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刘绍宽的教育救国路

刘绍宽的教育救国路

温州宣传 2024-09-08 10:51:11

  刘绍宽先生,生于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历经了多个历史转折。面对国家沉沦,他与众多杰出知识分子一道,致力于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龚自珍、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均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给养与坚定信念。他以“厚庄”为号,表现出深厚的知识底蕴与家国情怀。

  刘绍宽在教育领域的努力、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个人品质与精神的影响,都彰显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热爱的写照,也是对教育与社会进步不懈追求的见证。

平阳县实验中学纪念刘绍宽的刘公堂

  传授知识,关怀国家

  刘绍宽生于书香门第,其家族在乡间亦是小有名气的小地主。然而,命运似乎并不完全垂青于他,在他尚年幼之时,慈母薛氏便匆匆离世。幸运的是,他的伯母杨氏将他视作己出,视如珍宝,将他带回张家堡,寄养于东墩。这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历,无疑对刘绍宽先生的成长轨迹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年幼聪慧,六岁便与表弟子訚一同跟随杨琴舟学习句读,启蒙于文学之门。十二岁那年,母舅分家,杨母带着他搬迁至邻近的杨玉笙家,租用其右偏房为居,然而他仍坚持每日走读,附学于杨家,始终未曾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自三岁至十七岁,他一直跟随项雨农学习,这位先生不仅精通八股文章,且博通经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经过数年的勤奋学习,他在十七岁时参加县试,一举夺得县童生试的第一名,受到知县汤肇熙的赞赏,三十岁时补为廪生,三十一岁时以拔贡的身份崭露头角。

  自二十岁起,他便设立私塾授徒,传授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三十五岁那年春天,更是荣任龙湖书院山长,投身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学子。他不仅致力于教育工作,更抓紧个人品德修养和中外书籍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学识。刘绍宽未能如愿入仕,这反而促使他寻找更为切实有效的救国之道,展现了爱国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与不懈追求。

  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世界、掌握时事,刘绍宽从鳌江订购了《申报》,成为平阳县第一个订阅报纸的人。通过阅读《申报》,刘绍宽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中日甲午战争更是对刘绍宽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晚年回忆:“自中日和议以后,朝野激昂,竞谈时政,余亦缘是始富于国家思想,于从前又已转足。”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卖国合约,在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中,刘绍宽先生的救国救民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00年,他积极参加以杨愚楼为首的江南团练组织,被推举为副董,帮助平息神拳运动。在教案与拳民事件中,他深刻体会到了愚昧所带来的愤懑。他坚信,治理愚昧的首要方法在于教育。从此,他“倾向新学”,致力于推动教育的发展,坚定地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

  赴日考察,观学东瀛

  甲午战败后,国内弥漫着战败的阴影,然而,这次挫败却激发了国家思想的觉醒。清政府在战后的痛苦中,痛定思痛,决心走上改革图强之路。历经戊戌政变和庚子拳乱的纷扰,清政府的改革意志并未被削弱。在这个时期,教育改革与科举改制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朝廷派遣学生前往日本学习也渐成风尚。

  在温州的刘绍宽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脉动。他深感地方教育的困境,加之受到日俄战事的刺激,他决定加入留日队伍,亲赴日本考察学制,为振兴地方教育事业寻求灵感。早在甲午战争前后,温州地方士人便已有赴日考察的先例,如黄源初于1893年赴日考察后撰写的《东游日记》,对刘绍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绍宽在温州看到地方学堂的初步兴起,教育问题的紧迫性让他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要想改变地方教育的现状,必须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教育改革。因此,他毅然决定负笈东游,前往日本考察学制,期望能从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为温州乃至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1904年,刘绍宽凭借官费踏上了赴日游学的旅程。这段经历不仅让他领略了异国风情,更是为他带来了宝贵的教育启示。据《东瀛观学记》记载,刘绍宽在日本游历了70天,足迹遍布了各类学校、动物园和公园,共计45处,其中学校占了64.5%。每天,他都勤于撰写参观记录,归国后更是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整理成《东瀛观学记》一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从东瀛考察归来后,刘绍宽满腔热情地将所学所得付诸实践,积极倡导在家乡平阳兴办学堂。在他的努力下,平阳共兴办了普通学堂43所,数量在温属各县中名列前茅。学生人数达到了2032人,不仅在温属各县中名列前茅,而且在全省范围内也位列第二。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刘绍宽对教育的全身心投入和无私奉献。他深知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协助孙诒让创办了温州师范学堂,为温府各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学骨干。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妇女教育,认为“妇女无识,则一切教育皆失根源”。于是,他在自己的老家创办了刘店女学,为女性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刘绍宽还积极参与筹办温处学务分处,与孙诒让一起锐意筹划,使得温州、处州(今丽水)两地的学校数目剧增至300余所。他两度主持温州府学堂校务,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他致力于整顿校风、筹建校舍、制定规章制度,并亲自编写了《国文教授法》《修身讲义》等教材。他还多方延聘名师,兼课不兼薪,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建立,刘绍宽曾任平阳县教育会会长,后又相继担任平阳、永嘉和乐清的县教育科科长。他始终以兴办教育、提高民智为己任,力主废除旧式私塾,推行新式学堂。在浙南地区,他成为了推行新学制的先驱。通过推行新学制、兴办教育来提高民智,刘绍宽展现了探索、奉献和爱国精神的典范。他的事迹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更激励着无数教育工作者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刘绍宽的教育救国路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