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感慨:炒房炒地不踏实 做实业才可持续

2014年01月06日 09:40:00来源:经济参考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炒房炒地让我感觉不踏实,做实体产业才是可持续之道。”东部沿海地区一位企业家说。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了东中西部10余省区市的上百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在经历了“炒房”、“炒煤”、“炒钱”等虚拟经济“洗礼”后,不少企业家的心态渐趋平静。他们渴望回归实业、创新发展。

  位于福州的中国软包装集团,从20年前开始做房地产,到近几年“脱虚转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企业。

  集团董事长翁声锦说:“做房地产不是长久之计,受国家政策、银行信贷的影响太大,虽然还有城镇化的支撑,但房地产业总会走向供需平衡。就像在欧美国家,城市里很难看到新建房产项目,城市房地产指数主要是二手房交易。”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翁声锦发展思路的转型。“我希望从生产聚丙烯膜向上游产业发展,于是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美国企业资金紧张的机会,花了3亿多元购买了美国最先进的丙烷脱氢技术,进入重化工行业。”翁声锦说。

  翁声锦把原先房地产项目的资金不断投入实体产业,实现了转型。目前,软包装集团已在上海、辽宁、河南、四川、福建5地设立了工厂,年产值达80亿元。

  “房地产业务下降到企业‘总盘子’的20%左右,看到实体产业源源不断产生效益,我心里感到很踏实。”翁声锦说。

  前几年“炒煤矿炒疯了”的陕西省神木县,煤炭企业在经历了价格大起大落后,心态也逐渐归于理性。

  “前些年大量资金介入炒煤、炒矿山,煤价疯狂上涨,人们提着一麻袋一麻袋的现金在煤厂门口等着要煤,都想捞一笔就走,根本没想好好经营煤矿。”恒源煤电集团副总经理、赵家梁煤矿矿长李世杰说,“经过这一轮洗牌,神木民营煤矿进行了整合,现在面煤每吨310元,块煤每吨480元,利润在40元左右是比较正常的。相比过去每吨赚三四百元的暴利,现在的状况更有利于煤矿健康发展。”

  心态回归理性的同时,很多实体企业家都在思考如何切实提高竞争力,加快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升级。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公司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特种树脂制造商,公司董事长高月静说,2010年以来,化工、冶金等下游行业产量萎缩,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在上升,蓝晓科技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型吸附分离材料,使企业产值实现稳步上升,2012年达到3.3亿元,2013年预计可达3.6亿元。

  “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实体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做得比竞争对手好一些,才能化危为机,立于不败之地。”恒安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许连捷说,当前经济形势复杂正在倒逼企业增强创新观念。

  说到创新,华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曾华生举例说,华星集团页岩气开发支撑剂的生产线都是自主研发,具有很高技术含量。“做实体产业就要坚持创新,这样才有竞争力。”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温网编辑|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