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提升 温州各方代表这样建言
温州网讯 衣食住行,人生四大事。其中,尤以“住”最牵动人心。如何做好“住有所居,住有所适,住有所安”的文章,是政府部门的必修课。近日,市政协十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围绕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针对与会政协委员、智库专家、社区居民代表的发言,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此次会议的协商意见先后作出批示,肯定市政协的协商意见很有价值,建议意见将吸收到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提升方案之中。
老旧小区量大面广,市政协调研组提五点建议
围绕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这是今年市政协年度重点协商课题之一。前阶段,市政协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和村(社区),就我市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提升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调研,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情况。
会上,市政协城建资环委主任周晨晖代表调研组汇报调研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的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然而,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早期建设的城市老旧住宅小区与我市良好的宜居环境相比相形见绌,与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相比日趋滞后,已成为当前我市城市建设中亟需改进和加强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建设标准低,公共配套设施不全;房屋本体和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小区存在各类安全隐患;小区物业管理相对滞后。
据调查,我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计280个,涉及住户9.28万户、涉及建筑面积935万平方米、楼栋2611栋。其中,市区合计257个,涉及住户8.62万户,涉及建筑面积844万平方米,楼栋2325栋。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大量时间、资金和精力投入。虽然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比老旧小区总量,仍是杯水车薪,同时存在整治改造的标准不高、不彻底等情况,并在要素保障、统筹协调、房屋安全、后续管理等方面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
居民代表诉苦,智库专家支招,职能部门现场回应
横河南新村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典型的老旧住宅小区。鹿城区蒲鞋市街道横河社区书记兼主任吴海燕表示,虽然小区近几年陆续完成了管线的上改下、污水管网整治、燃气管道铺设等工作,但在小区交通微循环改造、加装电梯、屋顶漏水、危房改造、高树修剪、小区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她建议,政府部门在改造资金方面给予保障;在政策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最后她呼吁相关部门帮忙出出主意:如何为老旧小区引进物业,加强管理?
作为市政协智库专家成员,市规划信息中心主任杨介榜全程参与了此次调研活动。他认为,今年以来,国家层面频频释放信号,表明已经意识到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性。我市老旧小区量大面广,应充分利用国家层面的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打造温州改造模式。
他建议,应根据建设年代、标准、质量等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改造目标和实施要求,在整体上把握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水平,实施制定“一小区一方案”。
对于现场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与会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也给出回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老旧住宅小区改造主要分为拆除重建和局部改造提升等两种方式。前者需要根据新的建设规范和设计标准要求,重新调整和编制规划。后者则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规划微调并论证,满足改造提升需求。而在加装电梯方面,应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服务、更加便民。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应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对乱搭乱建现象做一次清理。特别是部分老旧小区的楼顶的确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有的居民甚至修补多次无效。建议对需要实施“平改坡”的楼顶做统一规划和设计。小区基础设施应统一整治,消除消防安全隐患。至于道路绿化问题,我市整体上虽然有提升,但市管道路好于区管道路,区管道路又好于街道社区的情况十分明显。因此,要在社区层面建立完善的管养机制,保障经费,优化布局绿化空间。
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上级部门对政府在老旧小区改造上的投入是有具体要求的。在资金筹措上,应争取中央资金,坚持政府和居民自筹相结合,同时配合一定社会投入的原则。他建议,老旧小区改造应对接好城市发展规划,科学选择试点小区改造项目,测算改造项目整体投入情况,为今后的试点铺开打好基础,保障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副市长李无文说,老旧小区是当前温州城市建设的安全隐患之一。目前国家政策导向已从棚改转向老旧小区改造。温州应紧抓政策红利,在保证居民意愿的前提下,有效平衡资金,坚持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整合资源,做好政策保障,全力争取财政补助和金融支持,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
委员声音
市政协常委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吕朝晖:
坚持“街道负总责、各部门配合”的责任制度
我市从1997年起就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但由于每次改造的资金所限和长效管理机制缺失,导致改造成效不显著。建议应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物破损、环境脏乱差、市政设施不完善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建议成立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居民”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坚持街道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负总责的责任制度,各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工作。
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范围加以明晰,根据居民的意愿和建议,提供更多实用的个性化菜单。明确改造内容,包括供水、供电、供气、弱电(通信、有线电视)、市政道路等,以及小区范围内的房前屋后绿化美化等改造提升项目。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应尽可能简化流程和审批程序,落实资金拨付。由市住建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各区、管委会提出的改造需求组织审查,确定下一年度项目安排和资金预算,编制改造计划。
市政协常委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静:
突破难点重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首先应明晰改造对象和事项内容,针对我市老旧小区量多面广的特点,分门别类、有效施策。围绕群众最关注的需求、最吐槽的难点重点加以突破,将内部道路、供电照明等基础设施,养老抚幼、便民商业、绿化停车、体育活动等服务设施,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内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加强顶层设计和管控,细化措施办法,包括工作流程、申请条件、改造标准等。分区施策,合理确定改造方式,建议由住建部门对老旧小区的区域分布、用地及建筑规模、建设年份、现状建筑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牵头单位制定实施计划,逐步开展收储、置换等政策处理工作。细化方案设计,按总平方案建设实施。个别小区也可根据片区人口结构、群众生活需求等进行适老化、儿童友好型改造。
市政协常委
市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方岚:
积极利用国家政策红利,解决资金问题
我市核心城区仍有大量老旧住宅区,且普遍存在房屋年久失修、线路管网老化、配套设施缺失、道路系统破损等问题,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当前制约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最大的难点是基层推进。建议确立“政府主导、街道主抓、业主主体、社区主动”的工作格局,强化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
对现有老旧住宅小区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准确掌握老旧住宅小区的房屋结构等基础数据。落实市级负责、住建牵头、部门配合、街道实施、业主参与的工作责任,明确房屋权利人承担房屋维修养护的主体责任。
资金保障是最基本要求。温州在这一轮国家旧改工作中应积极主动,利用政策红利,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建立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解决改造资金问题。
市政协委员
市设计集团风景园林设计院院长吴安定:
实施“共谋共建”理念
让群众成为小区改造“主角”
目前我市老旧小区存在三大问题:部门和群众参与的问题,群众认为改造是政府的事情,而非小区和居民的意愿;较为突出的民生问题,老旧小区绝大部分是单位自建房、早期的统建房和拆迁安置房等,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安全隐患较多、配套管理落后的现状;缺乏长效管理的问题,老旧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热情不足。
建议实施“共谋共建”的改造理念,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变“要我改”为“我要改”,调动老旧小区居民参与改造提升的主动性,让群众成为小区改造“主角”。建立健全老旧住宅小区维护管理长效机制,鼓励、指导小区引入物业服务管理或建立自治管理,使改造提升与长效管理相衔接,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相协调。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朱斌 通讯员 叶艳琼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