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赛】“心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
核心提示:“心常态”——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个乐观积极、坚毅冷静的正确心态,也就是总书记所讲的“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新常态”。
新常态不是理想态,而是现实态。“新常态”下我们面临各种风险和困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地方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快速扩张所导致的信用违约风险不断提高,流动性错配严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局部房地产市场风险巨大;劳动力供求不相匹配,人口红利日趋消失的同时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等等。
但是外事万物都逃不出“生一弊,必潜一利”的道理,从长远来看,“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长久的机遇和挑战。“新常态”下,如何快速适应新变化、新挑战?首先要做到“心常态”,转变思想观念,对经济增速下滑不必惊慌,关键是要掌握其客观性,尊重经济内在规律,顺势而为,对前瞻性地调整工作思路十分重要。
进入新常态,客观上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告别过去的两位数增长,由过去的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或次高速增长。主观上意味着我们不再也不应追求高速度,更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甚至不计代价追求高速度。但对于习惯于或执着于高速度的人而言,也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感。以平常心来看待新常态,一方面意味着不必对经济速度减缓产生焦虑感。另一方面,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增长速度去之而后快,将GDP视为万恶之源,刻意地人为去压速度。
“心常态”——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个乐观积极、坚毅冷静的正确心态,也就是总书记所讲的“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
面对“新常态”,我们需要调整观念。过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了,我们都是缓慢地、事后去认识并被动适应的。现下“新常态”提出,让我们可以及时、主动、有意识地对我们面临的新阶段的一些特征进行认识。无论企业、政府,还是政策制定者,我们都可以通过主动地转变来适应。从企业来讲,要适应结构调整,从粗放到研发;二产方面要多发展,产业方面要发展服务业;不要在传统产业上铺过多产能,铺老摊子、旧摊子。要改造、提升,发展前瞻性、战略性的产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政策上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既不能再盲目追求高速度,也要防止过度下滑。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