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办教育:摸到过河的“石头”

2014年01月21日 07:42:01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教育,曾被视作中国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敢为人先的温州人,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不断地敲击着“壁垒”,试图在教育领域探路市场和未来……

  (二)“三元券”之智

  正因为“三元券”,远在贵州的周星增知道,温州将要有自己的综合大学了。

  周星增的母亲帮他认了100张。妈妈没读过什么书,平时不舍得买新衣、买好吃的,这一捐就捐出儿子小半年的全部工资。周星增明白母亲的想法:读了大学的儿子,更该为温州大学作贡献。

  于是1988年,拿着一封温大邀请函,周星增义不容辞回乡任教了。

  “当时就觉得温州大学,特别伟大。”周星增仍记得当年的震撼。

  校门口三根巨柱:一根代表政府,另外两根代表华侨和老百姓;还有“勤思楼”“爱乡楼”“任岩松礼堂”……当时有哪一所学校,能像温大这样,记录下一个群体奔走世界的足迹,记录下一个个老百姓办学的盼头。

  周星增由此在温州大学度过了他这辈子最辛苦的5年。一个人带两个班级加两个成人班,既当班主任又当教研室主任。他吃住在一间空教室,白天卷起铺盖工作,晚上打开铺盖睡觉。

  这就是人民办的大学。第一期4万平方米校舍,六成资金来自民间;自费就读,不包分配……金文斌说,温大创办在大学改革史上留下不少创举,而“三元券”的效应则对温州的教育格局形成更为深远的影响。

  认购“三元券”的时候,各地专业户愿意掏钱办大学,但提出另一迫切的想法:子女能否自费上好初中、好高中。

  民间的声音,到了改革者的耳朵,就是强烈的信号。

  “多形式出资是群众的创举,应该提供试验,满足要求。”金文斌回忆,1985年9月,温州大学完成计划内任务,还招收了30名自费生。同年,温州中学也为自费生开出一扇小门,试招25名自费生,集资费用3万多元,相当于一学期温州中学全部的学杂费收入。

  自费生、择校生的试验一石激起千层浪。1988年,《浙江教育报》为此展开一次全省性讨论。这场带着压力的争议没有定论,但自费、择校却伴着争议从温州走向全国。

  “三元券”不仅仅是社会办学的集资券,它更像一张张民间力量的入场券,邀请券。到了九十年代,自聘教师、自定工资、自主收费、自取汇报等“六个允许”政策,开启了温州民办教育发展的黄金十年,使温州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民办教育标志性地区。在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前多年里,温州顶住压力给民办教育开出了“通行证”,一个教育改革的“温州模式”由此应运而生。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记者黄之宏 孙余丹 |编辑: 金道汉|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