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故事:最初舍不得路费不回家 今年买软卧回家
核心提示:五天前,51岁的李学贵带着一家人回到老家安徽滁州。在外十多年,这是他回家最早的一次。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他多花了点钱买了软卧票。
李学贵为了大小孙女坐车舒服点,这次回家买了软卧的票。叶家佳 摄
温州网讯 五天前,51岁的李学贵带着一家人回到老家安徽滁州。在外十多年,这是他回家最早的一次。
早有早的好处,买车票不用排队,上车后不用人挤人。不过,由于大部分亲戚和老乡还在外地,习惯热闹的李学贵到家后反而觉得有些不习惯。这两天,闲得发慌的李学贵将三层小楼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坐等过年了。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他多花了点钱买了软卧票。
能回家比什么都重要
2000年,37岁的李学贵带着家人,来到温州。按他自己的话说,要不是被逼得没办法,他绝不会背井离乡。“那是我第一次出来打工,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不习惯,工作不习惯,什么都不适应。”
初来乍到时,李学贵几乎每晚都偷偷地抹眼泪。“尤其是妈妈常打电话来问我过得如何。一听到她的声音,我就更想家了,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而在妻儿面前,他却从不言苦。
打工头两年,工资微薄,一个普工一月只有700多元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李学贵一家的开销,“春运”这两个字与他无缘。“来回路费就要两百多元了,开头那两三年我们都没回家过年。”看着工友一个个地高高兴兴回家过年,李学贵的心情苦闷到了极点。
后来,转做了电焊工,收入高了,回家的路费也有了来源,李学贵便没有落下一次回家过年的机会。
软卧票睡一觉就到家
今年厂里放假早,加上小孙女第一次回老家,李学贵早早地就嘱咐儿子在网上买了自己跟老伴还有儿媳妇的三张软卧的票。
“以前我们买的都是临客站票,50多块钱一张,得站14个小时。”2008年,大孙女两岁,李学贵和老伴带着她回家,下了狠心买了两张硬座,结果硬座变“硬床”,孩子躺着,大人蹲着。“害怕她掉下来,我们俩一路用膝盖顶着,就那样一路蹲回家。”下车时,两人愣是半天没站起来。
“带着小孩上路,最怕人多,挤来挤去,顾不上。今年这么早回去,不用排队,不用抢票,特别顺利,真好。”软卧的车厢,暖和舒服,大家躺在床上,眼睛一闭一睁,家就到了。“就是小的太闹腾,一直哭,还非要脱衣服,结果着凉生病了。”在李学贵的眼里,这是一路上唯一让他揪心的事,但相比往年的熙熙攘攘,已经太幸福了。
回家早了不习惯冷清
“你要没打电话过来,我准备到邻居家坐坐,现在睡觉还太早。”昨晚6点半,记者联系上了李学贵。他告诉记者,儿子在江苏考驾照,儿媳带着孙女看外婆去了,老婆也回娘家去了,这两天,独自一人在家,冷冷清清,让他有点不太适应。
在李学贵的老家,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挣钱,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平常清冷的街巷得等到过年的时候才会闹腾起来。“现在路上都没人,我也没地方去,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休息得挺好,不过也有点闷。”
到家第一天,李学贵先去老父亲家“报到”,接着花了两天时间,在家将三层小楼里外洗了个遍,然后就“无所事事”了。“别人回家要买东西,我们一年就回来一次,东西买了也放在那里没人用,还得担心万一被偷了怎么办,所以干脆都不买了。”
李学贵说,现在他只盼着在外地的另外四个兄弟姐妹回来团聚。“他们一到,就可以开始走亲戚,串门,吃酒了,到时就热闹了。”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