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世界温州人大会推介项目解读
核心提示:分别根据金融业、总部经济、现代商贸等不同招商板块做一一解读。
现代农业:从荒田地到聚宝盆
文 许雅文
回到故乡,她是否和你当年走出去时不一样了?在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大地上,一分分田地流转起来,一分分田地集聚起来,原来的“荒田地”变成了现在的“聚宝盆”。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洗净脚上的泥土,走进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成为了上班族。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温州市经济突飞猛进,社会显著进步,特别是随着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大力推进,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要素逐步破解,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体制基础。
温州的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点167个、面积13.95万亩,在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3个,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5个,全市拥有20个中国“特产之乡”。
回望2011年,苍南县灵溪镇桃湖村在全县率先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工作,对全村土地进行整体流转。土地流转的集聚效应吸引了浙江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前来投资农业,并引领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
锦丰的成功,为温商们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当今的农业已经不是每家每户的小打小闹,而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本次推出的重点招商项目中,有29个项目属于现代农业板块。其中苍南县灵溪观光农业休闲城项目选址在灵溪镇桃湖村,项目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离沈海高速出口600米,104国道、78省道穿越其中。现有150亩红豆杉种植基地已经看到成效,全国生态文化村已在申报中。
来到灵溪镇,会有时光穿越的错觉,宋代状元徐俨夫墓、清代举人张超英纪念堂、桃湖宫等名胜古迹完整地矗立着。沉浸在水网密布的田园风光中,你会发现,原来故乡的云、故乡的水是那么的美。
旖旎的风光,可观的成效都是现代都市农业的魅力。因此,现代农业正在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孕育着无限可能,为温州经济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另外一条百花盛开、果香四溢的绿色大道。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温州共有300多家工商资本累计投入农业资金达50多亿元。更为可喜的是,温州著名的企业集团也纷纷向农业领域进军,如正泰集团投资有机茶、人民电器集团种植红豆杉、森马集团建立瓯柑基地,瑞安的雅林现代农业园、平阳的开心农场、瓯海的吹台山农庄等均由工商资本创立。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普遍实行公司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将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实现了工业和农业的高起点对接。
温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完善招商引资的配套政策、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优化招商引资的服务环境、完善招商引资的体制机制上开创新局面。“对落户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开设土地审批绿色通道,促进引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此外,我们还愿意为投资的企业主做好后续工作,在子女入学、入户、就业、社保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真正在温州放心、安心、开心发展。”
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到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中,再到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实现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这一环扣一环,正是现代农业的美好未来。
朱康对(温州市人民政府决咨委委员,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由于率先进行民营化和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从而出现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快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迅速向城市集聚的趋势。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潮流下,传统农业发展的速度远跟不上二三产业,农业在三次产业的比重迅速下降到只有3.2%的比例。温州也快速成为农产品纯输入地区。
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也逐渐扩大,从而也吸引了部分产业资本投向农业领域。有的到东北投资农场,有的在当地发展农业。随着产业资本的介入,农业发展的现代因素也在逐步积累。尤其是近年来产业资本开始投向现代农业以后,更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变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产业化开发,生态型产品,成为温州现代农业的新特点。尤其是台湾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引入,更成为温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市场驱动的同时,温州地方政府借国家重启农村改革试验区的东风,正在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流转,努力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相信有着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逐步优化的制度环境、日渐雄厚的资本实力、善于学习的企业家精神,温州现代农业肯定会有一个崭新的跨越。
先进制造业:引领产业层次提升
文 赵成功 李哲
2013年1月,在温州瓯江口新区,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给寒冬带来阵阵暖意:马达声、汽车声、搅拌声、打桩声,声声入耳;电话声、交谈声、呐喊声、往来声,此起彼伏。谁曾想到,这片曾经的荒芜海滩,如今竟是如此的人声沸腾;谁曾料到,一个“精卫填海”传奇,如今在瓯越大地正渐成现实。建城1700年后,在温州的东海之滨,一座133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新城正在崛起。
它的出现,不仅将原有温州的主轴向东推进30公里,把洞头组团纳入了主城范围内,使温州形成“一轴双边”的城市空间架构,即以老城组团、滨江-七都商务区、龙湾中心组团、灵霓半岛、洞头岛所构成,以居住、服务业、生产为主导职能的城市服务主轴。更重要的是,它天然契合了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突破了温州的土地瓶颈制约,实现了以瓯江为主体的传统产业带与沿海发展的新型工业产业带的交汇,为引领产业层次提升、支持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
这预示了温州在海洋经济时代“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思路:以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为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扼瓯江之咽喉,拥东海之万顷碧波”的地理优势,实现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重大跨越。为此,温州逐步调整产业布局规划,开辟瓯江口新区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以层次较高、行业较新、污染较少的战略新兴产业为带动,此次推出的88个先进制造业招商项目,正是它的具体体现。
就行业领域而言,集群性、关联性、新兴性是此次招商的“关键词”。覆盖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及电子信息、海洋科技、关键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88个项目中,明确要求发展光电产业的就有8个,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共有7个,汽车及配套生产的共6个,产业链整合、产业集聚、主导产业招商的特质显而易见。
在已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温州市瓯江口新区起步区,规划之初就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生态宜居城、新型创业园”的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定位,即在北部建造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南部发展低碳节能、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住宅区。
而“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称号更是重塑了温州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目前,温州正着手设立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引导基金,引进专业风投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风险投资和政府扶持资金向激光应用产业集聚。
张天长(温州市发改委党委委员、重大项目稽查特派员)
从发展阶段看,温州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办好先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夯实发展基础,仍是温州发展的要务。此次世界温州人大会推介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很好地契合了浙江海洋经济这个国家战略,大部分招商地块布局在温州沿海,许多项目选址落户在省级十四个大平台之一的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内,能很好地享受省政府推出的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红利。在产业选择上起点较高、产业较新、规模较大,强化了主导产业招商,如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项目,聚焦激光与光电产业、汽车及配套产业,符合国家科技产业战略布局,容易获得国家、省的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由于大部分项目利用海涂围垦形成的土地进行建设,这些招商项目具有政策处理简单、审批简便、建设周期较短的特点,有利于世界温商把握市场机遇,获得良好投资回报。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