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顺风车”要顺风需政府护航
核心提示:
半年多来,在上下班途中,郑州的300多辆私家车车主一直尝试着让陌生人放心搭乘自己的“免费顺风车”。他们的后视镜上都系着一条绿丝带,车的前挡风玻璃下还放着一个写有“免费顺风车”的绿牌。有不少着急等车的人从他们那里吃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更多的人选择了不信任。(5月18日《大河报》)
毋庸置疑,私家车空载,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私家车车主开展“免费顺风车”活动,既方便了等车市民的出行,温暖了社会,传承了雷锋精神,又减少了汽车污染,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可以说,“免费顺风车”一举多得。
但是,“免费顺风车”并不顺风,遭遇寒潮,从一开始参与活动的500多辆车减少到现在只剩下300多辆撤。关键是很多市民不愿意乘坐“免费顺风车”,宁可花钱等车,不信任“免费顺风车”车主,寒了“免费顺风车”车主的心。
不可否认,“免费顺风车”遇冷,不顺风,主要在于习惯于熟人型社会生活的中国人,不适应人口大流动下的陌生人社会,使得在当今的陌生人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尤其是很多人在“不要与陌生人说话”的观念影响下,不相信这个世界会有免费的午餐,始终是以怀疑和防范的心态对待和看待陌生人的好心与热情。事实上好心办好事得不到信任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郑州“免费顺风车”遇冷只不过是这种社会反应的一种。
然而,我们不能一味指责市民的这种不信任和怀疑心态,市民对“免费顺风车”不信任其实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应当理解。众所周知,现在社会上的黑车确实太多了,不少市民上过黑车的当,吃过黑车的亏,被黑车宰过,损失了一些钱财。说白了,就是被黑车整怕了。而且很多时候的确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些“好心人”的好心事只不过是骗钱的招数,这样的新闻报道在数量远远超过“免费顺风车”这样好事的报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有过经历的人不可能不怀疑“免费顺风车”。
要让“免费顺风车”顺风顺水,笔者认为,政府责不旁贷,政府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只让缺乏公信力的民间在操作。首先,交警、交通等部门严厉打击和严惩社会上的黑车,减少黑车对市民的危害,以消除市民对黑车的畏惧感。其次,政府和新闻媒体加大对“免费顺风车”的宣传力度,让绝大多数市民知晓“免费顺风车”这个事,尤其是要在本地的网站、论坛上发布包括“免费顺风车”车牌号在内的一些信息。再者,中国人习惯于熟人型社会的生活,这在短时间之内无法改变,因此政府和社区应当通过举办社会居民参与的集体活动,变陌生型或半熟人型的居民社区为熟人型社区,增进信任,为最方便的“免费顺风车”提供沟通和联络平台。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