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女护士的“后童年时代”

2014年03月04日 14:42:53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首席记者李玉燕(右二)与女护士杨晓丽在操场上照看病人

  温州网讯 温州市区西山东路,大榕树,右拐。巷子尽头便是市第七医院(原民康医院),温州人习惯称之塔下精神病院。

  在那里接受治疗的是病人,只是,他们的病并非流血、受伤,而是“心病”。

  很多人对那里的印象并不好,呆滞、焦躁或者铁窗,绳索……

  和其他医院一样,那里也有一群“白衣天使”,除了护理病人和配合医生,与病人间的交流、对病人的管理成了他们最需掌握的基本功。

  杨晓丽便是其中一员,她很娇小,却能让人高马大的男病人们服服帖帖;她喜欢讲话,在与病人游戏的时候她甚至笑得比别人更开心……

  走近杨晓丽,走近精神病院女护士的“后童年时代”。记者用一天时间体验“白衣天使”,记录她们别样世界里的点点滴滴。

  在很多人眼里,精神病院里的生活就如一片灰色,单调、沉寂、缺乏生命力。

  然而,记者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贴身跟随杨晓丽的体验,却看到了很多的“出乎意料”,其实这里也有丰富的色彩——灿烂的红,温暖的黄,宽厚的棕,生机的绿。

  杨晓丽,今年37岁,2013年年初从市中心医院调至市第七医院,成为该院第一病区的主管护士。她负责的工作是管理病人,即与病人相处,并且管理他们。

  2月28日,连日的阴雨天气终于迎来一个太阳微露的多云。

  上午7点半,杨晓丽已经将上初中的儿子送到学校,自己再前往医院。

  8点不到,打卡,换上护士服,带上耳麦。这个耳麦是杨晓丽在去年8月份准备的,连接着扩音器。“我喜欢讲话,在这里还得很大声,讲着讲着声音就哑了。这个还是我老公帮我准备的,全院可能也就我配了。”杨晓丽说着,笑了。

  8点47分,杨晓丽和护士林小雷一起,集合病人,到操场上做运动。“今天天气好,明天可能会下雨,得让他们出来活动活动。药物会让他们软绵绵的,要是再不运动,骨头都要疏松了。”

  “××,纽扣扣好,动作快点。”

  “×××,你个子高,去打篮球吧,不然要胖死了!”

  “来我们跳绳吧,我来甩绳子,×××你跟我一起……对,跑进来,跳吧!1、2、3、4……不错嘛,都十多个了……”

  “来,你也来甩一下。”杨晓丽把手上的跳绳递给记者。彼时,记者穿着白大褂,将采访本放入口袋,也开始甩绳子。病人们对于记者这个生面孔都觉得新鲜,很多人加入了跳绳队伍。不自觉地也像杨晓丽般开始数数:“1、2、3、4……”看到跳得多的会惊讶,看到一个都没跳起来的也会笑。

  这时,最初踏入此处,铁窗给我的异样感觉已经冲淡了不少。

  杨晓丽能够记住每个人的姓名和特点,她四处看着,鼓励每个病人都要站起来运动。

  “他们都有点累了,我们拿糖果去。”晓丽笑着招呼我。9点14分,我随她一同回到护士台。与别的医院不同,在这里,每个护士都有一把通用钥匙,从操场到护士台需经过三道铁门,她说,这是约束,也是保护。

  洗手、拿糖。

  一袋子的糖,并非专门为病人准备,而是一些同事的喜糖,放在一起,他们自己吃,也给病人吃。“我们和他们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人,平等的。当然,这些食物也是能共享的。”杨晓丽很自然地说。而这样的“平等”还如去年年底,医护人员和病人们一起做饺子,病人做的饺子“胜出”,医生、护士、病人每人吃了一大碗;今年元宵节猜灯谜、做小汤圆,每个人都吃……

  糖对于病人的吸引力很大,他们快走一圈,打一个篮球,跳一下绳等等,都可以得到这个奖励。

  杨晓丽的调职对于当医生的丈夫来说支持并理解。而对于父母来说,却并不认同。他们曾十分坚决地反对,但拗不过想到专科医院试试的女儿,最终还是同意了。而她,只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适应。

  “这里并不危险,只要你学会对冲动行为的认识,清楚该怎样与病人相处。”在这里当了28年护士的金玉莲说。

  “有时我们也会受到伤害,就像昨天,有个护士带病人打篮球的时候被打到了,今天休息。可我们不能跟病人生气,他们不是故意的,他也道歉了。他们其实很单纯,有时候只是一群孩子。”杨晓丽说。

  10点30分,病人要回到食堂,准备吃饭。排队、数数,保证一个都不能少。这道程序,需要好几分钟,因为得确认了再确认。

  11点,准时开饭。

  “×××,你怎么又不吃饭啊?”“×××,你不能光吃菜,来,吃点米饭吧!”“要汤吗?汤还有的。”

  吃饭的时候,这样的话经常响起。

  午饭过后,病人先休息、吃药,再开始午睡。杨晓丽也终于能摘下耳麦,吃饭,午休,有时,她会和同事一起到景山爬山。

  有些病情较好的病人会接受康复治疗,下午,杨晓丽有时会过去看看。

  14点,物理治疗室,这里正进行第一节社交智能训练课,病人们自己要求,医院便开了课。7个病人,不时传出笑声。

  张丽君是康复科的主管技师,但很多病人会叫她“丽君姐”。她说,有些出了院的病人来拿药时,会专门经过她这里,打声招呼,问候一句。“说真的,这时候挺为他们高兴的,也很满足。”

  14点26分,娱乐康复科,这里有运动器材,有唱歌设备,有画画工具等等。在这里,病人称呼医护人员为“老师”。

  60多岁的市区人老郑在这里呆了三年多,曾经出院过,但控制不住,又被家人送回来了。“可能回不去了……”老郑在运动器材上运动了43分钟,穿着单衣,还得吹着风扇。说这话的时候,他是笑着的。

  15点12分,一个病人家属带着水果和蛋糕来探望住院的弟弟。这个弟弟离家七八年,家人都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去年年底接回,便送到了这里。看着弟弟吃了蛋糕和一个苹果后才离开。

  15点39分,病人们结束了下午的运动回到食堂,等待开饭。

  一个当天下午刚入院的病人小潘走到记者面前问:“我伯伯把我的衣服带回家了,我明天要回家了穿什么?”我被问得呆住了,不知道该回答什么。杨晓丽马上开口说:“明天让医生给你再检查检查,咱们哪天康复,哪天就可以让你伯伯来接你回家了。”

  然后,小潘嘴里念着走到队伍后面,排队等待开饭。

  17点,杨晓丽下班了。记者也脱掉身上的白大褂,这时才发现,原来白大褂“很重”……“白衣天使”平凡、辛苦而神圣,她们的乐观、敬业令人敬佩。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记者 李玉燕 摄影记者 李立 |编辑: 叶双莲|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