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电影剧组12月来取景的瓯柑园,有何魅力?
核心提示:远处是泽雅库区的碧山绿水,近处是依山而种高高低低的瓯柑树,树上金黄色的果子如同灯笼,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着明黄的光芒。
瓯柑树上满是金黄的果子。
熟透的瓯柑金光发亮。
泽雅山脚下有大片瓯柑树用上了黑色遮阳网。刘娜筱摄
温州网讯 为拍橘园,《橘子红了》电视剧剧组找到苏州东山橘园;为拍瓯柑园,《瓯柑之味》电影剧组日前找到泽雅镇的南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这里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了剧组的目光?
远处是泽雅库区的碧山绿水,近处是依山而种高高低低的瓯柑树,树上金黄色的果子如同灯笼,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着明黄的光芒。1月7日上午,当记者站在泽雅海拔300多米高的南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放眼望去,满眼是硕果累累的丰收画面,不禁有了“跃跃欲摘”的冲动。此观光园是温州目前全部通过游客自助采摘的规模瓯柑基地。不久前,《瓯柑之味》电影剧组前来取景后,拍摄时搭建的木头房子和箩等道具依然保留,成为新的景致。
瓯柑观光采摘最迟可到清明节
南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因为朝南,冬日的早晨已是满山阳光。观光园位于泽雅镇垟坑村后山,面积500多亩,其中已结果的瓯柑面积200多亩。与别的基地不同,该基地的瓯柑不是按传统存放方式出售的,而是通过农业观光、亲子体验、果树认种等销售模式。
“我市的瓯柑每年11月下旬小雪前后采摘完毕,采摘后须经储藏转色、转味后方上市销售。而我们的果子是长在树上全部自然成熟,然后全部通过游客上山亲手采摘销售,鲜果采摘时间最长可达半年,最迟可到清明节前后。”基地负责人陈炳銮介绍。
“吃吃看,味道很好!”陈炳銮边走边摘了一个瓯柑递给记者。
这些果子表皮已黄透,剥开,果肉饱满,色彩鲜艳,入口后果肉柔软化渣,成熟后的果子甜度很高。
“因为果子在树上自然成熟,而且种植地山高,水好,空气好,阳光充足,无公害种植,味道自然好!”陈炳銮解释。
陈炳銮介绍,自己在泽雅经营农家乐餐饮已有20多年,是温州市农家乐协会秘书长,前些年赴台湾参观考察观光农业时,发现台湾很多水果基地均采用采摘观光游的模式,这一模式既省人工费用,也减少了存放的烂果损失。
那么,温州的气候是否适合进行瓯柑采摘观光游?陈炳銮先在几棵树上做实验,发现瓯柑的耐寒性强,果子在树上可以过冬,而且通过遮阳网可以防冻保温。延缓成熟。
满园硕果引来电影剧组取景
瓯柑是温州的特产,而瓯海是瓯柑原产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瓯柑之乡”称号。
2014年12月,温州市文艺精品创作影片《瓯柑之味》在温开拍,由曾在《家有儿女》第三部和第四部扮演小雪的青年演员宁丹琳主演。剧组在瓯海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南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并一眼相中。
陈炳銮介绍,电影《瓯柑之恋》场景中的大部分瓯柑园画面都取自他们的果园。在拍摄的一周内,导演多次称赞采摘园优美的景色,他在多个镜头中还客串了一回“演员”。
记者在现场看到,电影拍摄取景时搭建好的果园看管房和箩等道具依然保留在果园内。陈炳銮称,这些拍摄道具要当做观景台留下来,而且有些剧照和剧组的合影照也将悬挂起来,成为观光园的新风景。
采摘游带动新居民吃瓯柑
瓯柑是珍果良药,民间有谚语“端午瓯柑赛羚羊”,但瓯柑略有苦味,温州地区以外的人一般很难接受这一口感。
陈炳銮介绍,南山观光园自2013年开始向游客开放采摘,当年10万斤全部采摘完毕。2014年,观光园正式全面启动团队、散客采摘游,还有一些提供企业认养。在天气晴好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家长带着孩子和亲朋好友前来体验采摘的特别多。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期间,该观光园每天要接待一千多人的团体与散客,果园管理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目前,果园内有三分之一的瓯柑已被客人采摘,留下还有约20多万斤的采摘量。
最让陈炳銮高兴的是,2014年前来采摘的游客中,有不少是外地口音的新居民,他们也慢慢接受了瓯柑的口味。
陈炳銮说,自己的农家乐餐饮店就在去往观光园的沿线,可与果园采摘游进行有机融合,有吃,有采摘,自己的农家乐就可以真正地“乐”起来。
据了解,温州市瓯柑种植面积5.6万亩,年产值2.4亿元。2003年,瓯海区全面启动“瓯柑西扩”工程,尝试将瓯柑从平原种植发展到泽雅山地种植,现已在泽雅形成森马、南山等多个初具规模基地的瓯柑产业带,并通过泽雅景区客源带动,让农业休闲观光产业慢慢发展起来。
>>>泽雅部分瓯柑采摘果园
●南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不设门票,客人可以随意吃,采摘下来的果子价格按3元/斤收费。无论是散客还是团体,都可以不用预约,园内始终有工人在。
“南山”采摘路线:市区—温瞿公路—泽雅镇—泽雅水库山脚左边上山公路—纸山景区方向—垟坑村—村口道路右边山上公路有泽雅南山生态瓯柑采摘路牌。
●森马农业泽雅万客丰瓯柑基地:留了30—40亩面积供游客自助采摘,门票10元/人(10斤起免门票),采摘价格为5元/斤,最迟可摘到端午节。
本文转自:温州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