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烧面 温州红日亭撩动外国小伙心(图)
核心提示:即使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心与心的距离,仅是一粥一茶一面
温州网11月24日讯(记者 张湉 通讯员 韩梦瑶) 这是高石第一次拿起中国菜刀。
11月23日早上,温州红日亭,这名来自津巴布韦的小伙小心翼翼地切起胡萝卜,并在切腌咸菜的时候偷偷尝了一口。面前这些一碗碗满满稠稠的粥和各色小菜,让他很是心动。
和他一道而来的阿涵和彩云同样忙得不亦乐乎。来自喀麦隆的阿涵是个非常勤快孝顺的女孩,喜欢做饭的她,切菜的动作很是娴熟。而乌干达女孩彩云,第一次见识到茭白,在边上人的指导下,不一会也切得有模有样。
他们几个都是就读于温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他们的身份看似与当前所做的事毫无交集,却因为一个叫红日亭的地方,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红日亭这三个字,对于土生土长的温州百姓来说,早已不再陌生。
这四十年间,他们和岁月一起见证了一杯杯解暑伏茶,一碗碗营养热粥从这个亭子里端出,来到老人、孤儿、环卫工、拾荒者,以及过路人的手中,风雨无阻,不计代价。而坚守在红日亭的爱心力量,也从最初的5、6个退休老人发展为现在的5、60人,其中年纪最大的88岁,最小的也已63。
“今天是亭子里两位老人的生日,他们把办酒席的钱都拿到这里来请大家一起吃长寿面。”红日亭的负责人之一孙兰香笑着说。经过改造提升工程,如今的红日亭已修葺一新,还专设了厨房和食堂,方便老人们轻轻松松地做慈善、送温暖。
在掌勺大爷的热心指导下,高石很快学会了用大筷子“抖”面条。他脸上写满兴奋。“我觉得这比我在家里吃的早饭都要丰盛。”
在高石记忆里,他80高龄的奶奶在远方的家里也会帮家人烧饭、洗衣服,但他的家乡并没有这样免费给别人提供食物的地方。
眼前的这群中国奶奶,撩动了这位外国小伙的好奇心。
“奶奶,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早上7点半施粥的呢?”借助陪同学生的翻译,高石边干活,边向孙兰香老人打听了起来。
“施粥是从2006年开始的,而烧伏茶是从1972年开始的,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几个老人操办,每天我们都要往来于九洲大厦的‘大本营’和红日亭之间,像蚂蚁搬家一样,来回运送桌椅、炉灶、食材和用餐设备,一天可能要三十多趟……”
“那你们有没有遇到粥烧多了没人喝或者烧少了不够喝的情况?”
“不会,早在喝伏茶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一天大概会有多少人来这里喝粥,每次都是煮刚刚好的量,不会有浪费,我们的材料也是一样,好心人捐的米和肉,再加上自己买来的,每次都能保证供需平衡。”
高石仍不“死心”,他觉得这样一个“工作不拿钱,热粥免费喝”的亭子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这些奶奶由于年纪过大而坚持不下去,一些人不按秩序乱插队,或者出现一人拿了两人份的情况。
孙兰香奶奶听着这个“一身黑”的小伙子提出来的问题,不禁笑了出来。“在这里工作的都是退休老人,这份工作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工作。一些年纪比较大,手脚不利索,但一直坚持留在这里帮忙的老人,我们会安排一些较轻的工作给他们做,每天都会有志愿者们帮我们维持秩序。”
就连资金这个看似最大的问题,也并没有难住红日亭。
老人们说,几乎每天都有不同价值的物资或爱心款送到红日亭,有附近居民,有路人,有从周边县市赶过来的,有从外地邮寄汇款的,还有在国外托亲戚朋友送钱来的。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参与捐款的好心人大多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只在工作人员多次追问下,他们才肯留下自己的姓--林女士爱心捐款500元,黄女士大米100斤,张女士10瓶食用油……
为了这份信任,这些中国奶奶会针对所有善款善物写下收据交给爱心人士,并在“乐捐榜”上展示所有物资去向,列得清清楚楚,接受公众的监督。
“是大家的爱心,才让红日亭经历40多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孙兰香感慨。
“开始免费发放长寿面咯!”这时,人群里一声吆喝。
中午11点不到,亭子里就排起了长队,队伍从亭子里一直排到了十米开外的大榕树下。
“来来来,大家排好队,不要挤,每个人都有的。”志愿者维持起秩序。
在施粥的日子里,为了让更多人吃到热粥,老人和志愿者们从来不私下吃一碗,大家都是自己解决了早餐才到亭里。同样的,这一次,为了不辜负大家伙的等待,老人们顾不上自己的肚皮,一头扎进发面的行列。
看到大伙津津有味吃着自己做出来的面,高石和他的小伙伴们乐到不行,黝黑的脸上露出一口洁白的牙。
冬雨绵绵,寒风凛冽,但温州红日亭里却一片暖意融融。
春去秋来,人来人往,数不清有多少个早晨、多少个义工、多少笔捐款、多少杯凉茶、多少碗热粥和多少个路人,在这亭子里匆匆而过。
“一碗粥,送出的是社会创新管理机制,显出社会公民意识;一杯茶,烧出的是社会自我修复,请来市民公众参与。”一位研究温州地方善治的学者如此总结红日亭现象。
对于常年活跃在此的人来说,“红日亭”是自发创造的第二个家,是道德、文化和情感的空间,社会各色人群在这里互动、互助,传递温暖,并乐在其中。这群自强、自理、自立、自治的中国奶奶,用最古朴的方式,为儿女分忧,为社会解难,引领善心实践走得更远。
帮忙洗完碗筷后,高石一行人即将告别红日亭。迈出亭子的那一刻,他转身对每个中国奶奶竖起了大拇指,一群老人瞬时笑开了。
“正能量九州传递,好作风千载继承。”红日亭上的对联成了奶奶们最生动的写照。
即使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年纪不同,但心与心的距离,仅是一碗粥,一碗茶,一碗面,而已。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