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可为昨受审:休庭40分钟家属上街去买助听器

2013年08月15日 06:50:32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温州网讯 提起海鹤药业,大家更为熟悉的是其生产的左金丸、板蓝根等常用药。其前身更是赫赫有名——叶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距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

  这家走过数百年的本土制药企业,经受住了历史的风雨飘摇,却在温州金融风波中,因负债12亿元遭遇困局。

  是怎样的一个经营者,让这样的药企历经“重创”?曾经的海鹤药业掌门人叶可为也不明白,他说自己一心想要做实业,如今为何站在被告席上。

  昨天上午,叶可为涉嫌非法吸储13亿余元,在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

  人物名片

  被告人叶可为,男,今年53岁,高中文化。他曾是旅居意大利的华侨,当过银行职员,在意大利从事过16年的贸易,回到温州之后,结识了一帮在温州从事担保行业的朋友,创办了温州市百顺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之后,他涉足实业,从张福林、戴育仁手中,接过海鹤药业接力棒,拥有海鹤药业60%股份,成为该企业法定代表人。

  庭审现场

  家属上街帮买助听器

  昨天上午9时30分,身穿淡蓝色囚服的叶可为被法警押入法庭,走向被告席时,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到,差点摔倒。头发秃顶,一脸疲惫,看上去显得苍老,可他今年只有53岁。

  庭审开始,法官核对叶可为的身份,并说明他在庭审中的各项权利。法官多次问其“是否听清楚”,叶可为指指耳朵,说:“没有耳机(指助听器),耳朵里像发动机一样嗡嗡响,听不清。”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问叶可为起诉书内容是否属实、有否异议。叶可为把身体努力往审判席方向靠,侧着耳朵,说自己没听明白。

  法官发话:“这样审理,效果不理想,请叶可为家属马上回家拿或去买助听器,现暂时休庭。”

  40分钟后,家属上街买了一个助听器,交由法庭,让叶可为戴上。

  叶可为一家属称,案发前,叶可为已患有耳疾,不过那时没这么严重,大声点是可以听到的,但现在看来加重了。

  否认起诉书中所称的“系坦白”

  庭审恢复。戴上助听器后,叶可为仍然还表现出听得吃力,对一些问题“答非所问”。不过,对某些问题还是能作出明确回答。

  公诉人继续发问“起诉书内容是否属实”。叶可为回答,有个地方不属实,起诉书中称“叶可为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这个说法不对,“我没有坦白”。

  “那你对指控事实中的涉案金额及非法吸储人数等,有没有异议?”

  “对这些没有异议。”

  准备好长篇陈述词请求轻判

  因为叶可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情复杂,加之叶可为听力严重障碍,在2个多小时的庭审后,法官宣布当天庭审结束,将择期再次开庭。

  法警将叶可为带离法庭时,有家属朝他喊话:“一定要保重身体,你会没事的。”

  听到这话,叶可为忍不住失声痛哭。

  叶可为说,他委托辩护律师准备了一份长长的陈述词,下次庭审时,要把心中的话全都在法庭上讲出来,请求轻判。

  评戴育仁—— “他是天底下最大的骗子”

  “我在收购海鹤之前,并不知道海鹤是否经过审计。”说到这点的时候,叶可为显得很沉重。

  他说,他是一心想要做实业,从张福林、戴育仁手中接过海鹤接力棒时,他还帮戴育仁背了上亿元的债务。

  公诉机关指控的非法吸收资金13亿余元,叶可为称,其中5亿元用于支付利息,1亿多元用于投资重庆的酒店和写字楼,3亿元用于收购海鹤药业,帮戴育仁偿还个人欠款1.03亿元,替戴育仁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近3亿多元。

  戴育仁、张福林、叶可为是海鹤药业前后三任法定代表人。叶可为案是三人中首个审理的案件。目前,戴育仁案正在市检察院进一步查办中;张福林今年3月27日落网,案件尚在公安侦查阶段。

  据悉,戴育仁将海鹤药业和兴瓯医药的股份转给叶可为时,也将两个公司的一些债务转给了叶可为。为了能长远发展,叶可为认下了这些债务。

  叶可为说:“戴育仁是天底下最大的骗子,我相信了他的花言巧语。”

  面对巨额债务,叶可为将海鹤药业作为融资的工具,开始“以贷养贷”。

  有知情人透露,为了缓解债务,叶可为曾跪求戴育仁还钱。当时叶可为相当落魄,卖车卖表过日子。

  说债主—— “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

  公诉机关指控: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间,叶可为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以收购海鹤药业、兴瓯医药与重庆钰洲酒店、写字楼及资金周转等为由,并承诺给予月利率一分半至六分不等的回报,先后向80余人非法吸收资金,共计13亿余元。其中,其担保业同行、朋友及通过熟人介绍的人员共计38人已经报案。

  对于指控,叶可为说,他不认为自己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我是向特定人员吸收存款”。

  当公诉人问叶可为,和这38个人之间的关系时,叶可为显得很激动。

  “这些人大多是我的朋友、亲戚,还有担保协会的同行。一年365天,有360天,我和他们在一起。”叶可为从口袋中掏出一张被折得泛黄的清单,戴上眼镜,比照着起诉书副本,向法庭说明他和这38人的关系。

  “我从未涉足过制造业,更不懂销售,我经常向他们请教如何经营企业。”叶可为说,债主中很多是他的“良师益友”。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些昔日的朋友如今把他送到被告席上。

  谈投资—— “我就像负重的黄牛”

  “大家都觉得左金丸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其实完全不是。”叶可为很无奈地说。

  左金丸主要成份是黄连。“黄连材料进货价格被其他供应商垄断,从最初的37元每公斤暴涨到100元每公斤。”他说,黄连原材料价格在几年之间暴涨,生产成本与日俱增,几乎是亏本生产。

  于是,他便将借过来的1亿多元投资重庆钰洲酒店、写字楼。

  “因为全国适宜黄连生长的地方只有四川、重庆、湖南这三个地方。我想自己种植黄连,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叶可为构建了一幅蓝图,听说在重庆买家酒店很便宜,而且一方面可以将酒店抵押给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将这笔钱作为进入种植黄连的平台,建设属于海鹤自己的医药原材料供应基地。

  可是,这一切并不顺利。

  诚如他自己所形容的那样,他就像负重的黄牛,背负着“生病”的海鹤,同时又得去“开荒”。结果是,海鹤药业向法院申请了破产清算。

  诉委屈—— “公司举债度日,我没有选择跑路”

  对于如何面对困境,叶可为说,他是一个很执著、很认真的人。“即使公司举债度日,我也没有选择跑路。”他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海鹤药业。

  2011年8月,海鹤药业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利息。最后,叶可为告诉一些债权人,企业搞不下去了,表示愿意拿出个人财产偿还债务。

N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作者: 黄云峰 |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