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也能保护海洋环境? 温州将建全国最大最北红树林

温州网 2020-11-06 07:51:00
全国最大最北红树林有什么特殊之处?它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全市红树林规划怎样?记者采访到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有关负责人来解答。

温州网讯  近年来,温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科学利用为主线,全面推进“南红北柳”“蓝色海湾”“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

今年,温州成功申报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包括苍南县沿浦湾海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龙港市鳌江河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该项目实施后,我市将建成中国最大最北海湾红树林湿地、河口红树林湿地。到时,温州全市红树林湿地面积将增加一倍,全市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空间将有效提升。

全国最大最北红树林有什么特殊之处?它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全市红树林规划怎样?记者采访到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有关负责人来解答。

龙湾海洋特别保护区。

防风消浪、净化水质

“潮汐森林”拥有奇妙能力

红树林素有“潮汐森林”之称,是落实“南红北柳”“蓝色海湾”等重大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载体。红树林喜热,在现有的50多个品种中属秋茄树种最耐寒,温州分布有全国纬度最高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早在1957年,乐清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人工种植红树林的品种就是秋茄。

驱车过乐清湾,滩涂之上的小小红树林看着不太起眼,但它长期适应潮汐,形成了独特的支柱根、气生根,有着发达的通气组织和致密的林冠外貌形态特征,能够抗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同时,红树林还对海水中的氮、磷、有机物质、有毒重金属有着较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能改善滩涂地质。据介绍,红树林底泥对重金属铬、镉、铜有92%的去除率,对镍和锌有88%的去除率,水质净化效果明显。

岸线红树林繁茂,这些植物群落更为海洋动物、鸟类提供栖息和觅食的理想生境,为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今,红树林种植成为了我市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手段。在近十年的努力下,全市红树林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品种更加丰富,正在逐步形成全国最北、最大面积的“潮汐森林”。

守护红树林、修复海洋生态环境

助力我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4月,《温州市“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将全面提高滨海生态产品持续供给能力,使公众拥有健康美丽的海洋环境。守护“海洋卫士”,保护和修复好红树林,对建设海洋生态环境有着积极引领意义。

据统计,目前我市有滨海湿地资源近50万亩,其中潮间带滩涂近20万亩,分布于乐清湾内湾、中湾、洞头霓屿北片、瓯江口浅滩二期、沿浦湾等区域,其中适合红树林种植的面积有近2万亩。

记者了解到,我市已建成7个海洋保护区,总面积640.74平方千米,数量和面积均位于全省前列。按照《温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6—2020年)》,近年来,我市推进了乐清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洞头霓屿红树林海洋公园、温州龙湾海洋公园南岸、飞云江和鳌江口沿江景观带、苍南沿浦湾红树林海洋公园等自然淤积滩涂红树林适宜区选划和谋划扩种工作。2019年4月,省政府批复设立了龙湾树排沙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作为瓯江口重要自然滨海湿地,红树林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多亩。

洞头区霓屿正岙红树林

苍南县沿浦湾红树林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严守海洋生态红线,严格执行《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加强对河口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红线区和重要滨海湿地海洋生态红线区监督执法力度,防止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的消失破坏和退化,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同时,进一步扩大红树林种植范围,规范生态修复项目的技术路径,加强护林造林的科学性、系统性。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琳

通讯员 黄涛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