 摄

  1998年,金温铁路开通

  温州市助动车登记 王曙 摄

  解放南路三轮车(1989) 孙守庄 摄

  20世纪80年代,人力三轮车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一大交通工具 王曙 摄

  来源:温州日报全媒体综合,照片选自“壮丽70年·瓯越新时代”温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