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追光者致敬
阳光穿透薄雾的时候,露水会倒映灿烂的朝霞,秋意正浓。
今天,是我国第24个记者节,正如中华传统24节气是一个轮回。
今天,恰逢立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立冬是享受丰收的时节,也静待春的到来。
从晨光熹微,树影斑驳里透过的第一缕阳光,到夜幕渐深,月影婆娑中拉开的下一场星河灿烂序章,发现新闻,永远在路上。
四季轮回,时光荏苒。
是记者,行走在光阴里,倾听时代的潮音;
是记者,行走在光阴里,传递时代的温度。
一支笔,写理写情,向深处追寻;
两条腿,探真探实,向远处奔波。
记者,记着!
记着初心,记着担当,记着坚守。
记着时代,记着社会,记着大众……
今天,向追光者致敬!
温度新闻客户端
郑特
记者“真正”的故事
我知道马真正老师,是因为棋王丁立人。马老师认识丁立人是在2000年,那一年,丁立人8岁,马老师才刚开始工作,20出头,而我还在牙牙学语。那一年,马老师还是小马,后来,慢慢地,他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小马哥”。他“追”了丁立人23年,把丁立人追成了棋王,他也“追”了体育这条线20多年,把自己追成了“温州体育记者一哥”。
这次亚运会,他成为“火炬传递手”,而我也有幸以摄像记者的身份参与亚运报道。每天看小马哥的“马到杭城巧拍亚运”专栏,感受他的妙笔生花。小马哥带着我们化身时间管理大师,各大赛场来回转场奔走,混采区精准卡位、撰稿与时间“赛跑”。拼尽全力挤到采访前排,只为拿到第一手资料;绞劲脑汁写好新闻报道,只为带来最前沿感受;背着长枪短炮“负重前行”,只为用镜头诠释运动之美。
我感受到,新闻人的诗意与激情从未缺席,前辈们的坚守与热爱依然澎湃。
新闻综合频道全媒体新闻中心
池凌子
以奔跑的名义
杭州亚运会闭幕近一个月,但火炬手们在温州激情奔跑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作为火炬传递直播执行团队,我们也以奔跑的状态,将亚运火炬在大美温州传递的感动与美好,呈现给世界。
为了解说好每一棒火炬手,介绍好温州,中心频道总监室牵头成立直播团队文案组,多次通宵达旦,对170位火炬手两万多字的解说词进行了五轮的精雕细琢;
为了打磨好演播室嘉宾解说词,大型活动部徐文乐主任连续一周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在解说词中提炼出火炬传递线路的三个维度之美;
为了获得精准的线路数据,编导李凌凡持续暴晒徒步,使用滚轮测距仪,精准测算170棒火炬手传递时间和距离;
在模拟演练环节,我们直播团队多次在深夜里全线实地踩点,记下每一个亮点点位和城市航拍最佳角度,每一位摄像、编导、记者都在奔跑中挥洒汗水。
通过“5+2”“白+黑”反复演练,我们最终实现火炬传递直播9.2公里、170个点位零失误。既传递亚运精神,又讲述了温州好故事。
温州晚报
薛样洋
18个问号
今天我讲述的主角是一位在新闻战线上奋战了27年的老兵,也是我新闻工作上的引路人——温州晚报副总编辑周丽峰。这是一段他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型融媒寻访活动的背后故事。
在一次策划会上,我偷偷拍下他的一页工作笔记,一共有18个“为什么”和“?”。我们寻访海丝,他也在不断寻找如何做品质新闻的答案。他说,寻的是场景,是过程;访的是细节,是故事。
他带队寻访的是整个活动的第一站泉州和收官之站苏州。寻访团队要透过严谨的史料,努力寻访鲜活的现实。
鲜活,很多时候是用脚步走出来的,生动大多来源于现场。三天半的采访时间,他带领团队分别走了12个点和15个采访点。
在泉州,发现了一个与温州朔门古港出土时一样的“谢置”碗,成为链接这两座海丝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泉州博物馆,因为他对讲解员的一句感谢,意外获知讲解员的父亲竟是当地研究温州状元王十朋的专家;在苏州,因为他的等待,收获了“中国老年车市场”头部企业一位“温二代”的创业传奇和一家三代人接续奋斗的创业故事。
广播中心
刘希竞
遇见·信赖和被信赖
我们科林工作室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团队。
我们没有时间概念。初到团队时,大量的投诉让我窒息,我们几乎二十四小时全程待命,甚至连做的梦都与投诉有关。
我们没有空间限制。今年3月,一位旅居加拿大的温商给科林工作室打来远洋求助电话,称公司长期被温州一家代理商拖欠货款,人在海外,处理纠纷非常不便。科林工作室想办法、找对策,最终帮他拿到了货款。这样的案例,跨越时空界限,每天都在上演。
我们有的是老百姓的口碑。团队负责人科林老师更像是一名“坐诊医生”,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为公平正义“问诊把脉”第一线。每件复杂的投诉,总能让他找到法理之间的平衡点。
我们有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传统媒体影响力日趋下降的严峻形势下,科林工作室依旧被公众信赖,节目热线每天爆满,我们与时俱进,打造多媒体互动平台,每年处理的各类消费纠纷和舆情投诉达数千件,我们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初心。
温州都市报
张思思
看见光
这是一个“点亮”的故事。巴尔梦,7岁藏族女孩,来自四川壤塘县南木达乡。她的左眼发白,只能看见“半个世界”。是记者深度筹划的“温心守护工程”,为她做了角膜移植手术。从此,她的眼睛,亮了,有光可追,有梦可做。
这是一个“重塑”的故事。布德尔森,新疆哈萨克族少女,双手先天性畸形。是记者四方筹资的“大拇指工程”,走进西部,给她做了矫正手术。从此,她不再羞于藏起这双手,一路生花,大放异彩。
这是一个“还原”的故事。色尔忠,13岁的四川阿坝壤塘藏族姑娘,她与妹妹从小深受脊柱侧弯变形的痛苦。是记者共同发起的“脊梁工程”,让姐妹两人挺直了腰板。从此,她们不再被身体所困,步履不停,奔赴山海。
这位记者,就是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负责人陈忠。
26年来,陈忠作为策划者、实施者、报道者,带着明眸工程、大拇指工程、脊梁工程、肤生工程、圆心计划、童心筑梦工程等50多项公益服务,行程可绕地球12圈,募集慈善款物1亿多元,惠及60万多人。
经济科技频道
张海韵
看见
新编瓯剧《张协状元》,被称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5000多G的拍摄素材,跨时近一年的跟拍,看见制作室外的日落与日出。
在央视戏曲春晚现场,4个人,两台机子,从彩排首日蹲到正式演出,记录着台前幕后所有人的故事。
《戏从温州来》在南戏博物馆首次展演。不到5天的筹备时间,7个温州特色剧种,舞台见证了《戏从温州来》的启幕,它从文艺家联盟出发,一路“出圈”。
如果说戏曲是中国式浪漫的独有表达,那么专心专业的情怀就是我们温州人融媒平台前辈们、同事们身上的浪漫。
讲故事、做汇聚、谋产业,从文艺家联盟的运营到“戏从温州来”的深度参与,到音舞诗剧《温州温州》文艺基金项目的即将实施,我们讲好文艺家创作故事,汇聚放大文艺家资源效应,参与基金项目的申报运作。在媒体深度融合下,“温州人融媒”搭建深广的全媒体产业平台,讲好温州人故事,把“人”的资源联动起来,谋划温州人经济的产业发展。
我看见,一群转型发展的媒体人,正在创造美好的媒体新时代。
团队代表发言
温州日报文博会团队
苏亦锋
十年慢“熬”
不久前刚落幕的第十届温州文博会,不论展会规模、观展人次和交易额均创历史新高。刚刚收到消息:2023第十届温州文博会入围“2023年度中国品牌展览会”。至此,温州文博会已获得多项全国行业品牌大奖。
台上四天,台下十年。
这是我们团队十年来聚焦于办好文博会,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磨炼和打造专业策展招商团队、后勤保障团队、高效宣传推广模式等所带来的回报。
台上的四天,更是我们70多人的执行团队,在过去一年中,以6个大组、20多个小组奔波不息、精心打磨的成果。团队中,有人积累9年以上“策展”和“布展”经验,招商、洽谈、布展经验老道;有人10年活动执行累计上百场,执行经验丰富;也有人常年服务展商嘉宾,娴熟酒店、交通等各业务,展会期间能把上千名展商嘉宾的接待安排得井井有条。今年,我们还首次尝试引入中医文化,2号馆三因方中医展位,4天总共接待1500多人问诊,光乌梅汤就送出8000多份。
温州文博会,期待下次更美的相遇。
温州都市报亚运宣传和活动执行团队
陈侄辉
极限挑战
杭州亚运会,是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成立以来首个跨平台执行的大型活动。
通过半年多的筹备,以设计满分的成绩,成功拿下场馆景观设计制作资质,成为全国14家服务供应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有资质的媒体单位,为媒体融合探索走出一条新的赛道。并且,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陆续拿下三区城市景观、三个训练场、三个亚运分村的景观服务项目,还争取到火炬传递温州站活动的全程执行。
为了呈现龙舟运动中心的“公园式”景观,我们团队先后20多次赴杭州亚组委汇报,出了30多套设计方案,单单景观PPT就多达10328页;火炬传递温州站全程9.2公里,沿途一共79个岔口,我们来来回回走了不下20趟,地上的点位贴就是我们用“仪器+人肉”测距的双保险方法,在一个个无人、少车的深夜,趴在地上一张张贴出来;为了烘托传递沿线热闹气氛,我们连夜赶制,陆续设计制作了大批物料;火炬传递活动的仪式执行要求精确到秒,需要和直播信号、演出节点、沿途方阵以及车队投放等板块无缝对接,我们自豪地做到了分秒不差。
视觉数字中心“温州+”
城市爆款短视频团队
叶青
较个Zhen儿
从今年3月刊发第一条短视频——《花漾温州》,“温州+”系列短视频带着温州标签,从不同切口记录温州。
可归纳为城市形象微输出、城市形象软输出、城市形象智输出等“三个纬度”:影视技术赋能中心工作,“硬选题软着陆”,为严肃的题材找到轻盈化表达途径;城市形象软输出上,对人文类的题材内容进行挖掘和塑造,用诗性的表达来诠释内容;城市形象智输出上,运用数字化手段,让大家看到更多的影视技术如何实实在在地被运用。
“温州+”形象塑造的背后,是重事前策划、重高效执行、重呈现细节、重传播效果等“四重”:我们的较真从选题会开始,每一条短视频都不是信手偶得,于大背景下寻找小切口,让视频接地气、有烟火气;重高效执行,在亚运赛事的短视频创作上体现得最彻底,我们采用内外协作,记者在赛场上拍摄的手机视频,直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发回机房,编导马上根据发回的内容创作短视频,场内场外“双轨并行”;短视频创作,我们要求音乐、字幕出入方式、画面特效节奏完全卡点;一条短视频成片后,还改进多个版本,并在各自视频号预览,以确保最佳传播效果。
温度新闻内容组团队
潘捷
路在脚下
温度新闻客户端是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的第一个标志性产品。
作为先行先试的新阵地,重担之下有重压,前方没有作业可抄,我们就埋头赶路,一场场硬仗地扛。在内容生产方面,温度新闻紧盯时政报道主战场,抓住主方向,发挥主动力,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民群众关切话题,创作了一大批有创意、有深度、有传播力的新媒体产品。
两会,我们在;亚运会,我们在;世界温州人大会,我们在;文博会,我们在;青科会,我们在……“温度”一直在现场;国内国际、文字视频、快讯深度、海报动图,h5、svg,还有便民服务、本土资讯、有福利、有社群、拼得了手速、抢得到红包。“温度”从来不冷场;重大新闻深一度、内容聚合广一度、视频制作鲜一度、IP打造潮一度、文化报道厚一度。“温度”原创“有咖到”栏目群贤毕至,作家张翎、蒋胜男来了,人类学家项飙来了,梅花奖得主方汝将来了,亚运冠军吕志武、育英微笑联盟何纪豪来了……
瑞安融媒体抖红专班
钱思童
疯狂新媒体人
我们是一群95后疯狂新媒体人。
团队初创时,我们关注国内热点,当时粉丝数量只有28.8万。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成为瑞安第一个百万粉丝的官方媒体,目前我们的粉丝数达132万,月均发稿800条,抖音指数最好成绩排全省第二。
从此,我们把重心转向本地原创。逐渐从编辑的角色转变为一线记者的身份,将全国热点事件落地到本地。“高考”“中考”“端午划龙舟”“味道人生”等题材,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今年中考、高考时,短短6天我们自己拍摄加剪辑了80多篇原创短视频,其中《高二学妹为学长学姐送祝福,即将踏上考场的少年们》点击量达1244万。
为了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热点话题,我们实行早、中、晚三班的排班制度,24小时随时待命,手机不离身。外出采访,两人一组,一边拍摄一边快速剪辑。采访现场的角落,环境嘈杂的人群,拥挤的公交车,甚至蹲在路边解决的一顿饭,都见证我们争分夺秒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今天,向追光者致敬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你们都是好样的!温州市政府发文褒奖见义勇为
社会11-07
-
温州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将建江海联运码头
社会11-07
-
记者调研温州十大产业:突破瓶颈,逐浪新蓝海
外地媒体看温州11-07
-
温州人喜欢买什么车?这份数据告诉你
社会11-07
-
温州这位乡贤10年捐1000万设奖培基金!13位校长获表彰
社会11-07
-
千年古坊如何活态出圈
社会11-07
-
乐清街头出现“骑手小码头” 外卖快递“小哥”有了专属泊位
社会11-07
-
探索全透明集采国企样本!温州交运集团集采中心揭牌
社会11-07
-
电影“凤凰奖”飞进平阳!黄渤、王一博获优秀男主角奖
科教文体11-07
-
话剧《沧浪之水》温州巡演!展现当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
科教文体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